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反哺”的現實境遇

2019-11-30 04:04肖斌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社會新經濟發展趨勢致使文化反哺此種逆向文化傳承現象屢見不鮮,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深遠影響?;诖?,本文以文化反哺理論分析為切入點,對文化反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及挑戰進行相關概述,最后提出文化反哺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反哺;現實境遇

隨著社會經濟及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新鮮事物與理念不斷涌現,對高校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及社會觀造成巨大沖擊,以至出現文化反哺現象。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引導學生正向發展的重要渠道,應在當前背景下做好教育理念及內容的革新工作,認清文化反哺對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及挑戰,構建起更加科學長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實現。

一、文化反哺理論分析

(一)文化反哺內涵

文化反哺又稱之為反向社會化,主要就是指受教育者反向教育者施加影響的現象。文化反哺多出現在社會變遷時期,受教育者在新社會文化及生活方式影響下,對傳統文化及生活方式提出異議,致使文化規范的傳承出現自下而上的發展態勢[1]。從社會學角度分析,文化反哺是社會快速發展下形成的文化傳承新方式,標志著青年文化對成人文化的積極主動影響。

(二)文化反哺出現原因

1.社會發展速度提升。社會發展速度提升下,青年文化與成人文化做出的不同反應是形成文化反哺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斷涌現的新事物及觀念致使傳統經驗及價值判斷受到巨大沖擊,難以更好適應社會發展潮流。而高校學生作為社會人才儲備軍,因其生活環境及年代特征,可快速對新事物的變化做出反應,具備更高變革精神,從而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2.大眾傳媒促進。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漸成熟,各類信息充斥著高校學生生活。其中,大眾媒介是此些信息的重要來源,也是學生社會價值觀念的傳播者。學生通過大眾媒介接收信息,并受信息的影響,思想及認知理念發生明顯變化,與家長及教師存在巨大差異性。部分家長及教師忙于在實踐工作中奔波,沒有對新社會發展情況及趨勢做出反應,以至于出現文化反哺現象。

二、文化反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表現

(一)網絡背景的文化反哺

高校學生心理及身體素質發育趨于成熟,生活實踐經驗積累較多,更易接收網絡中的各類信息[2]。就目前來看,雖然多媒體技術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及,但學生更希望在現有課件資源基礎上,設立公共郵箱或學生交流群,便于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因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饋情況直接影響到實際教學效果,教師也會借助微信等網絡交流平臺,對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進行了解。此種方式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頻率,但也使得師生面對面溝通機會減少,難以全面了解到學生需求。

(二)社會輿論的文化反哺

高校學生對社會熱點話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同時也是社會輿論的重要引導者,經常會對理論性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失去興趣,渴望生動開放的課堂氛圍,與教師共同討論熱點話題下埋藏的社會發展現狀。

(三)日常行為及認知的文化反哺

因接觸的新事物及新理念不同,學生與思想政治教師之間的日常行為及認知習慣也會存在明顯差異性[3]。學生對新事物的熱情往往會讓教師感受到青年群體敢于冒險的精神以及青年文化魅力,進一步提升教師對學生行為及認知方式的理解度,拉近師生關系。

三、文化反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

(一)利于傳統教育理念的轉變

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為基礎,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社會主義發展進程及相關理論知識,難以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而在文化反哺背景下,學生對藝術鑒賞及獨特的認知角度對傳統思想政治角度產生了極大沖擊,使思想政治教學理念更加貼合社會發展進程,實現穩定有序發展目標。

(二)更新課堂主客體關系

傳統高校思想政治課堂中,教師占據中心地位,學生通過配合教學進度、完成課堂及課后學習任務等方式學習知識,自主學習意識普遍不高,課堂氛圍較為沉悶[4]。而文化反哺會使學生主觀意識成為教師重點關注點,轉變原課堂中的主客體關系,使學生更加自覺自愿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并依據自身學習需求,與教師共同優化教學內容及體系,切實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

四、文化反哺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對的挑戰

(一)影響學生三觀及理想理念

雖然新事物及理念會提升高校學生認知水平,促進學生形成個性化意識,但也會使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部分學生沉迷于享樂主義,將物質生活放在第一位,難以適應未來工作生活[5]。同時,西方文化的不斷涌入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主流價值觀念,忽視傳統文化傳承重要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難度提升。

(二)教學模式亟待創新

文化反哺下,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逐漸被淘汰,學生自主意識增強,對說教式及灌輸式教學手段產生一定逆反心理,對思想政治教學積極性不高。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導性及正統性等特征,過于追求新型教學方法往往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亟需制定出更加科學長效的教學體制。

(三)搶奪思政話語權

現階段網絡傳播媒介發展迅速,信息傳播渠道種類繁多,學生可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信息資源,在知識及專項技術領域具有更多話語權,致使文化反哺現象愈加明顯。由于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現實社會發展趨勢適應度不高,在教學內容上存在過于理論及理想等問題,與學生心理及學習需求相去甚遠。部分學生為尋求話語權,在網絡中表達心聲,一定程度上引導了社會輿論。

五、文化反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具體措施

(一)始終堅持正確政治導向

為更好適應文化反哺現象,需正視高校是多元文化前沿的境遇。由于新事物、新思想的相互融合,學生往往會出現道德標準邊緣化、強調自我價值、盲目尊崇西方文化等問題,極大程度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難度,需相關教育工作者在創新教育內容及方式的基礎上,始終堅持正確政治導向[6]。一方面,借助社會熱點話題,闡明熱點事件所體現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激發出學生對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加大繼承及弘揚傳統文化的傳承力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傳統文化活動,增強學生在社會政治文化建設中的參與度,更加客觀及理性的面對西方外來文化。

(二)拉近師生關系

文化反哺是社會變遷下的必然發展趨勢,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轉變傳統教育理念,脫離傳統教師角色,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接受新事物,將文化反哺作為拉近師生關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契機。高校學生對新事物理解及認知往往會超過部分教師,因此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需重點發揮出引導及組織的職能,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意見交換,尊重及保護學生獨立人格,激發出學生實際潛力。

(三)革新傳統教育模式

在文化反哺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難以被學生認同及接受,需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夠將更多時間花費在學習先進網絡及多媒體技術中,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及共享,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認同感。同時,借助更加先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處理成不同形式,使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以有趣的案例及視頻圖像等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

同時,尊重學生話語權,使學生擺脫對虛擬網絡世界的依賴。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關注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認清學生所面臨未來發展壓力,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價值。注重對學生行為及思想觀念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在文化反哺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文化反哺屬于社會現代化發展必然趨勢,深刻改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主客體關系,強調學生主觀能動意識,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難度。為充分發揮出文化反哺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作用,相關教職人員需深入貫徹落實落實正確政治導向,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沖破文化反哺背景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 胡莉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反哺”的現實境遇與變革路徑[D].長沙理工大學,2014.

[2] 丁國浩.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D].上海大學,2013.

[3] 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2.

[4] 程婧.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問題研究[D].南京大學,2013.

[5] 毛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6] 于運國.文化交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江西省教課規劃項目“文化反哺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創新與路徑選擇”(編號17YB333)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肖斌(1983- ),男,副教授,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網絡管理。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