?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改革創新研究

2019-11-30 04:04龔雪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改革創新教學管理高職院校

摘 要:在現代多元市場的發展趨勢下,高職院校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就必須對整體的教學管理進行改革與創新。文章從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的就業問題開始分析,提出高職院校要從就業教育模式、課程體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三方面進行教學管理的改革與創新,真正培養出有針對性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改革創新

隨著市場對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職院校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當前,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職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但是,在高職院校招生人數激增的同時,我們還要高度重視高職學生的培養質量。不可否認,當前的高職院校還面臨著諸如就業困難、教學效果不佳、教學管理滯后等一些問題。這需要我們深入相關理論研究,加強實踐探索,不斷進行教學管理的改革創新。

一、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問題與教學管理改革

(一)高職學生的就業狀況

就業問題,直接反饋的就是畢業生的質量問題,也就是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問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而隨著教育產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也在不斷增多,加上很多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模式的落后與不完善,最后造成了畢業生良莠不齊的情況,這也直接導致了高職學生畢業就業困難。早在21世紀初,中國大中專應屆畢業生達到72萬7千人,十年之后,這個應屆畢業生數量增長5倍左右,高職學生面對的就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學生的培養質量直接決定其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否脫穎而出。

(二)高職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職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很多,包括:市場發展趨勢、區域經濟特征與企業自身的原因。多數高職學生受到的教育有限,個人的綜合素質存在不足,加上政府對高職院校方面的管理問題,可以說主觀、客觀原因都存在。同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下,國內很多大中小企業都受到影響,這也對高職學生的就業產生了負面的作用,但有兩點因素需要我們特別注意:

第一,校方教學管理導向的偏差。首先,很多高職院校針對學生就業難方面,在教學管理中做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例如:加大日常管理中的宣傳力度,鼓勵畢業生到邊遠地區,加強學生的一線技能,支持畢業生創業等,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措施得到實效并非短期工作?,F代社會是市場經濟,人才的流動主要以個人發展和利益導向為主,校方的教學管理中多數對策對于高職畢業生而言缺少實質性的吸引力。

第二,學生觀念落后,求職就業教育教學的缺失。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畢業以后,存在眼高手低的問題,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掌握了高端技術或想要進入大企業的基層開始,但卻忽略了這方面存在的巨大競爭。相反,在西部、北部等三線發展中的城市,往往對畢業生的需求最大,但因為部分高職學生對自身以及社會發展認知的不足,往往無法做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選擇。同時,很多高職畢業生對工作環境與工作形式過于重視,對白領的工作過于投入,而對技術性或工作環境較差的工作較較排斥,此類學生只考慮眼前卻忽略了長遠的職業發展,以此令自己身處于更加困難的市場競爭中。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開展系統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就業指導,是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需要加強的部分。

二、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改革創新思路

(一)改革與創新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就業教育模式

首先,在教學管理中應加強思想意識方面的力度,徹底轉變學生的認知,樹立各行各業或各個職位都可成才的教學觀念,藍領與白領的選擇應是以個人能力與特點為主,各職業型態彼此融合,以此令學生端正學習心態。其次,實行畢業生多證。很多發達國家都采用了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從業人員務必獲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才可上崗。因此,在以高職院校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為前提下,強化其職業技能的實踐教學尤為重要,在幫助學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還要加入實際案例或項目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自己掌握的知識與技術在真正的工作流程中的應用方式。

(二)改革與創新高職教學管理中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改革與創新是一項復雜且長久性的工程,需要參考各個方面的因素,如:當地經濟特征、學生情況、校方自身的師資能力等多個因素。首先,改革與創新的核心應以學生為本,改變以往的管理條框,在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同時,賦予并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加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其次,應挖掘和啟發學生的潛力,令其個性化發展得到良好的空間,讓學生可以積極自主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自身的創造意識。同時,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應作出理性分析,找出問題的成因并加以解決。最后,嚴謹的研究教學模式,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以社會需求為基礎,結合市場環境與學生的職業發展來設置教學內容與開發課程。

1.課程內容的改革與創新

首先要確定就業服務教學管理的最終目標,因此在基礎理論教學方面要做到雖然全面性較小,但扎實可靠,在此基礎上培養并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不同高校的教學內容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以本地經濟發展的特征為重點,學生畢業可以熟練的使用所學技能。在此前提下,高職課程內容的改革與創新可分為三點:第一,既要重視課程體系結構的設置,同時還要開發具有校方獨特專業特色的本土性課程。第二,一方面推進傳統課程教學的改革,同時又應強化新課程的設置與更新。第三,在關注教學實踐性的同時,優化與企業的合作方式。以企業發展的動向與需求為人才培養的導向,重視產學相結合,加大導向性的實踐教學比重。

2.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課程改革與創新中的關鍵一點在于專業課程,以此前提下,需要設計并研究教學目標,掌控教學的過程與方式方法,研究專業課程所針對的市場領域。高職教學管理的目標,中心在突出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學的具體過程則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學過程簡化使用。例如: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可以選擇管理學原理、旅游學概論、酒店管理概論、大堂與客房服務、餐飲管理等,其它的包括旅游管理學、導游基礎、旅游政策與法規、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經濟學、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文化學、旅游資源開發管理等從中選擇,其中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旅游越來越普及,因此旅游心理學、旅游經濟與旅游開發等課程應受到更多的關注與重視。

(三)改革與創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市場經濟中,高職學生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除應加強其實踐技能外,教學管理中針對學生思想意識層面的改革與創新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可以大致分為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兩個部分,其中影響學生團隊意識、自我管理和職業道德的是精神文化。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則應改變以往過于理論化的教學內容,結合實例,把思想政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讓其可以真正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與本質,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在信息一體化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新文化與新思想進入到高職學生的是生活中,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為了讓學生擁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此為核心,吸收優質文化,摒棄糟粕思想,讓高職學生可以正確的使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其次,與時俱進,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現代化。在計算機、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學生的思想與生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針對一點,高職院校應積極開發網絡教學平臺。在網絡平臺上,除上傳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外,應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優化與完善討論區,讓學生有足夠的自由度參與到思想政治中,以此拉近思想政治與他們的距離。同時,校方可定期上傳供學生交流與討論的案例或話題,以此不斷活化學生的思維,鍛煉其思考能力,轉變學生以往被動性的學習心理,令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

三、結語

高職學生良莠不齊是一個長久性的問題,而在面對現代經濟高速發展,市場需求多元,社會復雜的情況下,高職教學管理的改革與創新也更加的困難。尤其需要注意一點,改革與創新并不是指去除以往創造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而是以社會與國家發展的需求為核心,完善并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過程,培養有針對性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榮花.高職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2(35).

[2] 甘益慧,黃曉燕.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職業化建設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2).

[3] 王沛訓.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創新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2).

[4] 李彩芳.淺析高職教學管理體制現狀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5(49).

作者簡介:龔雪(1988- ),女,湖南長沙人,碩士,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課教學部教學干事,助理館員,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改革創新教學管理高職院校
教學管理信息化問題研究
淺論對環境監察執法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小學體育教學管理七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