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文化在高校中推廣策略研究

2019-11-30 04:04邊永強馬利剛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8期
關鍵詞:推廣策略高校

邊永強 馬利剛

摘 要:太極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國精神。高校作為太極文化推廣的重要平臺,發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太極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大學生人格塑造、太極文化與信息技術融合、“一帶一路”交流等多方面闡述了太極文化在高校的推廣策略。

關鍵詞:太極文化;高校;推廣策略

太極拳作為起源中國,影響世界的武術形式,在日本、韓國、東盟、美國等很多國家傳播甚廣。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提高人的反應能力,而且其所蘊含的哲學思想更是非常豐富,如和思想(天人合一、陰陽相濟、方圓中庸)、和諧統一等對于中國哲學起到很大的貢獻。作為普及太極拳重要途徑--高校,目前太極拳的推廣十分順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太極拳推廣的同時,還應將太極文化與大學文化深度融合,將太極文化中哲學思想與育人文化融合,將太極文化與學科建設融合,將太極文化與課程相融合,將太極文化與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將太極文化與科研相結合,使太極文化在高校中同樣得到推廣,使青年大學生了解中國文化,了解太極文化所蘊含的哲理,使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一、目前太極文化傳播現狀

(一)太極文化沒有鮮明的文化特征

太極拳作為中國特有的武術形式,其歷史源遠流長,哲學思想更是有千年的歷史,但其名不顯。主要原因挖掘的時間較短,沒有鮮明的文化特性和載體,再加上宣傳力度不足,造成現在這種狀況。相對而言少林功夫則在國人認知度、宣傳力度等方面遙遙領先,尤其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的《少林寺》電影,無形中為少林功夫做了免費的廣告,再加上少林武校、少林文化等迅速發展,少林功夫名聲大振。而太極拳、太極文化則發展緩慢。

(二)太極文化與信息技術結合不夠緊密

太極拳的傳授也仿照少林功夫,以拳館作為主要傳播途徑,在信息技術、互聯網融合方面存在不足。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不與信息技術融合,不與互聯網融合,其影響力、知名度將大大受到影響,造成太極文化傳播力度不足。

(三)網絡負面效應對太極文化產生不利影響

互聯網、移動終端現在已經普及,在太極拳受眾群體中,對太極文化了解主要依靠互聯網。但近些年,在網絡上一些太極拳習練者,夸大太極功夫或者與其他形式的武術形式進行交流又多敗績,鮮有勝利。這些在網絡上傳播迅速,在很多人心目中認為太極拳就是花架子或者騙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很多人接受太極文化。

(四)在高校傳播不足

每年高校要招將近900萬青年進入大學,加上在校生人數在3千多萬。如果能夠吸引百分之十的學生,受眾群體將達到三百多萬人。太極文化傳播途徑單一、宣傳力度不足,造成青年大學生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才練的誤區,對太極文化自然也無從了解。

(五)對太極文化研究處在較低水平

筆者以“太極文化”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時間從1985至2018年,共檢索到419條記錄,33年的時間,平均每年才發表十余篇相關文獻。高校、科研工作者、太極拳愛好者對太極文化的研究不足,也是造成太極文化宣傳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太極文化在高校中推廣策略研究

(一)太極文化應與高校文化深度融合

高校校園文化代表一所學校的文化沉淀與底蘊,更代表一所高校的發展方向。如筆者所在學校以“立德立志,善學善行”為校訓,持現代工程教育理念,立足艱苦行業和地方基層的服務面向,培養善學善行的復合型應用人才辦學實踐的高度總結和概括,是學校辦學宗旨和人才培養目標的精煉表達?!暗隆迸c“志”,“學”與“行”正是太極文化的內涵所在。而太極文化首先就是武德的樹立,傳授做人的道理,要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體現出“德”與“志”;太極文化載體太極拳需要不斷的學習,以揣摩太極文化的精髓,并將太極拳及文化向自己周圍人群輻射,正是踐行所“學”與“行”??梢娞珮O文化與學校的校訓是相吻合的,將太極文化與學校校訓、校園文化進行深度融合,無疑會對太極文化在高校的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太極文化對青年大學生健全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對高校育人有積極推動作用

