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

2019-12-13 11:14
職工法律天地 2019年8期
關鍵詞:主觀性建筑行業監理

李 娟

(450000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河南 鄭州)

一、引言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型產業,據國家統計局相關研究表明,2018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23.5萬億元,同比增長9.9%。相比其他工程項目,建筑工程項目具有分布廣、建設周期長、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建筑工程面臨著諸多風險,特別是在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涌現的今天,建筑工程項目所面臨的風險仍在加劇。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項目可通過合同進行各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確定,但就整個行業現狀來看,合理管理存在水平低、混亂、人才緊缺等問題,這就導致了從簽訂合同到履行合同的全過程中存在著大大小小的風險因素。那么,如何做好合同風險控制,如何降低或防范合同風險成為建筑工程相關方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建筑工程合同風險的概述

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較多,如環境風險、經濟風險、施工風險、合同風險,其中合同風險是建筑工程項目從簽訂合同到履行合同全過程中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其中不僅包含客觀原因,還包括人為因素。

1.客觀性合同風險

自然因素、法律法規、合同條款等均屬于建筑工程合同的客觀性風險。此類風險具有不可回避性,即便是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也無法有效控制。如自然災害的產生,必然會出現合同履行延期現象;材料價格上漲,若不及時調整價格,則施工方勢必要承擔所有風險,這可看做是市場風險。

2.主觀性合同風險

人為因素是產生主觀性風險的根本原因,當前我國建筑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為達到中標目的,承攬工程項目,一般施工方僅重視價格、工期,而忽視其他合同條款,這種情況下,簽訂合同就會出現隨意性、盲目性,極易因合同簽訂缺陷而產生一定風險。如設計合同約定,建設方需提供必要材料,若在資料交付時無交付手續,這是合同在履行中缺乏經驗。同時,還存在合同一方惡意違約產生的主觀性風險,如托欠工程款等。相比客觀性合同風險,主觀性合同風險具有可控性,可通過一定措施加以合理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損失。

三、建筑工程合同風險成因

1.對合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防范合同風險的意識不強

相較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合同制度建立較晚,人們對合同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主動重視合同、遵守合同的意識較為薄弱,對合同風險意識不強,此外,因具體工程實踐中,合同的效應并未完全發揮,導致人們認為合同并沒有那么重要,從而忽視了合同風險的危害性。

2.相關人員的合同、管理、法律知識缺乏,綜合素質不高

我國不但具有大量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同樣也具備一些規模小、資金少的小建筑公司或建筑隊,人員素質差距很大。在單位內部,管理人員多集中于工程技術方面,專業合同管理人員較少,相關合同管理人員無論是在專業知識方面,還是實踐經驗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很難有效管理合同。

3.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工序復雜、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工程合同管理和風險控制環節多、參與人員廣,若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勢必會影響合同風險控制的有效性。

四、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合同風險控制措施

1.大力推廣標準合同文本,健全合同示范文件體系

建筑工程合同類型多、內容差異大、合同條款復雜,所有合同履行的方式、過程都存在一定區別,在簽訂合同時,還會產生大量書面資料,而在整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同樣會產生大量和合同相關的書面資料,也就是說,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合同資料量大,且復雜,為有效控制合同風險,必須采取措施科學管理。于工程合同管理實踐而言,標準合同是其科學總結,大力推廣標準合同,有利于實現承發包雙方市場行為規范化,有利于建筑工程項目承包風險合理分攤,有利于承發包雙方責任、權利的科學界定。當前,我國所實施的工程標準合同文本,具有內容抽象畫、類型不足、針對性差等問題。為此,建議相關部門嚴格按照現階段建筑工程行業發展現狀,制定出符合建筑工程項目的標準合同文本,理清各階段合同需求,完善示范文本,逐步形成一個完整、規范化的合同文本,從而加大合同管理力度,降低合同風險。

2.完善職業資格制度,降低主觀性合同風險

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合理管理是其核心工作內容,人是生產的主導者,所有工作的執行均需要人來完成,合同管理人員是保證合同管理科學、有效實施的必要條件。為此,應積極引入專業合同管理人才,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的法律知識、業務知識、業務技能,加快步伐建立合同管理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在人員體系方面,可通過外部公開招聘、內部選拔等途徑,在風險控制管理崗位上合理安排那些具備一定合同管理及風險控制專業知識及有經驗的人員,確保風險控制管理工作人員充足。此外,還要針對這些風險控制人員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才能全面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只有通過嚴格培訓,只有持證上崗,才能為合同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才能最大限度減少主觀性合同風險。

3.健全合同管理責任制,構筑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長久以來,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過于強調以行政手段調控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類關系,而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合同管理的作用、地位較為不重視。而市場經濟下,要求重視合同管理,重視合同的約束力,只有進一步健全合同管理責任制,才能構筑以合同管理為中心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體系,才能更好地利用合同管理途徑調控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所有矛盾與沖突,才能從本質上增加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效率,才能保證施工雙方的合法權益。

4.完善工程監理制度,提高合同履行質量

工程監理制度實行之后,對建筑工程管理起到了巨大的影響。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體制、觀念等因素的制約,工程監理制的實施還未滿足預期目標,也并沒有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監理單位的重要性還未得到全面認可。為此,應進一步完善工程監理制度,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合同履行質量的重要手段。①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基于工程監理獨立、公正的法律身份,強調監理的重要性;②加大監理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及培訓力度,提高監理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為工程保質提供助力。③合同調整工程監理取費標準,為監理工作提供合理發展的平臺。

5.優化合同管理組織,有效控制合同風險

作為一種重要的管理職能,控制是降低風險的主要手段。在合同主觀性風險控制中,要充分了解風險控制的作用,優化合同管理組織,從合同簽訂直至履行,做好全面化、全過程的監督與調控,避免因風險因素誘發風險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合同產生的損失。

伴隨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工程建設行業對合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合同管理人員缺乏經驗、知識存儲量不足,均會影響合理的執行力度。為優化合同管理組織,推進合同管理專業化,必須根據工程建設實際情況,提高專業管理人員的素質,才能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才能解決合同糾紛,才能提升整個項目管理的水平。在組織體系建設中,要嚴格遵循由上到下的順序,健全風險控制管理機制,保證合同風險管理能夠落實到企業的各個層面,層層落實。目前,于我國大中型建設項目合同管理而言,信息化已成為其必由之路,通過合同信息化管理,才能科學、規范、標準低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才能保證合同信息流程化,才能消除因信息不暢帶來的大量問題。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型工程,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點支撐和先導行業。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行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進一步推動了經濟發展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其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如合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防范合同風險的意識不強等,為解決此類問題,必須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合同風險管理體制,最大限度將建筑行業發展的活力釋放出來,實現建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進一步推進了建筑行業改革,為建筑行業發展的發展注入了更大的力量,同時也提高了建筑企業發展的要求。為此,必須重視建筑企業合同風險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推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主觀性建筑行業監理
談如何做好房建監理開展前的預控工作
談營改增對建筑行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氣凝膠節能材料在建筑行業應用研究及進展
疫情影響下我國建筑行業現狀分析
水利工程監理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探討
房建監理工作中的質量控制分析
營改增對建筑行業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
從整一手法窺探外國喜劇藝術的主觀性
淺析后印象派繪畫色彩
花非“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