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

2019-12-06 06:26錢艷霞王玉環
商情 2019年47期
關鍵詞:塞罕壩林場環境保護

錢艷霞 王玉環

一、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

生態環境決定著一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生態安全底線,需要科學的生態安全格局來保障。黨的十九大規劃了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路徑、時間表和路線圖。十九大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包括“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美麗”寫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開啟了建設、實現“美麗中國”新時代,這不僅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而且有助于推進全球生態治理和美麗世界建設。

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充分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而且必須答好;各級黨政“一把手”必須充分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不能被動應付,必須主動作為,而且必須有所作為;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充分意識到,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文件里,必須落實在工作上、實踐中,而且必須見成效。如何堅持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考驗著各級黨委政府的智慧。

二、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建設的實現途徑

十九大報告:“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按照十九大精神部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關鍵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無論是改善民生,還是建設美麗中國,最終要落實到治理污染、保護生態上。當前,環境問題還很突出,環境形勢還很嚴峻。黨中央提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是要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各級黨委、政府環保部門要肩負起新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走在前、做表率,堅決扛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爭做建設美麗中國的排頭兵,爭做建設美麗中國的引領者和實踐者。

在生態文明的實現途徑上,必須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保新道路。環境保護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干線、大舞臺和著力點,探索環保新道路是通往建成美麗中國的一個路標。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的指導思想,遵循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形成節約環保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融合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上,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關鍵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不保護環境,經濟就會陷入“增長的極限”。通過保護環境優化發展,經濟則會有“可持續的增長”。要加快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促進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創新上,必須建立和完善職能有機統一、運轉協調高效的環保綜合管理機制。建設美麗中國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搞好頂層設計,明確方向、目標和任務,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務求實效。體制機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等特點,建立健全制度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探索環保新道路。十八大以來先后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導指南總綱》、《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方案》、《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簡稱《方案》等。2016-1-4,中央環保督察組開始對各省市區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把環保督察工作機制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要求全面落實黨委、政府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主體責任。要把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作為先期督察對象,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方式上,必須堅持真抓實干,通過試點示范,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總結實踐經驗。通過試點示范,一系列生態示范創建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成效明顯、廣受好評。目前全國已有15個?。▍^、市)開展生態省建設,13個省制定實施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1000多個縣(市、區)開展了生態縣建設。河北塞罕壩林場是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從“一棵松”到“百萬畝”,從茫?;脑缴鷳B寶地,幾代塞罕壩林場人伏冰臥雪、艱苦奮斗,112萬畝森林,在高寒沙地上書寫了改天換地的綠色傳奇,建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現代林場。2017-6-30,塞罕壩機械林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塞罕壩精神,既是一份堅守,更是一種感動。2017-8-28,習近平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2017-12-5,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塞罕壩林場被授予“地球衛士獎”。

各級黨委、政府環保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爭做建設美麗中國的引領者和實踐者,在探索環保新道路上有新舉措,在解決環境問題上有新進步,在推動當前工作上有新起色。

猜你喜歡
塞罕壩林場環境保護
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之重大(點)工程
大班繪本閱讀活動:塞罕壩的樹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場起火了
湖北3家林場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
塞罕壩林場向世界詮釋“美麗中國”
新《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