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府新聲”——民族音樂學視閾下“新樂府”的創新探究

2019-12-16 01:11王義彬劉子碩
黃河之聲 2019年24期
關鍵詞:電子音樂昆曲流行音樂

王義彬 劉子碩

(廈門大學,福建 廈門 361005)

“跨界音樂(Music Crossover)”泛指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借鑒與融合,“跨界(crossover)”一詞最先來源于籃球運動,原本是指“胯下交叉運球”①,后來才被延伸運用于其他領域。中國傳統戲曲歷史悠遠,始終堅持本土的民族風格與各行當演唱的規范,它之所以能與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關鍵還在于它本身鮮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抒情和敘述功能。20世紀末,流行音樂掀起一陣“戲歌”熱潮,流行音樂積極吸收傳統曲藝元素,融中國古老戲曲的旋律音調于流行歌曲中,而在當前更加多元的音樂環境下,一些音樂人變換思路,以原生態民歌抑或是戲曲為載體,融入現代音樂元素來進行推廣和傳承?!靶聵犯钡拇嬖诓⒎桥既?,嶄新的時代培育了不同以往審美需求的觀眾,所以,傳統戲曲亦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新樂府”的魅力就在于其結合了西方某些音樂元素,采用了現代化的電聲等科技手段,又與傳統戲曲的載體緊密結合的音樂形式,針對觀眾追求愉悅的欣賞心態,與時俱進地進行創新。

一、“新樂府”何來

樂府是古代時的音樂行政機構,一千二百年前,白居易用《新樂府序》拉開了詩歌變革,“新樂府”在某種程度上與其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新樂府”是用現代音樂元素重新挖掘和包裝傳統民族民間音樂,使其更加符合現代音樂審美,是一場“戲曲”創新運動。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以歌舞演故事”,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②一書中為戲曲做出了及其精煉的描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傳統戲曲正面臨困境,電視、互聯網等對傳統戲曲造成了極大沖擊,相比于老一輩,當代年輕人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讓他們在藝術追求與審美上有了極大改變。從戲曲受眾的邊緣化趨勢可見,戲曲是需要自身創新的,假如戲曲能夠更加貼近新代生活的藝術,在內容與形式上更加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那么觀眾自然會重新把目光投向戲曲。

拿“新樂府”的“爵士評彈”來說,評彈是江南文化的符號,它僅有兩件伴奏樂器——三弦與琵琶,伴奏音樂加上幾句吳儂軟語,很輕松的就能把人拉到那個“一江煙水照清嵐,兩岸人家接畫檐”的煙雨江南。評彈雖不屬于戲曲范疇,但相信現代大多數人對評彈的了解亦不是很了解,能夠安靜坐在臺下完整地聽上一段評彈,似乎更是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新樂府”的“爵士評彈”卻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由評彈演員高博文與“新樂府”合作的《鶯鶯操琴》被發布在音樂軟件上以后,點擊率火速上升,讓很多第一次接觸到蘇州評彈的年輕人有了去深了解的動力。

現代與傳統絕對不是對立面,一定意義上,傳統為現代提供養分,亦希望借助現代去加進傳播,傳統與現代的不斷碰撞中互相進步的?!靶聵犯币舱且庾R到了這一點,才把目光投向了戲曲創新。

二、“碎片化”何解

“新樂府”所做的戲曲創新只是塊狀的嘗試,并不是綜合的——它的創新不是某一傳統劇目的完整改編(如白先勇老師的青春版《牡丹亭》),也不是融入少許傳統戲曲元素的“中國風”,它的塊狀嘗試是指把戲曲的唱腔、唱段原封不動的拿出來,在伴奏、舞臺效果等方面加以現代元素實現創新,可以說“新樂府”在傳統戲曲藝術與年輕聽眾之間是一個“擺渡人”角色:既要“原汁原味”,又要易于碎片化的傳播?!靶聵犯钡淖髌反蠖疾怀^十分鐘,因為改變戲曲的旋律與節奏并不是它的初衷。

“電子昆曲”也是“新樂府”最受歡迎的創新之一,但是讓昆曲變得對仗且工整并不能突顯出昆曲獨特的水磨腔韻味,這是“百戲之祖”昆曲的魅力所在。這些不同于傳統戲曲的電子昆曲片段,會更容易吸引年輕人,帶領年輕人去到“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園林深處,去追根溯源,去體會傳統的魅力。

