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海外屬地化經營的若干思考

2019-12-06 06:26高英博
商情 2019年47期
關鍵詞:國際市場國有企業

高英博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的經濟浪潮,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將難以應對國際經融環境的多樣化挑戰,推行國有企業海外屬地化經營將是國內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更好地實現跨國經營戰略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屬地化經營;國有企業;海外發展;國際市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國有企業為主力開展布局海外業務,在世界各地設立生產經營企業,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落實到實踐層面,越來越多的我國國有企業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全球化的經濟舞臺。這種經濟浪潮給中國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挑戰。全球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多層次多方位的國際協調進一步加強,全球的經濟形勢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對我國企業海外經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國有企業海外屬地化經營的重要性

屬地化經營是指各種生產資源、人力資源的當地化,充分融入東道國的市場環境,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企業所在地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環境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管理水平,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企業資源、材料資源、機械資源、社會關系等資源,運用科學的經營管理手段對企業進行科學管理,以達到降低經營成本、增加企業效益的目的。

屬地化經營已成為國際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企業屬地化經營可以有效解決企業所在地的政策限制。任何一國出于保護本國就業、促進本國相關產業的發展等目的,對企業都有一定的政策限制,如對使用本國勞工比例的限制、投標優惠政策等。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也在不斷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宏觀上加大對企業海外發展的政策支持。

其次,企業屬地化經營的不斷推進,有利于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盡快實現企業人員本土化或半本土化。企業在海外發展中聘用當地人員,是縮減企業人力成本、為當地社會創造就業機會的雙贏之舉,對某些職位而言,當地員工遠比國內派出的員工更具有優勢,國內工作人員在海外可能存在語言障礙、感情差異,難以長期堅守海外崗位,必然給項目管理的正常運營帶來影響。企業盡可能多地雇傭當地的員工,給予一定的崗位技能培訓,則可將這方面的影響逐步降到最小。

其三,企業通過屬地化經營,在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為當地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能贏得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支持,有利于企業在當地深化和拓展市場開發工作,使企業能夠及時了解信息,把握市場發展前景,參與到以往不能承攬的項目投標中來,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其四,企業屬地化經營,可以有效減少市場準人的貿易壁壘,降低企業海外經營風險。雇傭屬地化的高級人才,特別是當地的高級人才熟悉當地的政治、法律及文化習俗,有利于企業在市場開發和項目實施過程中規避不必要的經營管理風險,如財稅風險、法律風險、安全風險等,增強企業對海外市場的有效滲透和占有,還能為利用當地分包商、工程技術人員及一般管理和勞務人員的溝通優勢,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減少承包工程中的非技術性困難。

二、國有企業海外屬地化經營的方式

中國企業目前在海外的屬地化經營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人力資源的屬地化。隨著國內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攀升,使用國內人員在成本上不占優勢,雇傭當地施工工人,使用本地的生產經營設備,是非常有必要的節約成本的措施。

其次,是原材料和設備的屬地化。由于對國內銷售渠道比較熟悉,國內原材料價格低廉,以及國家鼓勵出口政策的影響,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國際工程承包項目的原材料和設備大多是從國內進口,偶爾也會從第三國(例如印度、歐洲)進口部分稀缺原材料和訂制設備。然而,隨著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利潤空間以及工程的完工期限一再被壓縮,使得原有的國內采購原材料和設備的渠道與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新的形勢不相適應,因此,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在承接國際工程項目的時候,也考慮到了原材料采購和設備供應的屬地化管理。一般的做法是,對于體積大、數量多的大宗原材料(例如砂石、水泥),盡可能在當地進行采購,如果當地原材料質量無法滿足工程需要(例如鋼材、電纜),則從中國進口;對于機械設備,當地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租賃,當地設備無法滿足工程需要的則從國內或第三國進口。

