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工匠”精神引領下的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2019-11-30 04:04陳芳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黨建品牌專業建設工匠精神

陳芳

摘 要:當黨員的紅色基因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相結合,兩者融合而成的“紅色工匠”精神是一種更高級別的精神所在,其包含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敬業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在“紅色工匠”精神的引領下,專業建設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這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關鍵詞:黨建品牌;工匠精神;;專業建設

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目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近年來,高職院校在深度產教融合的過程中,不斷引進企業的勞動模范先、技能大師,作為自己的兼職教師。以“紅色基因”與“工匠精神”相融合的“紅色工匠”精神,對于引領和指導專業建設從而提升辦學實力,培養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人才至關重要。

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學院品牌專業建設上以“紅色工匠”黨建品牌為引領,探索出一條新時代下的專業建設之路。

一、“紅色工匠”品牌指引人才培育全過程

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紅色工匠”黨建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11月,旨在通過黨的精神引領、黨的正能量傳播,打造一支“理想崇高,信念堅定、技術一流、追求卓越”的黨員教師隊伍,在學生中培養一批“有理想信念、敢創新創造、知求真務實、能艱苦奮斗”的“紅色標兵。實踐中,以“紅色工匠”精神為指引,從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出發,創新課程體系結構,圍繞教師“匠心”和學生“創新”二詞,深化教材、教法、學法、手段改革,總結并推廣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推動打造金課淘汰水課的課堂教學革命;學院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紅色工匠”陣地促進優質教學團隊孕育

特色品牌的“黨建工作室”的創立和建設不僅是高?;鶎狱h組活動、營造宣傳氛圍的有利載體,更是優質教師團隊孕育的搖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通過“黨建+工作室”的創新模式,孕育“紅色工匠”。一是通過組織發展,不斷吸收新入職教師加入到黨員隊伍中來,保持教師團隊中的黨員教師高比例,突顯共產黨員在專業建設中的先鋒引領作用;二是對接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教學輔導等工作持續有效開展學習、研討、交流等活動,保持黨員教師團隊蓬勃向上的進取心;三要通過校企共建,在兼職教師隊伍引進“紅色大師”,如團隊中有來自企業的以國家級技能大師、技術能手、江蘇產業工匠孫勤良為代表的兼職教師,他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與校園工匠“樂為、敢為、有為”的拼搏精神的融合碰撞,對提升教師隊伍的責任感,使命感有著積極的意義,上下一心。本團隊先后取得了蘇州高職高專優秀科技服務團隊、蘇州高職高專優秀教學團隊等稱號,團隊老師獲評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和院級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三、“紅色工匠”精神融入專業課程思政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大會議或教師座談會上發表講話,諄諄教導我們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做到“六個要”、“四個有”。在發揮思政課作為德育教育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的同時,我們主張讓所有課堂都肩負起育人功能,讓每位教師都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切實將“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思政”相融合。從學情分析,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更加偏愛“能動手、有實操、出結果”的專業技能課程,而課程體系結構中專業課程實踐比例一般均在60%以上,如何抓住學生學習特點,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理想、信念、價值、正直、樸素、奉獻”等養料播撒到每一顆新苗,是我們每一位專業課教師需要思考的新課題。從“課程育人”到“全課程育人”、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將是一個長效的過程。在實踐中,我們常通過實訓室環境建設營造氛圍、學習任務情境設計、專題討論內容嵌入、作品設計主題引導等方式來開展,于點滴間給學生以啟發,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其次是要以點帶面,總結經驗,逐漸豐富和完善“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同時重視教學反饋和經驗總結,將不同風格教師、不同內容課程、不同層次學生的典型課堂教學案例匯總成庫。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師德師風、人格態度、精神正氣顯得尤為重要。

四、“紅色標兵”培養激勵創新實踐

黨建品牌建設推出“紅色標兵”目標,定位培養卓越人才。旨在廣大團員青年中以“紅色標兵”為標準,將品格高尚、本領過硬的青年人優先培養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發展對象。在實踐性教學中,積極創造真實的企業工作氛圍,以中共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先鋒,不斷學習勞動模范、企業工匠的“紅色工匠”精神,積極推行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統籌推進文化育人、實踐育人、活動育人,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工作室集中訓練“紅色標兵”,培養卓越人才,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近三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先后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取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省技能競賽和行業賽中也屢屢獲獎,涌現出一大批紅色技能標兵。

五、“紅色工匠”文化打造特色交流品牌

蘇州地處長三角腹地,吳江是鑲嵌在太湖邊的一顆明珠,本土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現代城市智能在這里交融,形成了獨特的風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土化融入“紅色工匠”精神內涵、把“南社文化”引入工作室,把“蘇信精神”導入課堂,構建特色化黨建品牌是我們建設和發展的目標。如在國際交流合作中,融入“紅色工匠”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流,加強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判斷能力和人文素養;將“紅色工匠”精神融入關于國家安全教育、社會責任、人口資源、綠色環保、金融知識、海洋科學、管理等人文素養、科學素養方面的選修課程、拓展課程或專題講座(活動)中,國際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堅定信念,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六、結語

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先進的精神理念,與黨的先鋒模范的紅色文化體現的優秀文化意識相融合,從而形成“紅色工匠”精神,是促進現代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發展的有效手段,是引領學生成長進步的主要思想。職業院校中當代工匠精神的培養就需要增強紅色文化的滲透,促進職校形成一種鮮明的特色文化教育體系,利用該教育體系更好地培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丘文婷.略論紅色基因特質的工匠精神及培育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4):6-7+10.

[2] 鄧成.當代職業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當代職業教育,2014(10).

基金項目:2016江蘇高?!扒嗨{工程”資助項目;江蘇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企業實踐培訓資助項目(編號:2018QYSJ107)。

猜你喜歡
黨建品牌專業建設工匠精神
學生黨建工作品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建設探索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