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性污泥對污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2019-12-13 07:18李璐
當代化工 2019年8期
關鍵詞:活性污泥去除率污泥

李璐

摘 ?????要:研究了活性污泥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效果,并以廢水中COD的濃度為考察指標,對活性污泥吸附水中有機物影響的因素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活性污泥對廢水中的有機物的吸附效果較好,以生物吸附為主;同時,對pH為8、溫度為30 ℃的模擬廢水,以4 000 mg/L的污泥的濃度對廢水中的有機物吸附14 h,廢水中的COD的去除率可達91.6%。

關 ?鍵 ?詞:活性污泥;有機物;吸附

中圖分類號:TQ016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671-0460(2019)08-1737-04

Abstract: The adsorption effect of activated sludge on organic matter in wastewater was studied. Tak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OD in wastewater as an indicator,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activated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tivated sludge had good adsorption effect for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stewater. The adsorption type was mainly biosorption.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simulated wastewater with the pH of 8 and the temperature of 30 °C, after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wastewater was adsorbed by 4 000 mg/L sludge for 14 h,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n the process reached 91.6%.Key words: Activated sludge; Organic matter; Adsorption隨著我國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水資源環境污染程度也越來越嚴重[1]。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主要來源于人們日常生活中洗滌水、人類排泄物、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以及動植物殘片等,其中主要含油一些微生物、油脂、尿素和脂肪等一些物質,同時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和揮發性有機物。這些物質使得生活污水還含有較為難聞的氣味,若不經過合理的處理,會污染環境,同時大量的有機物的存在,不僅增加了污水的處理難度,同樣影響了周邊的自然環境,對含有有機物的生活污水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是目前相當重要的任務[2,3]。吸附屬于一種傳質過程,物質內部的分子和周圍分子有互相吸引的引力,但物質表面的分子,其中相對物質外部的作用力沒有充分發揮,所以固體物質的表面可以吸附其他的物質,在表面積很大的情況下,這種吸附力能產生很大的作用。在固體物質表面積蓄的組分,即被吸附的物質稱為吸附質,能在表面吸附物質而降低自身表面能的固體物質成為吸附劑[4]。近些年,利用污泥吸附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廣泛研究,常用的污泥有活性污泥、厭氧污泥和硝化污泥[4-7]?;钚晕勰喾ㄗ鳛槲鬯幚沓S玫囊环N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上[8]?;钚晕勰嘁话愠市鯛?,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群體?;钚晕勰辔接袡C物主要是因為污泥絮凝體具有較強的親水性,屬于極性物質,其絮凝體上的菌膠團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有較強的吸附性能,當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和活性污泥混合時,有機物即被吸附;同時,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會利用自身的條件將有機物合成細胞,不僅能實現自身的增長,還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機物[9-11]。

本文主要根據前面學者的研究內容,進一步探討了活性污泥與失活污泥對有機廢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性能研究,并研究了污泥對有機物的吸附影響條件,探討了吸附機理,為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提供了一些新的見解與思路。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材料

1.1.1 ?活性污泥與失活污泥

本實驗所用到的活性污泥取自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接觸氧化池,為絮狀活性污泥,呈棕褐色。將活性污泥利用蒸餾水清洗,再對其進行曝氣12 h,對混合液離心分離,去除上清液,再對離心后的沉淀物進行清洗,最后放置在冰箱內進行保存使用。失活污泥將活性污泥在高溫高壓下進行處理而得到的。

1.1.2 ?實驗用水

本實驗采用的有機物廢水為模擬廢水,廢水的COD值為700~750 mg/L。

1.2 ?實驗方法

1.2.1 ?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研究

將活性污泥與200 mL模擬廢水混合,調節活性污泥的濃度,模擬廢水的pH值,將錐形瓶利用封口膜進行密封處理,然后將其放入恒溫搖床內進行吸附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后取樣處理,測定廢液的COD值。吸附率的計算:

1.2.2 ?分析測定方法

模擬廢水中COD的測定按照GB 11914-89方法測定,活性污泥的SEM采用

2 ?結果與討論

2.1 ?活性污泥的分析

本實驗所用的活性污泥時絮狀的顆粒物,呈棕褐色,粘性較大,細菌種類繁多,含水率高,pH在7左右。同時該活性污泥的粒徑較小,整體表面不光滑。利用掃描電鏡分析發現(圖1),該活性污泥主要呈片層狀結構,同時具有類孔結構,主要是污泥表面的空隙分布比較明顯,增大了活性污泥的比表面積,有利于活性污泥的吸附。

