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動脈彩超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2019-12-06 12:57茹佩儒黃美英陸珊珊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年齡段頸動脈硬化

茹佩儒,黃美英,陸珊珊

(江門市婦幼保健院體檢中心,廣東江門 529000)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和衛生知識的普及,人們對其自身的健康狀況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體檢在人們的生活中也越來越普及。彩超作為一種非介入性、無損傷、重復性強的臨床檢查方法,能夠清晰地顯示出血管結構及血流動態的功能。頸動脈彩超作為一種體檢手段,可以清晰地顯示出血管內中膜增厚情況及內膜表面是否有潰瘍及斑塊等具體信息、是否伴有血管腔狹窄及狹窄程度等[1]。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并斑塊形成是導致頸動脈狹窄最常見的原因,早期發現并及時干預處理可有效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并改善其預后。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通過回顧性研究在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156例體檢者,研究頸動脈彩超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檢出率,以明確頸動脈彩超在臨床上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及推廣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健康體檢過程中接受頸動脈彩超檢查的體檢者,共156例,其中男性為89例,女性為67例;年齡在31歲-69歲之間,其中31歲-40歲年齡段有23例,41歲-50歲年齡段有30例,51歲-60歲年齡段有47例,61歲-70歲年齡段有56例。156例體檢者當中,高血壓病史的有26例,糖尿病病史的有8例,高血脂癥病史的有7例。選取參與研究的體檢者排除標準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多發性大動脈炎患者、精神功能紊亂患者。本組所有體檢者均有完整的臨床檢查資料。

1.2 方法 頸動脈彩超檢查:采用飛利浦A50多普勒超聲儀,高頻探頭頻率為7 MHz-12 MHz,部分肥胖、脖子粗短者可用腹部探頭追蹤頸內外分支,頻率3.5 MHz-5.0 MHz。體檢者采用平臥位,頭部偏向對側,然后對體檢者頸動脈進行從下而上縱橫切面地連續掃查,重點觀察血流沖刷而容易導致內膜損傷的部位如頸總動脈膨大處、血管走行扭曲部及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起始部等,先應用二維模式觀察頸動脈管壁的內中膜厚度及其表面的光滑度、是否附著有斑塊,發現斑塊詳細測量斑塊的大小及計算斑塊所在位置頸動脈的狹窄率,然后加上彩色多普勒及頻譜多普勒觀察血管內血流充盈情況、測量狹窄處血流速度等。在檢查過程中體檢者情緒應處于平靜狀態,如體檢者情緒激動或者是剛經歷過劇烈運動,應待體檢者平復以后再進行檢查。

判斷標準:(1)內膜增厚:頸動脈內中膜層厚度≥1.0 mm;(2)斑塊形成判斷標準:局限性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5 mm,并按照回聲強度分為軟斑(斑塊邊界不清,內部呈中低回聲)、硬斑(斑塊邊界清晰,內部呈不規則強回聲)、混合斑塊(斑塊內回聲不均勻,由強光團伴低回聲組成);(3)狹窄程度判斷標準:輕度狹窄(狹窄率<49%)、中度狹窄(狹窄率50%-69%)、重度狹窄(狹窄率70%-99%)[2]。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

2 結果

在156例進行健康體檢者中,檢出76例體檢者有頸動脈內膜增厚,檢出率為48.7%,其中51歲-70歲年齡段有53例,41歲-50歲年齡段19例,31歲-39歲年齡段4例。檢出頸動脈斑塊形成的有36例,檢出率為23.1%,其中51歲-70歲年齡段有31例,41歲-50歲年齡段4例,31歲-39歲年齡段1例,硬斑24例(圖1a),軟斑5例,混合斑7例。檢出動脈狹窄(圖1b、圖1c、圖1d)體檢者16例,檢出率為10.3%,其中51歲-70歲年齡段有14例,41歲-50歲年齡段2例;輕度狹窄11例,中度狹窄4例,重度狹窄1例。詳見表1。

3 討論

頸動脈及椎動脈是腦部的供血動脈,頸動脈狹窄可導致腦缺血缺氧,嚴重者導致大范圍的腦梗死,致死率和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而頸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頸動脈狹窄或斑塊脫落導致顱內血管栓塞是腦卒中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及早發現并干預可以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并改善其預后[3]。目前,頸動脈常規的檢查手段有超聲、CT、MRI等,而頸動脈超聲檢查具有操作簡單方便、敏感性高、可重復且費用低等優勢,是頸動脈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其能夠清晰顯示頸動脈的走行、管壁內中膜厚度、是否有斑塊形成及管腔狹窄等情況,特別適合大規模健康體檢篩查工作。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的改變,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在不斷增高,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大量研究證實,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老年患者發生腦梗死有直接的關系。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基礎是脂質代謝障礙,各種原因導致內膜受損后,局部出血及血栓形成,血液中的脂質與復合糖類積聚于受損的內膜處,然后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斑塊形成,導致動脈壁增厚變硬、血管腔狹窄[4]。在本組資料中,頸動脈內中膜增厚在51歲-70歲年齡段占69.7%(53/76),在斑塊形成體檢者中,51歲-70歲年齡段的體檢者占86.1%(31/36),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比例會明顯增加。此外,除了年齡因素,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也被公認為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有學者對腦卒中患者和非腦卒中患者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查,發現腦卒中組患者中存在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及患有血脂異常、糖尿病的比例明顯高于非腦卒中患者[5]。同時,有學者通過回歸分析發現年齡、心血管疾病、吸煙、血脂異常及動脈粥樣硬化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應該提倡健康飲食,減少高鹽高脂的飲食習慣及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減少對血管的損傷[6]。

頸動脈彩超目前已成為頸動脈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其不僅能夠清晰顯示頸動脈的走行、管壁內中膜厚度、準確測量斑塊大小及對斑塊的性質進行判斷,以指導臨床進行合適的干預。同時,它還可以實時觀察血管的血流動力學情況。正常時,頸動脈內血流填充良好,無充盈缺損,當有斑塊形成時可出現血流充盈缺損,斑塊導致管徑狹窄超過50%時,由于血流速度增快,狹窄處可見五彩鑲嵌高速血流信號,頻譜多普勒表現為高速湍流頻譜[7]。

綜上所述,頸動脈彩超對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和頸動脈狹窄中檢出率較高,其具有操作簡便并且靈敏度高等優點,對于頸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檢出及早期干預具有重要意義,可作為首選檢查方法在健康體檢中推廣應用。

圖1 男性,58歲,雙側頸總動脈硬化并斑塊形成及右側頸內動脈狹窄。圖1a為左側頸總動脈膨大處硬斑,圖1b、圖1c分別為內徑測量和面積測量法估測右側頸內動脈起始部狹窄,圖1d為右側頸內動脈起始部狹窄處的頻譜多普勒表現。

表1 頸動脈彩超檢查結果(例)

猜你喜歡
年齡段頸動脈硬化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不同年齡段妊娠早期婦女維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齡段人群對網上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期望的調查報告
適合各個年齡段的黑膠愛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Apelin-13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磨削硬化殘余應力分析與預測
額顳葉癡呆伴肌萎縮側索硬化1例
三維超聲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前的應用價值
腦微出血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分析
從認知角度看不同年齡段兒童音樂學習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