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發展理念的回溯和屬性探討

2019-12-10 09:20王軍夏明
活力 2019年18期
關鍵詞:共享發展人民民生

王軍 夏明

[關鍵詞]共享發展;民生;人民

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理論創新無止境,我們黨的理論創新一直在不斷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新的發展實踐,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黨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思考,是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又一次理念創新。

一、共享發展理念的提出

(一)“共享”一詞的溯源

“共享”一詞可追溯到1997年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所作的報告。真正開始對“共享”進行深入研究始于十八大之后,尤其是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共享發展理念上升到國家發展理念的高度后,引發學術界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產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二)共享發展理念的提出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共享上升到治國理政、發展理念的戰略高度,首次提出共享發展理念,并深刻闡述了共享發展理念的內涵:“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痹凇笆濉币巹澋慕ㄗh中,又一次強調這一發展理論。

二、共享發展理念的理論回溯

一種新的發展理念的提出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根基作為依托,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共享發展理念的理論亦是如此,它根源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實踐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進程中。

(一)文化基因: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共享發展理念的思想根源

中國自古就有樸素的共享觀。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共享思想的雛形,古人關于大同社會的原初設想就是最樸素的共享觀?!抖Y記·禮運》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并描繪了“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由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美好圖景?!肮蚕怼笔侵腥A兒女千百年來的美好追求。

(二)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是共享發展理念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質”,“人類全部力量的全面發展成為目的本身”?!豆伯a黨宣言》還提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眱群巳藚⑴c發展、人人享有發展成果的發展理念。

(三)實踐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

對共享的關注和重視始終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基本價值認同,這種價值認同集中表現為政策選擇和政策設計上,從新中國成立時的按勞分配到改革開放時關于共同富裕本質的確立;從“解決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全面建設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共享發展的理念的確立;從黨的十五大提出的“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黨的十六大“保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黨的十七大“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黨的十八大“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再到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一脈相承的延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享思想的精髓。

三、共享發展理念的屬性分析

共享發展理念是由發展性、共享性、人民性和民生性等多重屬性構成的。

(一)共享性是共享發展理念的本質要求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改革發展高的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享到了改革發展成果”。

(二)人民性是共享發展理念的根本立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從來都是人民的發展,人民既是發展的主體,又是發展的利益相關者、受惠者和共享者。共享發展把發展依靠誰、發展為了誰有機統一的框架體系內,實現了發展的主體性、發展的動力性的目的性無縫銜接和有機結合。

(三)民生性是共享發展理念的重點領域

民生是共享發展從理念走向實踐的核心載體。

1.共享發展的直接現實來源是民生問題

民生難題倒逼共享發展理念的產生:共享發展理念指出了民生建設的基本方向,即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事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發展道路。

2.共享發展理念指出了民生發展的基本分布態勢

即人人享有,不僅“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而且“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絕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絕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也“絕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要使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生活,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小康社會。

3.共享發展理念勾勒了民生夢的奮斗目標

即“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韓喜平,劉永梅.整體把握共享發展理念的四個維度》《中國共享發展理念的價值創新[J].社會科學家、理論學刊.

[2]馬凱.共享發展理念的理論源流和實踐邏輯[J].

[3]姜海東.五大發展理念中共享理念的探究[J].

猜你喜歡
共享發展人民民生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輪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淺談山區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 促進共享發展
“依法治國”的哲學思考
淺論提高我國公務員素質的途徑
領導干部為民服務“四要四不要”
以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016年我國民生發展重點
民生寄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