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最佳劑量探析

2019-12-09 01:53盛丹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關鍵詞:阿托頸動脈斑塊

盛丹娜

【摘要】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最佳劑量。方法:選定本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4例,研究時段為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阿托伐他汀劑量差異性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42例,10mg)和研究組(42例,20mg)。對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斑塊面積和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結果:研究組治療前1d IMT、斑塊面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對照組相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阿托伐他汀治療可改善患者梗死情況,促使神經功能缺損恢復,且20mg為最佳劑量。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阿托伐他汀;最佳劑量;神經功能缺損

急性腦梗死臨床發病率較高,患者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血栓或者粥樣硬化情況,導致管腔出現狹窄或者閉塞情況,出現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進而誘發疾病。該病患者起病突然,且呈現進行性發展趨勢[1]。在急性腦梗死治療時,臨床多應用阿托伐他汀,可發揮有效調脂作用,并具有抗炎、縮小硬化斑塊、調節血管內皮功能效果,治療價值較高[2]。但是不同劑量對患者斑塊大小及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影響不盡相同,因此臨床日漸重視最佳劑量的探究。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作者選定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最佳劑量,旨在為患者提供有效治療指導,做出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定本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4例,研究時段為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阿托伐他汀劑量差異性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42例)和研究組(42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44~67歲,平均(55.83±2.89)歲;其中高血壓27例,吸煙史24例,糖尿病18例。研究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43~67歲,平均(55.12±2.76)歲;其中高血壓26例,吸煙史24例,糖尿病15例。排除近3個月內接受過他汀類藥物治療患者,排除心臟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進行針對性檢查,給予常規治療,具體措施:營養支持治療、抗血小板聚集、腦神經細胞保護、血壓控制、血糖調節等,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治療,10mg/d,口服,睡前服用,持續治療4周;研究組治療方式同對照組,但藥物劑量調整為20mg/d。

1.3觀察指標

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斑塊面積評估比較;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使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包括意識水平、凝視、上下肢活動、面癱、共濟失調、語言、感覺等內容,滿分42分,分值越低提示神經功能缺損越輕[3]。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使用SPSS 24.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IMT、斑塊面積對比

研究組治療前1d IMT、斑塊面積與對照組相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

研究組治療前1d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對照組相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評分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急性腦梗死臨床發病率較高,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具體病因與血液、血管、血液動力學差異導致大腦動脈堵塞或狹窄相關,疾病主要危險因素為吸煙、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大部分患者突然起病,伴有眩暈、頭痛、半身不遂、耳鳴等情況,且此疾病具有復發率高的特點,臨床治療難度較大。目前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以藥物方式為主,其中阿托伐他汀應用較為廣泛,但是不同劑量對患者梗塞情況及神經功能缺損恢復影響不盡相同,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臨床日漸重視最佳劑量的探究[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IMT、斑塊面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提示20mg為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最佳劑量,具體原因分析如下:就急性腦梗塞患者而言,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危險性較高,會導致患者管腔狹窄,甚至誘發閉塞情況,因此穩定或縮小頸動脈斑塊在急性腦梗塞治療中尤為重要。阿托伐他汀能夠對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轉化進行抑制,阻斷其向甲羥戊酸轉化,并抑制膽固醇合成,且具有降脂作用,促使HDLC水平提升,促使頸動脈粥樣硬化逆轉,進而改善患者頸動脈斑塊,并作用于神經元細胞,促使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恢復。目前阿托伐他汀在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劑量使用上存在爭議,且10mg、20mg為主要爭議劑量,其中楊保華等[5]研究指出,阿托伐他汀用量不同,其對頸動脈粥樣硬化影響不盡相同,且研究結果顯示,阿托伐他汀0mg和10mg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較20mg嚴重,0mg、10mg粥樣斑塊雖有縮小,但縮小幅度較低,且兩者差異不明顯,提示20mg更利于粥樣硬化斑塊縮小,表明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阿托伐他汀20mg為更為理想的劑量,與本次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阿托伐他汀治療可改善患者梗死情況,促使神經功能缺損恢復,且20mg為最佳劑量。

參考文獻

[1] 胡方方,徐書雯,謝靜芳,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3,34(16):24762477.

[2] 張全新.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08):843845.

[3] 卓建明,盧良春,管曉斌,等.阿托伐他汀強化降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響[J].中國藥師,2015,18(10):17791781.

[4] 李萌,何勇,肖飛,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對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01):5456.

[5] 楊保華,葉曉林.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流指標以及頸動脈粥樣斑塊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06):12011204.

猜你喜歡
阿托頸動脈斑塊
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評價
老年冠心病運用阿托伐他汀鈣復合曲美他嗪的臨床診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結合纈沙坦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響分析
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軟斑危險,硬斑安全?不一定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狹窄與腦?;蛑灰徊街b
有頸動脈斑塊未必要吃降脂藥
頸動脈斑塊的穩定性評價
頸動脈狹窄要手術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