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模擬振動臺實驗室結構設計淺析

2019-12-03 10:57桑永良張雪蓮
四川水泥 2019年10期
關鍵詞:大廳計算結果抗震

桑永良 張雪蓮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14153)

1 工程概況

擬建工程場地位于蘇州高新區濱河路西側、何山路南側,蘇州科技學院江楓校區內,±0.000對應的八五高程為2.900m。本工程為地震模擬振動臺的實驗室,建筑總面積約4201.69平方米。其中三層附屬用房高度為10.5米,平面尺寸為60.0米×7.4米,橫向為7.5米×8跨,與實驗大廳連為一體;一層試驗大廳高度為23.9米、平面尺寸為75.2米×36.0米,縱向為10跨,兩端跨為7.6米,中間跨為7.5米,排架柱在附房樓層標高處、15.4米處及屋面處由框架梁連接;橫向即為排架方向,中間跨柱在屋面由鋼梁連接,同時在15.4米處設置牛腿,上有吊車梁,承載兩臺吊車,分別為75噸和30噸;兩端抗風柱在附房樓層標高、15.4米處及屋面處由框架梁連接,另有一層配電房高度4.8米,與實驗室主體脫開。實驗室內部為震動臺,設置在地下-5.770米標高處,四周由隔振溝將震動臺與周邊土體隔開。下圖是建筑的平面和剖面圖:

結構二層平面布置圖

框排架計算簡圖

2 設計過程及計算結果

該項目位于蘇州市高新區,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 6度,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主體設計使用年限為 50年,根據《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4](GB 50223-2008),建筑抗震設防類別按丙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05g,設計地震分組是第一組,建筑場地類別為Ⅲ類,特征周期0.45s。由于內部有地震模擬振動臺,工作時產生的振動效應會對建筑本身及周邊建筑造成影響,故該建筑的設防要求需慎重考慮,根據《液壓振動臺基礎技術規范》(GB 50699-2011)及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專家組的意見,本工程宜按 8度抗震設防設計;依據試驗大廳使用特點按如下條件進行包絡設計:(1) 參數方面(總信息、周期、位移),本實驗大廳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影響系數αmax=0.08,特征周期0.45s。其中混凝土框架和排架柱抗震等級為(提高至)二級;鋼梁抗震等級為(提高至)三級);(2) 結構配筋方面,考慮實驗大廳使用特點,抗震設防烈度為 7度,地震影響系數 αmax=0.23,特征周期0.45s,即按7度中震彈性性能化設計;(3)本實驗大廳為較規則的輕鋼屋面框排架結構,排架部分按平面排架設計;采用參數,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特征周期0.45s,考慮水平和豎向地震作用;其中混凝土框架和排架柱抗震等級為二級;鋼梁抗震等級為三級復核位移及配筋。

設計時為減小設計工作量,施工圖前期對兩種抗震情況進行比較,因為 8度小震不屈服的地震影響系數為0.16,而7度中震彈性的地震影響系數為0.23,所以預估7度中震彈性的計算結果較大,而后整體建模進行試算。

從計算結果看出,7度中震彈性時二層③軸、④軸上梁在?端負彎矩處配筋計算值為分別為16和25,而8度小震在對應梁兩個位置12和18,比較其它位置及其余層均有7度中震彈性計算結果大于8度小震的結果,與預判一致,所以在施工圖期間采用前者計算結果進行設計,這樣減小了工作量又保證了結構的安全可靠的性能。

在結構形式包絡設計上,考慮到該工程結構空曠,跨度大,在樓層中間無結構聯接,屋面又是鋼結構連接較為薄弱,所以結構整體性較差,故對實驗室整個設計過程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按照排架結構(PK)計算,其中包括:1、對實驗大廳單獨排架建模計算,2、對附房單獨排架建模計算,3、對實驗大廳及附屬用房聯合建模計算,比較以上三個排架模型的計算結果取大值。第二步對整個框排架結構,按照空間模型建模(SATWE)計算,得出縱向框架梁及抗風柱間的混凝土梁進行配筋。根據以上排架和框架兩種計算結果包絡設計。

在第一步設計時,由于橫向跨度較大,為控制排架柱頂的位移,需將柱做大,這樣會增大結構自重及材料費用,對結構合理性及經濟性都不好,故將排架柱設計成雙柱,中間用混凝土梁連接,這樣即減輕了結構的自重又增大了排架柱的側移剛度,且在兩柱間空隙可以設置平臺用作走道檢修?,F將第一步的三個排架的計算結果表述如下:實驗大廳排架外側柱底配筋最大值為 1928mm2,附房排架模型外側柱底配筋為1786mm2,大廳與附房聯合排架模型外側柱底配筋為1574mm2,從以上計算結果看出,大廳與附房聯合時柱底計算配筋均小于兩個分開的模型,這是由于聯合模型增加了結構的贅余度,同時也增強結構的整體效應,柱底計算彎矩結果小于單個模型結果,配筋值也相應減小。因此,如果按照整體建模則不能發現單個模型的問題,故按照上面三種情況先對PK模型進行包絡設計,保證結構設計的安全性。而后按照整體空間模型,用SATWE計算,結果顯示,中間榀柱單邊配筋為 1700 mm2,小于排架包絡的計算結果,建筑端榀柱單邊配筋為 3300 mm2,大于排架包絡的計算結果,按照包絡設計思想,對中間榀柱單邊按照PK計算結果,對端榀柱單邊按照SATWE計算結果。

在雙柱中間設置的框架梁由于會受到水平荷載作用,且該梁跨高比較小,該梁受力狀態已不能完全按照一般框架梁配筋,需對該梁配置斜向鋼筋,具體如下詳圖;在計算時,由于抗風柱截面較寬(第一層為900mm,以上各層為800mm寬),梁寬為 250mm,梁邊與柱外邊齊,梁偏心超出柱寬的四分之一,所以需對梁與柱交界處進行加腋處理,而中間橫梁處需要斜向鋼筋加強,以保證橫梁的安全性。

3 結論和建議

1、設計工作中所遇到各種情況,在沒有針對性理論和直接解決辦法時,可采取包絡設計的方法,既對工程的各種情況逐一考慮,既考慮到局部連接失效的情況,又考慮到整體連接有效的情況,保證建筑物在各種情況下都具有抵抗地震的能力和足夠的安全儲備;

2、對于工作中對建筑物本身產生地震影響的情況,建議邀請該方面的專家組對抗震烈度及相關措施給出建議,保證建筑的結構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經濟性。

猜你喜歡
大廳計算結果抗震
漾濞書協抗震作品選
關于房建結構抗震設計的思考
挪威Bod?市政大廳
談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抗震研究
趣味選路
跟蹤導練(四)4
網上辦事大廳解決方案
大廳里飛起雪花
他成了抗震搶險的先鋒
超壓測試方法對炸藥TNT當量計算結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