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視角下未成年人校內暴力問題研究

2019-12-13 06:41于嘯宇
職工法律天地 2019年2期
關鍵詞:施暴者暴力事件受害者

于嘯宇

(050000 石家莊市第九中學 河北 石家莊)

對于遭受校內暴力的未成年人而言,其所受的傷害不僅僅是在身體上,更多的是精神、心理層面。因此,采取何種積極有效的措施杜絕未成年人校內暴力事件的發生,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重點。對此,筆者作為一名高中生圍繞未成年人校內暴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一、未成年人校內暴力的類型

未成年人校內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并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對于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校內暴力事件更是屢屢出現。從整體上來說,未成年人校內暴力的類型可以劃分為“語言暴力”、“心理暴力”、“力量暴力”三大類型,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暴力均會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語言暴力,以“起綽號”、“嘲笑辱罵對方”等為主要表現形式,看似開玩笑的背后實則會對未成年人的精神心理產生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甚至會伴隨未成年人的一生。

心理暴力,主要是指在班級或者社團活動時,學生有意而為的孤立某一個人的暴力行為。心理暴力時常會被教師、學校、家長忽略,但是一旦發生則會對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在這一環節中施暴者不單單是學生,教師也有可能成為心理暴力的間接施暴者。

力量暴力。在很多高中學校,力量暴力是未成年人校內暴力中的常見現象,甚至某些高中學校每隔幾天就會發生此類暴力事件,無論是對于施暴者還是對于受害者而言,力量暴力所產生的后果均是不堪設想。從本質上來說,力量暴力是施暴者思想觀念扭曲的外在呈現,如果不加以制止任由其發展下去,則會導致施暴者出現反社會人格傾向,為社會發展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二、未成年人校內暴力現象的成因分析

1.個人因素

在未成年人校內暴力事件中,受害者通常為班級內的弱勢群體,因施暴者社會認知缺陷因素的影響會對弱勢群體產生一定的攻擊性行為,但是值得說明的是這并不是未成年人校內暴力現象出現的全部成因。窺探高中生的思想認知中可以發現,高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時期,已經初步具備自主意識,渴望領導別人和管理別人,認為自己需要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才可能會引起他人的關注或認同,所以會采用暴力這一階段方式。一部分高中生因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認為在朋友有難時應“兩肋插刀”,于是會用暴力手段處理朋友、同學間的摩擦沖突,殊不知意氣用事的極端方式會產生更為嚴重的結果。

2.家庭因素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备改甘且谎砸恍?、一舉一動都將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習慣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所呈現的是錯誤示范則會導致負面教育現象的出現。一部分父母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在未成年人犯錯誤、做錯事、考試不及格時會通過打罵的方式教育。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定會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產生負面影響。從互聯網搜集到的資料可以看出,校內暴力的施暴者一部分包括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一部分包括成績優秀的學生。前者以欺負同學為了,父母對其放任不管;后者以漠不關心的冷暴力為主,父母過于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

3.學校因素

學校領導的忽視、校園管理力度不足是導致未成年人校內暴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在學校內,一部分學生因成績不好難以獲得教師、學生的認同與重視,為了獲得關注則會通過暴力這一極端方式展示自我。甚至個別施暴者將欺凌同學、校內暴力看作是發泄自身不滿情緒的途徑,于是,毀壞校園設施的現象時有發生。針對毀壞園內設施的學生,學校領導、班主任教師并沒有作出過多懲處,無形之中為后續校內暴力事件的發生埋下隱患。此外,傳統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加之學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部分教師為了掙到更多的錢,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忽視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間接導致校內暴力事件的發生。

三、減少未成年人校內暴力事件的途徑建議

1.逐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有利武器,但是在校內暴力事件當中,施暴者與受害者均是未成年人,兩者在身份立場上的矛盾使得《未成年人保護法》在應用時處于一種尷尬境地,如何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為框架維護未成年人受害者合法權益且達到教育未成年人施暴者的效果,是相關法律法規條文需要進一步優化的地方。此外,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學生早熟現象愈發明顯,以未滿18周歲為未成年人的界限不免會有失偏頗。因此,筆者認為相關法律法規應對未成年人的年齡界限加以重新界定,從法律層面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2.借鑒國外校園管理經驗

學校是校園活動開展的主要管理者和領導者,針對校內暴力事件國外國家采取了相應的處理手段。日本圍繞校園暴力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教育,增加學校輔導員、護理員等崗位,力求通過專業化的師資隊伍配備幫助學生處理成長中的各類問題。澳大利亞建立以政府為核心的組織機構并開展了一系列的反暴力計劃,如“反暴力網絡組織”、“澳大利亞無暴力計劃”等,力求通過政府的扶持達到引導學生制定規章制度、管理政策的目的,指導在校教師掌握處理學生矛盾的正確方法。在我國未成年人校內暴力問題的解決環節中,要充分借鑒國外其他國家的成功管理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生成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四、總結

綜上所述,解決未成年人校內暴力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面對當前日漸嚴重的未成年人校內暴力事件,要從多個層面對其進行全方位、精準化的透徹分析,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優秀校園管理經驗,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給未成年人美好嶄新的未來。

猜你喜歡
施暴者暴力事件受害者
小編有話說
——
青瓦臺常駐記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矯治問題研究
“白絲帶”,協助家庭暴力施暴者開展“自救”
兒童霧霾的長期受害者
短文改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