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文化融入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2019-12-11 21:16武漢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湖北武漢430212
流行色 2019年2期
關鍵詞:楚文化藝術設計應用型

劉 瓊 江 晨(武漢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212)

引言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深居象牙塔的理論型轉型為面向市場、融入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基本已成為共識。根據筆者的面向國內多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調研結果,大多數培養模式已經明確為應用型,但是過猶不及,忽視了藝術設計與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的結合,導致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文化內蘊缺失。所以,在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設計能力、設計技術與文化素養教育二者間不可偏頗,本文即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對荊楚文化融入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方式進行了探討。

一、荊楚文化融入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以項目化教學、實踐教學為主,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在理論教學相對減少的情況下有所減弱,而藝術設計不僅是物質文化的表達,更是精神文化的表現。社會、市場對藝術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設計不再只是單一的視覺傳達表現,更要與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結合,體現藝術設計的原創性和文化性。荊楚文化綿延數千年,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資源和藝術資源,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所以文化、荊楚文化對藝術設計尤其是應用型人才培養尤為重要。湖北地區高校更要利用荊楚文化資源,將多方面文化元素融入藝術設計人才培養中,不僅要給學生傳達文化精髓,更要將荊楚文化與藝術設計實踐、應用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在理解荊楚文化的基礎山大膽創新。藝術設計要更多依托荊楚文化特色和優勢,以個性化、原創化的設計帶來更高的附加值,傳播弘揚荊楚文化,也提升了藝術設計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二、荊楚文化融入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式

當前高校已經逐漸探索出適合自身實際的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有的以項目化教學為主,有的以校企聯合為主,還有的以虛擬項目與實操教學結合。這些模式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但正如上文所述,地域文化結合不夠,學生對本土文化知之甚少,更難以應用于設計中。將荊楚文化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不但促進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效果,更讓學生能夠設計方法、實踐能力和文化能力紛紛豐收。

1.荊楚文化與項目化教學

在本文所討論的模式建構下,可以沿襲項目化教學的模式,并對其進行荊楚文化融入改革。教師在荊楚文化融入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起著引領、融入技巧、融入效果優化的關鍵作用,不同于傳統應用型項目化教學中教師的輔助作用,在新的形式下,教師起著核心帶領的無可替代的作用。在融入初期,教師可設計虛擬課題主動向荊楚文化靠攏,例如在設計書籍封面這種項目中,客戶明確要求要將一部以編鐘、楚王為主線的小說進行書籍設計。這樣的項目對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而言輕而易舉,但是如何凸顯荊楚文化,如何提煉編鐘要素,如何將書中主題背景和文化進行展示,需要學生具備相當的荊楚文化底蘊和藝術理解。荊楚文化之于學生,不僅僅是尊重的對象,它更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習慣養成,有利于激發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有利于地域文化性格的建立。隨著項目的深入,荊楚文化的融入不再是生硬的、刻板的,而是學生主動的自然的行為。

項目化教學主要適合大二、大三學生的創新,大二、大三學生是專業課程的完善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式、設計技術、團隊協作的最佳時期。荊楚文化融入項目化教學,負責人導師立項設題,學生選導師和選項目,這有利于訓練項目的開展。導師作為項目負責人,有利于實踐項目的管理,項目可由學生自主選題也可由導師推薦,在學生自主完成項目過程中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與其他院校、同院校其他專業、班級進行聯合,根據不同項目需要或設計要求與陶藝工作室、家具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聯合,這種集群工作室的利用有利于學生藝術形態的個性化發展。通過荊楚文化的設計應用及實地考察、參觀、參賽、聘請荊楚藝術大師指導教學等方式,增加學生對荊楚文化的親密度與信心,激發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提高荊楚文化在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注重荊楚文化,開發荊楚特色設計,開闊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的設計思路,為校企合作做好準備。

2.荊楚文化與校企合作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校企合作是最能引導學生進入市場的途徑。在筆者教學過程中,針對當前旅游產品設計單一雷同,特色感、新鮮感產品較少,包裝毫無美感,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嚴重缺失等問題,筆者所在學校同武漢當地一家旅游文化產品公司進行了聯合。這家企業如同大多數旅游產品設計制造企業一樣,存在荊楚文化產品包裝研發性不強、產品包裝設計簡單粗糙的情況。高校與企業互助協作,共同研發,共同創新,才可實現市場認可和荊楚文化的推廣。該公司產品包裝的設計一直以來都是由市場上其他設計公司來完成,設計人員沒有任何地域理論實踐基礎,設計的產品包裝缺少荊楚文化底蘊及荊楚特色。所以,我們采取了旅游產品設計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合作的方式。每個學生,每屆學生的思維方式,設計角度都不同,選拔優秀的設計作品,在銷售實踐中不斷更新完善,保留銷售力、口碑較好的,不斷優勝劣汰。荊楚文化融入應用型人才教育,為該公司發展起到了延續性和傳遞性的重要作用。這種循環性、可持續性的合作方式將會不斷對學生的荊楚文化認可度、接受度和應用能力起到錦上添花、欣欣向榮的積極作用。

三、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與荊楚文化協同發展的展望

荊楚文化再生不單單是文創企業的責任,更是高校的責任。高校一方面對荊楚文化進行挖掘、整理,另一方面要將荊楚文化進行改造、形式創新。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既要走出單純理論型、研究型的誤區,又要避免純技能化、流水線化。要將要將荊楚文化的時代性以及其中世界意義的元素進行提煉重塑,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貫穿于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中,形成常態。在后期,成立專門的荊楚文化與藝術設計研究所、工作室,與市場結合,主動融入市場。在市場中使應用型人才培養更具特點,而荊楚文化的浸潤也使藝術設計人才顯露異于他人之處,出類拔萃。

結語

湖北地區應用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要發展,要進步,不但要突破傳統教育思維之囿,積極探索與市場、與社會需求的融合路徑,更要探索融合荊楚文化的復合型人才培養路徑。在文化興國戰略的指引下,荊楚文化融入湖北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是必然趨勢,也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責任?!熬雍投煌?,在高教改革的當下,在大趨勢大發展的背景下找到“不同”,凸顯荊楚文化的優勢和特點,使學生、培養的人才對荊楚文化熟知、掌握、能夠應用,使其設計作品符合、體現荊楚文化特征,是人才培養的正確道路。

猜你喜歡
楚文化藝術設計應用型
湘楚文化之楊家將與太極起源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荊楚文化 漆器之美——項目式美術課程設計的探究學習
秦楚文化交融的結晶:商洛花鼓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第二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點摘編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