2.2 ?活性污泥對污水有機物的吸附研究

將活性污泥與失活污泥作為吸附劑,模擬廢水作為吸附質,在污泥濃度為3 000 mg/L,pH為7,溫度為30 ℃的條件下,研究了隨時間的變化,活性污泥與失活污泥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情況,并以廢水中的COD濃度為考察指標,測得廢水的COD濃度。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廢水中的COD濃度隨著吸附時間的增長而逐漸降低,最后趨于穩定,達到平衡態?;钚晕勰嘧鳛槲絼U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時,可以看出,反應前期吸附效果較佳,在9 h左右,廢水中的COD濃度趨于穩定平衡,此時COD的去除率為80.24%。而失活污泥作為吸附劑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時,在吸附14 h左右趨于平衡,且廢水中的COD的去除率為69.2%,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活性污泥具有粘性表層和生物活性,水體中的有機物會吸附于其表面,而活性污泥中經高溫高壓處理后,影響了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導致活性污泥的吸附性降低[11-13]。因此,后期選擇的吸附平衡時間為14 h。

2.3 ?活性污泥對污水有機物吸附的影響因素

2.3.1 ?活性污泥的濃度對有機物吸附的影響

在模擬廢水的pH為7,溫度為30 ℃的條件下吸附14 h,以廢水中的COD濃度為考察指標,研究了活性污泥與失活污泥的濃度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情況,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利用活性污泥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后,水體中的COD濃度隨著污泥的濃度呈現出先降低后稍微增大的趨勢,污泥濃度在4 000 mg/L時,廢水中COD的濃度最低,去除率可達90.4%。之后活性污泥濃度增大時,COD濃度較之前稍有增多,產生這一現象是由于污泥濃度過大,導致活性污泥的活性吸附位點被相互覆蓋,影響了有機物與活性位點的結合,從而吸附能力稍有降低[12-14]。

相比于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失活污泥的吸附效果較差,但同樣污泥濃度較大,不僅不能有效的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還會引入過多的污泥廢棄物,影響廢水的后期處理,因此,綜合考慮,本實驗污泥的最佳濃度為4 000 mg/L。

2.3.2 ?活性污泥在不同 pH值條件下對有機物吸附的影響

在模擬廢水的污泥濃度為4 000 mg/L,溫度為30 ℃的條件下吸附14 h,以廢水中的COD濃度為考察指標,采用H2SO4來調節原始污水的酸性。研究了模擬廢水的pH變化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情況,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廢水的pH值是影響活性污泥對廢水中的有機物的吸附的重要影響因素,過高或過低的pH值不僅不會促進吸附反應的進行,還會影響反應的進度,只有在合適的pH值范圍內,才能保證良好的吸附性能。據文獻可知[15,16],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存的最佳pH值范圍一般在6.5~8.5之間。由圖4可以看出,隨著pH值的變化,經污泥吸附后廢水中COD的濃度呈現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在廢水pH值為5左右時,吸附效果較差,活性污泥吸附后廢水的COD的濃度為176 mg/L,當pH值增大至8左右時,經活性污泥吸附后的廢水的COD的濃度為63 mg/L,去除率高達91.6%。這主要是在酸性條件下,廢水中存在大量的H+,會占據活性污泥的吸附位點,從而影響污泥的吸附效果[17,18],同時研究發現,吸附反應后,廢水的pH會有所增加,而在中性堿性環境下,pH值的變化不大。失活污泥的最佳吸附pH也在8左右。因此,在廢水的pH值為8時,污泥對水體有機物的吸附效果最佳。

2.3.3 ?活性污泥在不同溫度下下對有機物吸附影響

在模擬廢水的污泥濃度為4 000 mg/L,pH為8的條件下吸附14 h,以廢水中的COD濃度為考察指標,研究了模擬廢水的溫度變化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情況,實驗結果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溫度的變化對吸附的影響很大,隨著溫度的升高,吸附效果明顯增強,廢水COD的濃度逐漸降低,當廢水的溫度為30 ℃時,吸附效果最佳,經活性污泥吸附后的廢水的COD的濃度為63 mg/L,去除率高達91.6%。但溫度過高,會影響污泥的吸附,廢水COD濃度有所升高。這是溫度升高時,使得離子的擴散運動速度加快,有利于離子間的交換,平衡向有利于吸附的方向進行。但是溫度過高,會使擴散運動加劇,影響了吸附平衡點的穩定性,會有部分解吸現象產生,導致吸附效果較低[14,19,20]。因此最佳的吸附溫度選擇為30 ℃。

