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道新形勢下的金融業變革與開放

2019-12-12 07:06王亭亭劉秋娜
財經國家周刊 2019年25期
關鍵詞:金融

王亭亭 劉秋娜

12月1日,由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的“ 第四屆(2019)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

12月1日,由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的“第四屆(2019)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中國銀保監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務院參事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等部門和機構,以及山東青島市、湖北宜昌市等地方代表齊聚一堂,圍繞“金融業不忘初心”“新消費、新零售的變量與變局”“求解數據治理與數字化轉型”三大議題分享有識之見。瞭望周刊社總編輯、黨委書記馮瑛冰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中國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國務院參事、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國務院參事、中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屠光紹,中國光大集團副總經理付萬軍,度小滿金融CEO朱光,金融壹賬通聯席總經理邱寒等人做了主旨發言。同時,來自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螞蟻金服、中誠信征信、同盾科技、百融云創、融360和火幣集團的負責人參與了圓桌討論。

10家 本次論壇還揭曉了“‘十三五金融行業示范案例”評選結果,共10家企業入選。

本次論壇還揭曉了“‘十三五金融行業示范案例”評選結果,分別有平安壹錢包、宜信普惠入選“‘十三五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示范案例”,光大云繳費、金融壹賬通、國美金融入選“‘十三五數字普惠金融示范案例”,螞蟻金服金融級分布式架構SOFAStack入選“‘十三五金融科技產業示范案例”,同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入選“‘十三五銀行數字化轉型示范案例”,北京北斗國星數據管理有限公司、百融云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十三五高新科技引領示范案例”,共10家企業入選,以期引導行業更好更快發展,助力我國金融業的開放與變革。

同時,全國金融系統青年聯合會對本次論壇給予了大力支持,全國金融青聯副主席兼秘書長康華平出席了此次論壇。并且,全國金融青聯智庫界別小組會同期在國際飯店舉行,對下一階段工作做了安排。

金融業改革開放挑戰機遇并存

今年以來,我國金融業既面臨復雜的內外形勢,也在技術變革推動下進入新階段,既面臨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穩增長防風險等改革新任務新挑戰,也適逢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開放等帶來的新機遇新期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的難題不僅是總量性、周期性問題,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機制性問題,須加大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根治基礎性、結構性問題。

借力金融機構完善服務實體的金融生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是當前金融業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認為,近兩年全社會融資結構的變化中,人民幣貸款和債券市場的融資明顯上升,其他項目則有所下降,這使較易獲得貸款或有發債資格的融資主體有所受益,而難以貸到款和發不了債的企業融資環境愈發復雜。同時,“資管新規”是正本清源的必要之舉,但轉型不易,“陣痛”在所難免。

近幾年,金融創新層出不窮,但真正著眼實體的仍不夠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認為,任何金融創新若脫離實體經濟的客觀需求,就會偏離方向、違背規律,從而走向或自我循環、或過度膨脹、或非理性繁榮。只有真正符合實體經濟、符合經濟規律、深耕業務場景的金融創新才可能有持續的生命力。因此,發展金融科技要始終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抓住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金融服務場景,提供接地氣的金融服務,從而不斷提升金融科技供給對多元化需求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國務院參事、中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要完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繼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不斷完善房地產金融政策、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及金融監管體制,通過不斷地改善和優化金融供給結構,以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的合理需求,促進經濟和金融的高質量發展。

他認為,我國金融業近年來經歷了重要變革:由計劃主導變為市場主導,由單一主體變為多元主體,由單一產品變為“金融超市”,由傳統單一的銀行信貸變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多元市場;銀行由傳統柜臺為主變為移動互聯,由以機構網點為王變為以數據信息為王,金融業也日趨開放。

金融開放為經濟全球化發展帶來新的預期。國務院參事、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表示,展望2020年,要推動全球經濟的增長、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關鍵要應對好四方面挑戰:第一,要盡最大努力維護國際多邊貿易體系;第二,要盡快推進同數字經濟相關的國際規則的制定;第三,人工智能的某些重要方面同國家安全緊密聯系,并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制度性安排;第四,應對地緣政治方面突發事件的沖擊。