高校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但青年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性格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缺陷。而全面人格培養又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方面。而太極文化可以說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精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太極文化所蘊含的和思想(天人合一、陰陽相濟、方圓中庸)、和諧統一能夠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將“小我”融入“國家”的大家中,為“中國夢”奉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健全的人格也能夠使大學生更好的發展,更好地融入到工作當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

另外,青年大學生在大學階段面臨學業、工作、生活、經濟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一旦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可能對學生產生一生的影響。太極文化中陰陽相濟、道法自然的思想可以讓學生及時化解壓力,使學生在身體與精神得到放松與緩解,故太極文化對青年大學生健全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將“自我、社會的我”正確的統一。

(三)太極文化要積極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創新課程形式,豐富傳播途徑讓青年大學生更易接受太極文化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加快媒體融合發展步伐。太極拳是一種古老拳種,有著悠久的歷史,太極文化有豐富的內涵。如何將太極拳、太極文化以新形式讓青年大學生所喜歡、所接受成為太極文化普及的重要課題。

針對青年大學生思想活潑、手持移動終端普及的特點,可以開發微課、動畫、視頻,將太極文化碎片化,讓大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深入了解太極文化,接受太極文化,學習、推廣太極拳。

(四)高校作為對外交流重要渠道,可以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了解太極文化

中國人的思維受到農耕文化、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庸思想主導著思維,所形成的體育形式以“和”為核心;西方體育則以競爭、超越為內涵。東西方體育內涵的巨大差異性,導致國外對太極文化知之甚少,推廣難度增大。如果能夠借助高校這一平臺,借助交流的機會,通過翻譯成外語的各種視頻、音頻或者紙質資料向國外進行推介,無疑會大大減少阻力,能夠讓國外友人更好地理解、接受太極文化。

(五)借助高校專業性管理,對太極文化的推廣進行規范化

少林以功夫、禪、武校三合一的模式進行推廣,在國內、國際取得很大的成績。若仿照少林推廣模式將太極、道、道館融合在一起,借助高校專業人才、專業營銷,同時借助“互聯網+”,在互聯網進行推介,無疑會極大提高太極文化的知名度。在國內可以聘請較高知名度的演員或者知名人士進行太極的推廣;在社區增加專門指導太極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對太極愛好者進行培訓;在學校以課程、社團等形式開展太極的推廣。在國外聘請在西方影視界、體育界或其他行業對太極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名人作為形象代言人,通過帶動使國外朋友能夠真正理解太極文化的內涵,對于習練太極拳有很大的幫助,這樣可以形成以點帶面的名人效應。

(六)太極文化的推廣與“一帶一路”密切相連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上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對中國、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一帶一路”方針拉開序幕。從2013年開始至今,“一帶一路”已經走過6個年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130多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文件?!耙粠б宦贰辈粌H是經濟,文化的交流也是重要內容。太極文化可以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積極與相關國家進行溝通,借助各種賽事、留學生、政府交流、基金會等渠道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但在推廣過程中,很多知名武術家外語水平有限,影響將太極內涵準確傳達給外國人。解決這個問題還要依靠高校,一方面可以對相關人員進行外語培訓,一方面培養專門的太極人才,如邯鄲學院建立太極學院,培養專門習練太極拳,學習太極文化的復合型人才,為太極文化的推廣進行人才儲備。還可以對留學生進行系統培訓,使他們對中國文化、對太極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使他們愛上太極拳、愛上太極文化,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三、結語

太極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國精神。但在太極文化的推廣方面尚有不足。通過太極文化在高校的推廣,可以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可以使大學生人格健全與強健體魄、可以促進太極更好被青年大學生接受、可以作為友好交流的載體,實現高校、太極文化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余靖梓.一帶一路_背景下太極拳對外傳播現狀研究[J].武術研究,2018,3(7):57-60.

[2] 安暢.太極拳的國際化傳播[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2.

[3] 王雪.太極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價值研究[J].中華武術,2018,7(1):74-76..

[4] 李凱.太極文化內涵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價值[J].體育科學研究,2016,20(3):15-18.

基金項目:在空限構架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傳承傳統武術太極拳文化之研究(河北社科聯,課題號:201703040304)。

作者簡介:邊永強(1977- ), 河北定州人,講師; 體育碩士,研究方向:太極拳及太極文化;馬利剛(1980- ),男,河北邯鄲人,講師,教育學碩,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運動訓練學。

猜你喜歡
推廣策略高校
對新興排舞項目及其在普通高中推廣策略的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