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2019-12-09 06:03林溫迪
營銷界 2019年19期
關鍵詞:市場營銷學營銷學共同體

林溫迪

《市場營銷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創新性,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全面掌握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并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使其能實時關注市場變化及出現的新局面、新觀點、新問題,掌握市場營銷環境、分析消費者行為及對市場的需求,運用營銷組合策略創造產品和價值從而滿足顧客需求,從而幫助企業從中盈利。在《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的探究中發現傳統的講授教學方式不適用于今天的教學,將“學習共同體”理論融入到《市場營銷學》的教學改革中,構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長效教學機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回學生手里,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燃起學生學習熱情。

一、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及產生

“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是由學習者(學生群體)及助學者(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學習團體,為相同的目標在一起共同學習、活動,通過分享學習經驗、資源,相互溝通、交流、討論等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團隊成員之間形成相互作用、影響的關系,最終實現團隊成員共生長、同進步?!皩W習共同體”的構建有效的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同行者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回學生手中,尊重學生的主觀意識,營造輕松自在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從20世紀90年代初,國外專家學者開始對“學習共同體”這一概念進行研究。塞吉歐維尼(1993)認為將“共同體”這一概念引入學校的教學中,必將調動學生、教師等教學成員的參與動機,從而在教育教學領域引起共鳴。博耶爾(1995)發表了報告《基礎學校:學習的共同體》,具體闡述“學習共同體”的概念,認為學習共同體是所有成員因共同的使命和目標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共同探究,積極參與到其中并相互作用。之后,佐藤學(2010)在對“學習共同體”的深入研究中指出,“學習共同體”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愿景與哲學,并于2014年1月起在日本東京連續發起三屆關于學校學習共同體的國際會議,在國際間掀起了研究浪潮并迅速普及。隨之,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到“學習共同體”這一教學改革,并就我國教育教學現狀,深入探討如何引入“學習共同體”來優化中國教學模式。

二、《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一)課堂教學氛圍差

“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理念已經深深扎根在學生、教師的課堂學習里。從小接受傳統教育的學生習慣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位置,上課只聽講不發言,更不愿參與小組討論或小組合作,不利于溝通互動和知識共享,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大大增加教學難度,難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

(二)大班教學質量差

一直以來《市場營銷學》課程多以“大班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忽略了《市場營銷學》是應用性學科,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按蟀嘟虒W”模式下,案例分析、分組討論、個人演講等教學效果較差且教師沒能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與講解,無法真正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及掌握學生認為的難點內容,大大降低教學質量。

(三)學習方式落后

隨著大學教育的創新發展,新的《教學大綱》要求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基礎,但大部分學生已習慣聽課-記筆記的傳統教學,不愿意有新的自我突破,甚至是對探究式學習反感。雖然,我國眾多高校都實行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且提倡線上線下教學結合,但學生參與度不高,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學習方式保守落后。

三、學習共同體對《市場營銷學》的教學啟示

(一)構建新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大學的教育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將“學習共同體”理論與線上線下的教學相結合,以“同心同向共同成長”的核心思想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把講臺當成自己的展示平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如通過查閱資料、案例分析、小組活動、匯報演講等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與同學、教師分享、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活躍課堂氛圍。

(二)開展小班制教學,加強交流與協作

將“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為主”。在“學習共同體”理論指導下,開展小班制教學,通過增加專業實操部分的課時,增加實例與習題占比來優化教學內容的安排,講求真實場景的嵌入,學習任務要具有循序漸進性、挑戰性,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增強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合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學生感興趣的課題,如當地旅游業的市場營銷研究,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并做匯報,使學生的觀點得以分享交流。同時,小班制教學能使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逐一交流、點評,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及進度。

(三)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能力

構建“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性況合理、科學的安排學習內容,把握學習進度。采用“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與同學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在學習上互幫互助。比如,在SWOT分析中,學生很容易將優勢和機會、劣勢和威脅混淆,但經過多個案例分析,同學之間討論,交流學習心得,能使學生對理論感興趣,自主的深入對理論的研究和分析,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加有效,記憶更加深刻。此外,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同行者,搭建了一個平等開放的空間,走近學生,使學生愿意與之交流、討論,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升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引入“學習共同體”模式,意味著師生同心,共同學習,共同思考,從而促進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和知識,交流彼此觀念、心得,營造輕松、自由、互助的學習氛圍。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享、共進,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同時,化“學生差異”為個體間互補,形成有序的強大的群體動力,學習者與助學者可以利用他們集體的智慧和知識去探索、有效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質量,在實踐在不斷的探索,優化《市場營銷學》的課程教學。

猜你喜歡
市場營銷學營銷學共同體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面向創新能力培養的市場營銷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基于任務驅動視角下的“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融合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市場營銷學》課程實踐改革探索
市場營銷學課程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進
融合雙創理念的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學”課程生態平臺構建
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