對中國而言,把握金融開放的機遇是當務之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屠光紹認為,金融開放戰略要靠改革來支撐。中國很大,市場也很大,若要吸引外資并促進其長期投資和布局,要注重三方面改革:一是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包括資本市場及國資國企的改革等等;二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革,應盡量避免市場化改革推進過程中與政府治理發生碰撞;三是營商環境的變革,要不斷優化外資進入中國后的運營成本、監管環境等。

數據安全是必須恪守的底線

金融業正在經歷歷史性巨變,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智慧銀行、開放銀行等新模式相繼誕生,各類金融機構均迎來數字化轉型。向哪轉?如何轉?如何評估外部機構的賦能效果?如何平衡商業效益與社會效益?如何借科技之力實現多方共贏?如何保護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一切都還在探索之中。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表示,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確保數據安全應是始終恪守的底線。首先應在組織、機制和標準等方面加強統籌謀劃,其次,要根據統一的數據標準體系,建立全局數據模型和科學合理的數據架構。再者要遵循“用戶授權、最小夠用、全程防護”原則,充分評估潛在風險,把好安全關口,加強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嚴防用戶數據的泄露、篡改和濫用。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認為,在新型數字環境下,經營者在數字技術運用上更加專業、純熟,而消費者卻越發處于弱勢地位。首先,法律供給有待完善,其次,隨著電子化時代的到來,在應對基于數字平臺的侵權行為時,消費者不得不花錢從第三方公司處獲得法院認可的證據,這對消費者單體是極大的挑戰;再次,數字技術知識對于消費者存在壁壘。因此,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政府和市場都應該給消費者提供更有效的保護機制。

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提出,金融監管必須更好地適應金融機構數字轉型的需要。在堅守風險底線的前提下,要更有前瞻性、適應性、包容性,并合理延伸監管邊界。比如要根據金融機構和數字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業務關系,對其底層數據、算法模型等方面做延伸監管,甚至有可能做現場監管和一些必要的處罰等。

北京金融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銀保監會原國際部主任范文仲表示,傳統商業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都要對數據存有敬畏之心,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要清楚地界定數據的“四權”關系,即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收益權,把握“三性”平衡,即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與主體的隱私性。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終使整個金融創新始于數據、興于技術、成于制度。

金融業正在經歷歷史性巨變,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智慧銀行、開放銀行等新模式相繼誕生,各類金融機構均迎來數字化轉型。

同盾科技創始人、CEO蔣韜表示,風控是典型的創新性業務,創新的前提是守正,大數據行業的治理和規范有利于行業的發展。同盾科技在風控行業里已磨煉超六年。希望通過機構之間部分、有效、最小原則化的數據共享,建立起智能誠信網絡實現聯防聯控,識別出偽造身份多頭借貸的網絡欺詐分子,從而提高欺詐成本。同時也期待中國版GDPR的出臺,為中國的大數據行業劃定底線。

銀行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中國銀行首席科學家郭為民表示,傳統銀行要實現轉型發展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大到不好變的問題,二是晚到變不了的問題。目前銀行創新步伐雖有加速,但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化轉型仍然存在個性與標準、封閉與開放、線上與線下、協同與分散、體驗與風控、敏捷與穩健六大矛盾與困難。實施路徑上,關鍵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推行扁平化的敏捷銀行管理模式,通過推動渠道、產品、生態、營銷、風控、運營等六大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最終實現前臺融入場景、觸角廣泛,中臺敏捷迭代、智能定制,后臺集中高效、整合協同。

百融云創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韶峰也表示,對于金融行業而言,守正和創新是永恒的話題。在守正的大前提下,百融在科技方面大力投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區塊鏈等方面,幫助中國的信貸行業更加普惠,讓很多普通老百姓獲得金融服務。

談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問題,火幣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兼CEO李林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的落地還需克服諸多阻礙。一是基礎設施有待完善,二是區塊鏈技術暫時只是政策驅動和非場景驅動,能夠將區塊鏈技術與實際場景融會貫通的人才不夠多。

猜你喜歡
金融
一圖看懂寧波金融“五強”提升工程
金融精英速成指南
金融創新,金融工程與金融可持續發展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從“新金融秩序”看互聯網金融
中國金融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