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因素法的土地整治項目耕地質量等級評價

2019-12-13 08:28楊靜平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22期
關鍵詞:土地整治

楊靜平

摘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是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的基礎。選擇渭北隴東黃土旱塬區典型土地整治項目,依據《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運用多因素法確定了補充耕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補充耕地質量等別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新增耕地國家級自然等為11級,國家級利用等為11級,國家級經濟等為9級,通過土壤有機重構,增加灌溉設施等工程措施,補充耕地質量等別高于周邊耕地,實現了耕地質量和數量的提升。

關鍵詞?土地整治;耕地質量等級;因素法

中圖分類號?F301.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9)22-0073-03

Abstract?New cultivated land in land consolidation is a basis of balance between lands occupied and complemented.In this paper,we selected the typical land improvement project in the Longdong Loess Plateau,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Quality”, using multifactor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pplementary cultivated land quality,the quality of supplementary cultivated land was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newly added cultivated land was 11 for national level, 11 for national use, and 9 for national economy, by the organic reconstruction of soil, the increase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and other engineering measures,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ultivated land are improved.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Cultivated land quality class;Factor method

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是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的重要內容,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有效途徑。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建設用地指標不斷增加,社會經濟活動和人口壓力對耕地的需求日益增強,研究表明延安近年來耕地面積大幅減少[1-2],急需通過補充耕地來支持經濟的發展。占補平衡政策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耕地資源,但由于延安實行“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水土保持林”等國家政策,導致耕地面積迅速下降[3],在可利用耕地資源有限的基礎上為了穩定糧食生產,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突破,有效提高耕地質量成為破解耕地保護和占補平衡的關鍵環節。

目前,國內學者針對補充耕地質量等級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平原[4-6]、高原[7-8]、丘陵[9-10]及沙地[11-12]整治后耕地質量等,近年來隨著延安治溝造地項目的不斷實施,耕地質量有了較大提升,大多研究也集中在溝地[13-14],加之延安新增耕地后備資源匱乏,補充耕地面積較少,導致在相關研究中針對占補平衡補充耕地山地耕地質量評定研究較少。為此,筆者以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富城鎮羅家塬村土地整治項目為例,根據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采用因素法[15],選取主要影響新增耕地質量的6個主導因素作為參評指標,進行新增耕地等級評價,為今后該地區開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參考。

1?項目概況

1.1?項目區域概況?富縣位于陜西北部,延安地區南部,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東靠黃龍山系與宜川、洛川接壤,南與黃陵相連,西隔子午嶺與甘肅寧縣為鄰,北緣丘陵溝壑與志丹、甘泉、延安接連。富縣富城鎮羅家塬村土地整治項目位于富縣富城鎮,距縣城2 km,地理坐標為109°15′31″~109°26′15″E、35°45′21″~35°57′30″N。項目區屬于陜北黃土高原臺塬地貌,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冬春季多風干寒,氣候升降變化大,干旱頻率高;夏秋季節雨熱同期,多陣性降雨,旱澇相間,最高溫度38.7 ℃,最低溫度-25.2 ℃,年均氣溫7.1~9.0 ℃,年均日照為2 468.8 h,降雨量500~600 mm。項目建設規模為16.399 1 hm2,新增耕地15.579 1?hm2,新增耕地率為95%。

項目區灌溉水源主要依靠沙西溝水庫,通過修建的提水泵站利用低壓輸水管道進行灌溉,項目區周邊為旱地,耕地國家利用等為13級。

2?項目耕地質量等級評價

2.1?確定評價方法依據?該項目耕地分等采用因素法進行,將項目區劃分為一個評價單元。富縣屬于國家一級指標區——黃土高原區,項目區屬于國家二級指標區——渭北隴東黃土旱塬區,在陜西省范圍內自然因素差異劃分三級指標區,屬于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耕作制度為冬小麥-夏玉米-春玉米兩年三熟制。指定作物所在的指標區的指定作物,即冬小麥和春玉米。

2.2?相關農用地分等參數的確定

2.2.1?作物光溫(氣候)生產潛力指數。光溫生產潛力指數適用于新增耕地類型為水田和灌溉條件能夠充分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的旱地,作物光溫生產潛力值可以直接采用項目所在縣級行政區耕地質量等別補充完善成果中確定的作物光溫生產潛力。氣候生產潛力指數適用于無灌溉條件的旱地。根據《農用地分等規程》并結合富縣的實際情況,確定相關參數見表1。

2.2.2?產量比系數。產量比系數采用項目所在縣級行政區耕地質量等別補充完善成果中確定。富縣所在的三級指標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指定作物產量比系數見表2。

2.2.3?作物分等因素指標權重。分等因素參考《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2012)中黃土高原區耕地質量評價因素、土壤檢測報告、勘測定界報告并結合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富縣屬于黃土高原區—渭北隴東黃土旱塬區,分等因素指標主要有有效土層厚度、土壤剖面構型、土壤有機質含量、地形坡度、灌溉保證率、土壤侵蝕程度等6項,各因素所占權重見表3。

2.2.4?確定土地利用系數。查找項目新增耕地所在區域的土地利用系數等值區圖,直接引用所在區域土地利用系數。該項目區所在等值區土地利用系數,春玉米土地利用系數為0.624 5,冬小麥土地利用系數為0.581 6。

