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語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2019-12-06 06:33劉春美
中學生英語·教師版 2019年11期
關鍵詞:代指高中英語語言

劉春美

語言作為一種人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也是文化意識形態的縮影與載體。從這一角度來看,學習一門語言,不僅要學習語言的形式、內容、價值、使用方式,而且還要理解語言背后所依附的文化形態的意義與內涵,這一點對高中學生來講尤為重要。高中學生當前的個人思想意識越來越具有獨立性與主張性,其對萬事萬物的認知開始能夠從表面現象深入挖掘到內涵去理解?;诖?,教師在組織高中英語的教學活動時,也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1. 基礎文化知識的普及

基礎文化知識,指的是最普通、常見的一些常識,它是西方國家認知概念里面普遍存在的,這是教師在組織高中英語學習時首先要加強的基礎版塊教學。以模塊一第一單元“School life”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校園生活”,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向學生普及西方國家校園管理或者學生學習方面的基本常識。比如,它們的學習制度是怎樣的?一個學期的時長普遍是多少?它們會學習到哪些課程以及課程與日?;顒拥谋壤窃鯓拥??學習的難度多少等等。對這些基礎文化知識的普及可以在無意中牽引出非常多有意思的討論話題。比如,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的“談數色變”,反映是大部分學生都將數學使之為難度最高的學科,而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都開始重視并關注中國的數學教育,他們在思考與對比同年齡段的中西方學生在數學能力上的差異及其背后的原因等等??梢园l現,在課程中靈活地融入文化知識的普及,既可以讓學生對語言文字背后的內涵文化有豐富的了解,而且也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更具有話題性與討論性從而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致。

2. 當地風俗文化的講解

與基礎文化知識相比較的是風俗文化知識,它是西方國家在長期的發展中彼此約定俗成的一種思想認識與文化新形態。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我們更多地稱之為俚語、俗語或者是書面文字上的一些語言習慣處理。比如“under the weather”,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是“在天氣的下方,在……的天氣下”,如果學生沒有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儲備,顯然就容易走進思維的誤區。實際上,這個短語要表達的意思是“身體不舒服,心情不好”,由此可以牽引出日??谡Z交際中,假如某人向自己發出了外出游玩的邀約,而自己恰逢身體不適,要委婉地表達自己的不適,除了初中學習過的“I feel uncomfortable”外,就可以用“I am 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兩種表達的地道性高下立現。又比如,在西方國家的書面表達中,尤其是在新聞播報上,很喜歡用“代指”的表達方式。比如用“Beijing”代指“中國”(首都代指國家法),用“Downing Street”(英語唐寧街)代指“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辦公地點代指機構)的方法。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這些風俗文化分享給學生,以避免學生誤解、錯解英語表達。

3. 西方文化現象的分析

語言作為一種記錄與交流的工具,它自然是文化現象的一種形式與載體,因此,教師還應當帶領與啟發學生一起來從語言文字中去分析西方的文化現象。比如在高中英語中,學生們所接觸到的不論是閱讀短文還是人物對話,不論是評論文章還是客觀記敘,會發現從情感釋放的角度來講,西方國家更傾向于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比如表達愛,是非常濃烈,多樣,甚至是“花式”的,中國則是相對含蓄的、內斂的、謙虛的,這一點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接觸英語時就有所耳聞,卻很少有學生思考西方這種文化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是國家誕生與歷史長短的原因?是地域環境影響文化認知的原因?等等,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點滴主題與具體素材來與學生一起探究文化現象,去思考其背后的邏輯,而不是單純地知道結果。唯有理清文化邏輯,學生在口頭表達上以及書面文字上的英語功底才會越發深厚與表達自如,而不是停留在記憶經典句型等淺層次的學習上。

4. 中西文化差異的尊重

教師通過高中英語來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是要培養學生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里的差異,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能夠清楚地分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點,避免因為母語的影響而造成誤判等尷尬的出現。另一方面,是能夠在日常的交際中較好地做到“認知切換”,也就是對一種現象、一種觀點或者一種認識,當其與自己的認知發生沖突時,能夠巧妙地切換,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上去客觀地分析與評議,而減少自身情緒摻雜其中從而影響了判斷。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會比較明顯,比如關于教育的問題,西方教育與中國教育相對比而已會比較“放任自流”,大部分家庭在子女成年后或到某一個階段后,子女會搬出去住而不是繼續與父母住在一起等。不論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別在哪里或是差距多大,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是不分國界,也不存在高低多少的,這是一種認知上的包容與尊重。這種理性的認知需要學生在長期的文化學習中慢慢去積累與沉淀并最終內化為自己的一種文化底蘊。

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講,英語學習都是置身在漢語環境中,這使得其在接收英語與輸出英語時多少都會受到母語思想習慣的影響,在客觀條件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情況下,學生唯有從主觀的思想認知與學習習慣上入手。除了有意識地為自己創造氛圍濃郁的英語學習環境外,還應當重視對西方文化意識的認知培養。從語言語法的角度上講,小到一個字母或者單詞的發音,大到一種思想的英語表達(口頭及書面),決定其呈現方式的除了基本的語法知識以外,很多還是受學生思想形態的支配。假如學生能夠從根本上去尊重、認知、理解西方文化,客觀地辨析與包容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那么學生在學習時就不容易受到母語的影響,也不容易感覺“別扭”,而是能夠靈活地切換思想身份,更好地站在“本地人”的角度去學英語,說英語,從而真正地讓英語扎根為自己語言系統里面的其中一個部分。

(作者單位: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代指高中英語語言
微信表情符號成為“呈堂證供”引熱議
新語
新語
中原官話中“俺”的特殊語義分布及代指用法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