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陽市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調查與思考

2019-12-09 06:03馮雪
營銷界 2019年19期
關鍵詞:咸陽市咸陽信息產業

馮雪

一、咸陽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現狀與特點

咸陽市電子信息產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高新區、秦都區及渭城區。主要產品有電視機、液晶面板、復合基覆銅板、磁性材料、廣播電視衛星發射設備、阻容元器件等。截止2017年底,電子信息產業規上工業產值70.76億元,同比增長10.9%,占我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左右。

(一)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堅實

作為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基地之一,咸陽擁有西部唯一的國家級顯示器件產業園,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堅實。目前,全市擁有電子信息企業50余家,規上電子信息企業有29戶,匯集了彩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冠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陜西華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等實力企業。尤其是2015年引進的總投資280億元的CEC8.6代線液晶面板項目,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這必將對我市振興電子信息產業,乃至全市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二)以液晶顯示產業為龍頭的全產業鏈布局已初步形成

圍繞CEC8.6代線液晶面板項目,康寧玻璃基板、冠捷電視機、深圳合豐泰、博聯科技、峻凌電子、卓英社、三捷科技、冠石科技等20多個配套企業相繼落戶高新區,總投資近400億元,目前,我市已實現了從石英砂到電視整機的液晶顯示全產業鏈布局,初步形成了產業基礎雄厚、布局相對集中、輻射帶動能力強、傳統制造與新興科技結合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三)電子信息產業平臺建設完善

咸陽市以高新區為核心,著力完善產業鏈條,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規劃占地9.28平方公里,園區水、電、氣、路等配套設施實現“七通一平”。為進一步支撐產業集群發展,高新區建設了占地542畝,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吸引中小型電子信息企業入駐,不斷加快“雙創”企業孵化和人才聚集。在技術平臺建設方面,依托彩虹集團和彩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圍繞平板顯示玻璃和新型顯示技術建設了省級實驗室和市級技術中心,為全市新型顯示器件企業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務。

(四)電子信息產業“洼地效應”明顯

我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比較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區位優勢。咸陽是大西安的核心板塊,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條件、優美的自然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完善的工業體系。咸陽既坐擁咸陽相對低廉的土地、水、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又可共享大西安地區科技、人才、信息等資源,實現就近“借智”,企業成長空間充足。第二,產品優勢。咸陽電子信息產業部分產品處于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其中,冠捷顯示全球銷量第一,生益科技覆銅板、亞華電子電阻器件等均處國際領先水平,金山電器的磁性材料、如意廣電的廣播發射機和華星電子的阻容元件等處國內領先水平。第三,軍工優勢。金山電器、如意廣電、華星電子等數家企業仍保留軍工資質,在軍工領域保有良好口碑。

二、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電子信息產業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總體來看,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的聚集能力、產業配套和產業協作能力都有待提升,這也導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相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利潤空間和產業聚集效應不高,產業鏈不夠完備,產業體系有待完善。第一,產業的總體規模仍偏小。2017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占比僅為3%左右,尚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產業總體規模偏小,在7大支柱產業中位居末位。隨著CEC8.6代線項目今年的投產,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肯定會出現暴發式增長,預計今年年底達170億元左右,但距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000億產值還有較大差距。第二,產業配套有待完善。目前咸陽市電子信息企業之間的專業分工和配套體系仍在培育初期,產業鏈各環節的關聯發展、協同增值效應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大部分骨干企業僅在部分產品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產業鏈各環節在咸陽市及周邊區域實現充分配套、協同發展的局面尚未形成。如,盡管目前我市CEC 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冠捷400萬臺整機等建成投產,提高了全市電子信息產為的占比,但生益科技的復合基覆銅板、金山電器的鐵氧體軟磁材料、如意廣電的數字廣播發射機和衛星地面電視廣播接收設備等項目普遍缺乏產業關聯性,產業互補性不強,沒有實現就地配套。

(二)中高端人才較缺乏、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近年來咸陽市在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受產業條件、區位、生活配套等因素的制約,對高層次電子信息產業研發人才的吸引力仍顯不足。人才儲備現狀短期內難以對電子信息產業大規模發展形成有效的人力資源支撐,尤其是熟練技術工人和高質量科研人員等中高端人才方面。如,CEC咸陽8.6代線項目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的落戶,帶動了日本、臺灣約8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在咸陽高新區就業,吸引了2000多名沿海高技術人才在高新區長期就職,但這與要打造的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所需的人才的數量相比還有很大缺口。同時,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都有待完善,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融合深度不夠。

(三)企業發展的融資瓶頸尚未解決

目前,我市眾多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企業融資渠道過于單一,主要還是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進行間接融資,獲取資金的成本較高且容易受到金融政策的影響;二是上市公司數量少,不善于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等方式進行間接融資。三是擔保體系不健全。相當多的企業無法通過擔保體系得到相應的金融服務,企業資金缺口進一步擴大。而電子信息產業屬于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在轉型轉產過程中需大量的資金支持,如應用新技術、引進新設備、開發新產品、擴大生產規模等。但由于企業融資能力有限,很多企業難以形成規模,產品缺乏競爭力,融資難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主要瓶頸,金融產業在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作用不明顯。

(四)產業的持續創新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

雖然近幾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但由于缺少研發團隊,沒有技術作支撐,產業的持續創新力不足,核心競爭力缺乏,這導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后勁不足。具體表現為:一是大多數企業屬于資源開發型企業,長期依靠資源優勢,主要從事簡答的加工和制造,缺少研發平臺,缺乏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加上管理的落后、自有資金的缺乏和融資難的瓶頸,大部分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薄弱;二是多數企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后,企業生存困難,這導致企業缺乏技術創新的意愿或無力進行創新;三是由于部分電子信息企業發展前景不樂觀,產業工人收入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激勵機制不到位,人才引進十分困難,現有的中高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流失現象嚴重,產業的持續創新力不足。

三、咸陽市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加大對高新區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引導與扶持

咸陽高新區擁有西部唯一的國家級顯示器件產業園,園區聚集了中電彩虹、咸陽彩虹光電以及國內最大覆銅板生產商生益科技等行業巨頭和一大批配套企業,此時正處發展的關鍵節點,市委市政府應借鑒最前沿新區的探索和學習,站在未來的角度,建立一個責任主體,對高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進行統籌領導,堅持集約化發展思路,推動科學高效發展。

猜你喜歡
咸陽市咸陽信息產業
7524億元
人才與企業“雙向奔赴”——咸陽市激發人才創新力
關于咸陽市涇三淳區域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的結果分析
陜西省咸陽市通聯站訂戶展示之窗
咸陽
新鄭產業新城:“屏”“芯”雙輪驅動,打造中部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咸陽醫院
沐猴而冠
四川省信息產業發展研究
聚焦電子信息材料發展前沿搶占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先機共建電子信息產業強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