2.2.5?確定土地經濟系數。查找項目新增耕地所在區域的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圖,直接引用所在區域土地經濟系數。該項目區所在等值區土地經濟系數,春玉米土地經濟系數為0.727 5,冬小麥土地經濟系數為0.651 7。

2.3?新增耕地等別計算

2.3.1?耕地自然質量分計算。根據新增耕地評價基礎數據庫中各評價單元的自然屬性因素分值,分指定作物,采用加權求合法,計算新增耕地評價單元指定作物應達到的自然質量分。計算見公式(1):

式中,CL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質量分;Wk為第k個分等因素的權重; 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第k個等別評定因素的指標分值,取值為(0~100)。

2.3.2?耕地自然等指數計算。評價單元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數計算見公式(2):

式中,R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標;CL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質量分;αtj為第j種作物的光溫(氣候)生產潛力指數;βj為第j種作物的產量比系數。

2.3.3?計算耕地利用等指數。評價單元指定作物的耕地利用等指數計算見公式(3):

式中,Y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的利用等指數;R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標;Kl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數。

2.3.4?計算耕地經濟等指數。評價單元指定作物的耕地經濟等指數計算見公式(4):

式中,G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的經濟等指數;Y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的利用等指數;KCj為新增耕地第j種指定作物土地經濟系數。

2.3.5?省內等指數向國家等指數轉換。在確定耕地分等單元省內等指數的基礎上,按照省內等指數向國家等指數之間的平衡轉換公式,進行等指數之間的轉換。省級等指數向國家級等指數平衡轉換規則如下[16]:

國家級自然等指數=省級自然等指數×1.273 6+5.76

國家級利用等指數=省級利用等指數×0.885 0+125.57

國家級經濟等指數=省級經濟等指數×1.096 0+321.56

2.4?耕地自然質量分評定?參考《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2012)中黃土高原區耕地質量評價因素、土壤檢測報告、勘測定界報告并結合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出各因素的具體分值見表4。

根據各因素分值及權重,按照公式(1)得到指定作物春玉米自然質量分CLj為0.923,冬小麥自然質量分CLj為0.916。

將自然質量分代入公式(2)~(4),計算得到耕地自然等指數為1 390.408,耕地利用等指數為844.476,耕地經濟等指數為969.411。

再根據省級等指數向國家級等指數平衡轉換規則,將耕地自然等指數、耕地利用等指數、耕地經濟等指數代入計算公式后得出耕地國家級自然等為11級,國家級利用等為11級,國家級經濟等為9級。

3?結論

面對當前延安未利用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可補充的耕地面積逐年較少的形勢,要格外重視補充的耕地質量,以此來進一步緩解人地矛盾。通過本項目實施,將原有高低不平的未利用其他草地,平整為適合機耕和有灌溉條件的梯田,配套建設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從根本上夯實當地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補充耕地質量等別高于周邊耕地,實現了耕地質量和數量的提升。因此,根據項目區現有耕地利用情況,將項目區的未利用土地開發為水澆地是完全適宜的。

參考文獻

[1] 何立恒,賈子瑞,王志杰.延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變化特征[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9(6):173-176.

[2] 任淑花,盧新衛.耕地資源與城市化發展的計量和協調性分析[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8,26(1):171-174.

[3] 姚蓉.退耕還林(草)對延安市糧食生產及糧食安全的影響[J].中國農業資源與規劃,2012,33(6):18-22.

[4] 王園.土地整理后耕地質量評價研究:以代縣磨坊鄉滹沱河流域基本農田整理項目為例[J].山西農經,2017(5):40-42.

[5] 王丹,王海玫.江蘇省耕地質量等級成果補充完善研究:以揚州市江都區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35(4):6-12.

[6] 蘆艷艷,樊雷,劉楨.基于土地利用系數修正的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區耕地質量等別評價:以河南省延津縣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8,37(5):147-151.

[7] 曾曉燕,王彥.川西北高山高原區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質量等級評價:以康定縣新都橋鎮土地整理項目為例[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20(5):21-24.

[8] 馬能,黃義忠.基于工程效益影響修正的土地整治項目耕地質量等別評定[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5):860-865.

[9] 呂軍,魯成樹,朱傳民,等.土地開發整理補充的耕地質量等級評定研究:以安徽省廣德縣為例[J].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09,4(3):49-54.

[10] 王淇韜,孔祥斌,鄖文聚,等.新時期耕地質量定級方法研究及應用:以河北省平山縣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18,32(8):59-66.

[11] 王帥,張雷,盛曉磊,等.基于因素法的土地開發補充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及管護建議:以定邊縣堆子梁鎮土地開發項目為例[J].西部大開發(土地開發工程研究),2017,2(4):20-24.

[12] 魏君平,范王濤,張雷,等.毛烏素沙地土地整治后耕地質量等級評價:以榆林市榆陽區昌汗敖包村土地整治項目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8):207-209.

[13] 戴淼,崔天宇.耕地質量評估成果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應用[J].西部大開發(土地開發工程研究),2018(10):17-20.

[14] 雷寧,趙彩云,郝起禮.治溝造地工程對耕地質量等別影響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1-3,17.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GB/T 28407—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16] 孔祥斌,張青璞,鄖文聚,等.基于平衡轉換的國家級農用地分等成果匯總方法[J].農業工程學報,2013,29(16):238-246.

猜你喜歡
土地整治
淺析山東省臨沂市耕地保護與利用
新形勢下丘陵山區土地整治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分析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農戶土地流轉的收入效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