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攝影藝術教學中的滲透

2019-12-12 10:02李強林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有效滲透以人為本

李強林

摘 要:當前,以人為本理念備受廣大教育學者們的關注。以人為本理念強調的就是以“人”為核心,注重和提倡人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時至今日,以人為本理念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也被賦予了新時代的特征,其中,與中學的攝影藝術教學相結合就是顯著特征之一。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攝影藝術教學中的滲透非常有助于攝影作品表現力的彰顯與體現。

關鍵詞:以人為本;中學攝影教學;有效滲透

在任何的教育教學中,無疑“人”占據著首要位置,無論是教育的主辦方還被接受教育的受動方,都是以人為本為出發點的,而在中學的攝影藝術教學中如何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科學合理的攝影教學的開展是現階段教學工作開展的當務之急。

一、在中學攝影藝術教學中落實“以人為本”理念

攝影作品真實的反應著社會經濟與人們的生活狀態,我們也可以從某些攝影作品中看到社會的發展狀況,這就足以說明了攝影的重要性。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切實的認識到了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攝影藝術中,才能不斷的提升攝影作品的品質。這一理念在中學的攝影藝術教學中也有具體的體現,中學攝影藝術教學需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教授中學生們如何才能不斷的提升攝影作品的質量。在傳統的中學攝影藝術教學中,教師們總是在不斷的追求攝影作品的質量,嚴重的忽略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們拍攝出來的作品中質量雖很高,但是其中缺少感情因素的存在。這樣的作品始終是不會被人們接受的,最后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被拋棄。因此,在中學的攝影藝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精神,讓學生們將攝影藝術的目的和追求始終銘記于心,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才能拍攝出優秀的作品。

人是世間萬物之本,在中學攝影藝術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理念,人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個體,而是廣大的社會群眾,教師在引導學生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拍攝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要從廣大人們群眾的角度上出發,時時刻刻關注群眾們的生產生活,借助鏡頭來記錄人們的真實生活,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我們會發現,優秀的攝影作品往往會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強大沖擊,會進一步的拉近人民群眾與攝影人員之間的距離,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將攝影作品作為信息來源的一種渠道。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將攝影作品看作是一門職業或者是自然學科,還要努力的使其成為人們的喜好。教師在攝影藝術教學中要不斷給學社樹立這樣的危機意識,要讓其明白目前社會上有很多的攝影愛好者以及大量的攝影作品普遍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而社會的迅速發展為廣大的攝影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拍攝環境,但是在利益的不斷驅使下,攝影作品不斷的為商業而服務,而這些商業作品中就缺少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而“以人為本”理念恰巧是攝影作品的價值所在。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引導學生如何用心拍攝

“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攝影藝術教學中的滲透還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避免走入教學的誤區。雖然我們現在也能從很少一部分攝影作品中感受和體會到以人為本理念。但是,這些人文精神因素都似乎侵犯到了他人的隱私,給被拍攝者的精神上帶來了一定的傷害。目前社會上不乏有一些攝影者為了利益和個人榮譽不惜一切代價來體現以人為本理念。作為攝影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傳授學社們這樣的拍攝方式帶來的不良影響,要讓學生們明白至尊無上的攝影作品和帶有商業價值的攝影作品之間是與“以人為本”理念遙遙不可及的。因此,在落實“以人為本”的中學攝影藝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能如何進行用心拍攝。我們還要不斷的探索和去發現,人們在觀賞攝影作品時通常會被哪些攝影作品感動?哪些流于表面形式,或者會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制作出來的攝影作品是不會在人們的心中長存下去的,引導學生門用心拍攝不僅能不斷的提高學生們的攝影技術水平,也是落實“以人為文”理念亙古不變的真理。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攝影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走入到廣大人們群眾的生活中去,真正的去體驗他們的生活,用鏡頭去記錄下人們真實的內在精神及尊嚴,利用攝影作品給他人帶去真誠和質樸的生活情感。

攝影是藝術但也講究技術,要用鏡頭去說話,但不能說明攝影者們態度與被拍攝者是無關的,恰好相反的是,攝影者和被攝影者都要秉承自己的態度,只有二者之間的內心都充滿同情與關愛所拍攝出來的作品才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才能真正的彰顯“以人為本”理念。比如在拍攝普通老百姓的攝影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和這些老百姓進行溝通,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和溫柔的話語了解百姓的日常起居;用真實的眼神去感動老百姓的內心,進而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除此之外,除了這些攝影活動之外理論知識的講解也是同等重要的,因為,進行任何作品的拍攝都是建立在理論基礎知識之上的,并在理論知識的講解過程中也要不斷的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們深切的感受到“以人為本”理念下攝影作品的藝術魅力,促使學生們在作品的拍攝過程中真正的做到用心去拍攝。

三、結語

綜上所述,攝影真實的反應著客觀世界人們的思維與活動。藝術又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中學的攝影藝術教學中,只要能給學生們的主觀帶來感受的社會實踐活動資源,都應當被有效的利用起來,同時,隨著中學攝影藝術教學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深入,未來一定能給廣大人們群眾帶來更多美的感受。

參考文獻:

[1] 張旭.攝影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探索[J].科教導刊,2010(32).

[2] 林帝浣.人文攝影的悲憫與溫情[J].移動信息,2013(08).

猜你喜歡
有效滲透以人為本
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運用
淺析初中數學“模型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對憲法沿革的幾點思考
讓“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