綜上所述,利用活性污泥對模擬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的最佳條件為:吸附溫度為30 ℃,吸附時間為14 h,pH為8,污泥的濃度為4 000 mg/L。

3結 論

(1)利用活性污泥與失活污泥對模擬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研究發現,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較佳,COD的去除率較高,以生物吸附為主。

(2)活性污泥吸附有機物的最佳條件為:吸附溫度為30 ℃,吸附時間為14 h,pH為8,污泥的濃度為4 000 mg/L。COD的去除率到達91.6%.

參考文獻:

[1] 董晶晶, 吳迪, 馬柯,等. 好氧顆粒污泥工藝強化脫氮研究進展[J].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2018, 24(01):177-186.

[2] 羅芳林, 楊紅薇. 好氧顆粒污泥處理含鹽有機廢水研究進展[J]. 工業水處理, 2018, 38(3):12-16..

[3] 吳蔥蔥, 郭洪巍. 我國水資源現狀與可持續利用問題[J]. 海河水利, 2000(3):1-3.

[4] 張晗. 剩余污泥吸附法水處理工藝的探索[D]. 天津大學, 2008.

[5] 鄭傳寧, 俞漢青. 吸附活性污泥法去除廢水中有機物機理的探討[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1):115-120.

[6] 尹炳奎. 污泥活性炭吸附劑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D]. 上海交通大學, 2007.

[7] 郝全龍, 譙華, 周從直,等. 腐殖質吸附土壤有機污染物研究進展[J]. 當代化工, 2014(10):2068-2071.

[8]李建兵. 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J]. 江西化工, 2007(4):46-48.

[9] 張哲. 活性污泥對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D]. 鄭州大學, 2002.

[10]Guellil A , Thomas F , Block J C , et al. Transfer of organic matter between wastewater and activated sludge flocs[J]. Water Research, 2001, 35(1):143-150.

[11]代騰躍. 活性污泥對污水中有機物的吸附降解特性實驗研究[D]. 山東建筑大學, 2017.

[12]易宏云, 邱杰, 任雪蓮, 等. 好氧顆粒污泥對有機物吸附類型的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8, 43(6).

[13]鄭傳寧, 俞漢青. 吸附活性污泥法去除廢水中有機物機理的探討[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1):115-120.

[14]邵丹. 柱撐膨潤土吸附水中苯胺的性能研究[J]. 當代化工, 2007, 36(3):279-281.

[15]俞漢青, 鄭煜銘, 顧國維,等. 活性污泥對四種非極性有機物的吸附[J]. 環境科學學報, 2003, 23(4):546-548.

[16] 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統中典型有機物遷移轉化研究[D]. 同濟大學, 2006.

[17] 劉繼先, 王楠, 趙欣萍. 好氧活性污泥對有機微污染物去除的研究[J]. 天津化工, 2017, 31(01):52-56.

[18]廖華豐, 高蘭, 張碧波,等. CIBR污泥吸附有機物機理及應用[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16, 41(7):113-116.

[19]孔海霞, 袁林江, 王曉昌. 活性污泥對污水中有機物、銨和磷酸鹽的生物吸附試驗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39(5):735-740.

[20]李冰璟, 劉紹根, 倪丙杰,等. 活性污泥生物吸附性能的研究[J]. 安徽建筑大學學報, 2006, 14(4):77-80.

猜你喜歡
活性污泥去除率污泥
污泥干化和焚燒技術的發展研究
污水處理廠污泥減量化技術的探討
電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總磷及機理探討
不同電極電催化氧化降解橙黃G的研究
活性污泥對污水中有機物的吸附降解實驗
活性污泥顆?;瘮祵W模型的研究與應用
淺談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處置與資源化利用
SBR反應器生物強化處理造紙廢水研究
混凝實驗條件下混凝劑最佳投加量的研究
試析剩余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