其三,合作伙伴的屬地化。國有企業尚來推崇以誠待人,與當地政府建立起良好友誼關系,適當做一些公益活動,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業主、監理等搞好關系,保證國際工程工序驗收順利進行。在嚴格執行合同約定技術規范、業主監理指令的前提下,同現場業主監理溝通好,確?,F場驗收問題現場解決。遇到重大技術方案變更,在與現場業主監理主管領導充分溝通的前提下,強化與業主監理企業高層溝通,爭取高層的理解與支持。

其四,企業文化的屬地化。企業文化的屬地化經營說起來容易,但其實很難做到。很多中國企業在這個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最常見的就是宣傳企業的社會公益效應,例如為當地政府捐贈辦公用品,為學校捐贈學習用品,修公路等公益活動,這些都是很好的一些嘗試。

三、國有企業海外屬地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企業的屬地化管理很重要,但是中國很多走出去的企業的屬地化戰略實施起來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特別關注:

首先,企業經營發展的理念和宗旨不清晰?,F在很多跨國企業經營目標不明確,沒有在當地長期扎根經營的意識和打算。不僅如此,還對當地人沒有足夠的信任,不與當地員工打成一片,不可能得到長久的發展。

其次,未能與當地文化融合,不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由于人種、風俗習慣、尤其是思維方式的不同,中國企業的員工基本無法融入當地社會,企業的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中國員工一套體系,當地員工一套體系。最為典型的是,例如穆斯林國家有許多獨特的宗教風俗習慣,而中國員工往往對此不甚了解,企業也沒有多做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從而使得中方員工作出宗教上的不當舉動,導致雙方發生嚴重沖突所致,企業文化的屬地化十分重要。

其三,企業缺少與當地相關機構的人際溝通和關系疏通。海外企業人員要主動與所在國部門機構和官員進行溝通。企業沒有與當地政府機關、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融洽的合作關系,缺少必要的交流與溝通,就不能談屬地化管理。如果企業在執行當地政策與規章等方面稍有疏漏,得不到當地政府、執法部門以及所雇傭的當地員工的諒解、合作與支持,嚴重時就會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這種關系得不到改善和協調,就會造成中國企業與當地矛盾關系加劇,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當地部門機構和政府對中國的企業失去信任。

四、國有企業海外屬地化經營中的一些建議

作為一名外來投資者,應在尊重當地文化、風俗的前提下,加強國有企業文化的輸出和人力資源行為習慣的養成,更好地完成跨文化管理。企業應著重了解所在國包括習慣、信仰、道德風俗、知識、相關制度和法律等文化元素,制訂《境外員工手冊》,并就每一個國家制訂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同時,將東方文明的精華提升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理念,最大地將差異轉化為競爭優勢,充分激發企業跨國資源的潛能,從而最大化提高企業效益。

國有企業在海外基地一般投入大、周期長。因此,在經營活動中,加強與當地政商學界的合作與交流,在當地加強正面影響的傳播,增加企業美譽度。企業通過可以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將經營的業績在當地政府和民眾中間進行宣揚,以期獲得當地政府和民眾的認可,并借此與當地政府和民眾建立良好的關系,盡力提高企業在當地工程建設市場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先有了美譽度和知名度,勢必有利于企業拓展周邊國家的市場。

此外,國有企業應積極借助企業在國內的產業鏈配套的優勢,將海外屬地化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原材料加工、人力資源、市場開拓等問題,借助國內力量進行解決,確保前期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逐步將經營中需要的各項工作轉向當地解決,實現最終的屬地化目標。

隨著目前中國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越來越大,國有企業要想在海外市場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屬地化經營是必經之路。只有深入了解和制定適合自己的屬地化經營策略、并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制度,融入當地社會,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國際化程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跨國企業。

參考文獻:

[1]張森華,晏琴.淺談企業境外屬地化管理[J].管理觀察,2016(3).

[2]唐瀟俊.淺談中國企業在非洲的屬地化經營[J].中外企業文化,2014(8).

猜你喜歡
國際市場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國有企業每5年至少審計1次
國有企業利潤保持穩步增長
國有企業利潤保持穩步增長
文化差異對初入國際市場的法國中小企業影響分析
國際市場進入及滲透謀略分析
應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變動促進鞍鋼出口
1—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72170.9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