音樂自身就具備流傳性,這是它的優勢,如果傳統戲曲通過這個碎片化的跨界嘗試能夠進行一個普遍流傳甚至是更大意義上的流傳,那么這個嘗試就是非??少F的。

三、“樂府新聲”

創新是為了能讓傳統更好的再現,讓年輕人能真正的參與其中,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靶聵犯币桓膫鹘y戲曲的配器,對戲曲進行了新的編配,加入了帶有流行元素的配樂手段,將西方樂器、電聲與演唱、伴奏緊密結合,在舞臺視聽效果上加以更新,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如今,“新樂府”已經做了很多傳統戲曲的跨界嘗試,如昆曲、粵劇、評彈、京劇、黃梅戲等。而它最大的特色便是將戲曲與電子音樂相結合,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電子音樂在德國起源,一開始,作曲家們主要靠做聲音實驗去挖掘音樂創作中可以被運用的音色,如今隨科技發展,電子音樂已然從音色模擬年代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了音色數字化時代。我們早已離不開電子設備的陪伴,對電子音樂自然也不再陌生,“新樂府”牢牢地抓住了這一點,也意識到了依附著冷冰冰的電子設備的電子音樂有著和傳統音樂一樣豐富的音樂文化情感,電子音樂和傳統音樂可以很好地相輔相成,首先電子音樂完全能夠幫助傳統戲曲做不同于以往形式的嶄新詮釋,產生全新的藝術價值,這樣不僅豐富了人們對戲曲的感知與體驗,讓觀眾接受一次全新的洗禮,還能夠將停滯的、靜態的戲曲變為動態的、流動的。再者,傳統戲曲的伴奏樂器通過現代技術進行音色修飾后,再加以結合電子樂器,取得了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最后,傳統戲曲音樂的單一模式已經很難取悅到年輕人群體,而融合子音樂的新戲曲音樂拓寬了戲曲的市場傳播和聽眾范圍。電子音樂的融合大大縮小了關注與戲曲的距離感,打開了一片新的藝術文化市場。

新樂府的電子昆曲系列專輯《幽游》從經典曲目《牡丹亭》與《玉簪記》中選取六個完整唱段,用現代音樂的創作方式對唱段進行重新編配,講述古老的中國故事。昆曲作為中國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曲詞典雅,行腔婉轉細膩,表演身段曼妙柔美,當其遇見代表著西方藝術元素的吉他、小號、大提琴、架子鼓甚至是現代流行音樂舞臺上的新寵克萊門琴等,產生的碰撞是非常激烈的,不僅如此,在新樂府的表演中,視覺沖擊也是很獨到的,觀眾在臺下經??吹降氖乔嘻惢ǖ┰谇懊嫖⒉搅枇?、顧盼生情,而花旦后面則是穿著時尚的樂隊在現場伴奏。

四、結語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民族音樂學家及學者們開始關注流行音樂,民族音樂學家布魯諾·內特爾認為,在城市里的不同群體及音樂文化中,相互影響的主要類別為藝術音樂,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而流行音樂風格又從藝術音樂中得以發展,這種風格中影響更為活躍的傳統因素與西方因素。雖然“新樂府”在戲曲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但不論怎么變化它還是扎根于傳統戲曲中,始終以我國傳統戲曲為載體?!靶聵犯钡摹翱缃纭边\動使得其受眾群體縮小了局限,而平臺以及文化產業市場的擴大為其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跨界音樂現在已被越來越多的作曲家、音樂人所關注,它極大地豐富了音樂語言,搖滾音樂、電子音樂等音樂形式又通過與傳統音樂的融合與受眾群體直接產生共鳴,為音樂多樣化的發展開闊了視野,這些跨界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與現代的交融,看到了音樂人們為傳統音樂適應城市化進程所作出的努力與改變?!?/p>

注釋:

① 倪維然.跨界—品牌營銷傳播研究[D].蘇州大學,2010.

②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電子音樂昆曲流行音樂
也論昆曲的形成與梁辰魚的貢獻
現場電子音樂與單件樂器結合時的功能及其實現方式
如何提高電子音樂的藝術鑒賞價值
流行音樂對初中音樂教育的影響及策略研究
探究流行音樂編曲
《紅樓夢》的當代昆曲改編與經典化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大江東去浪千疊——百戲之祖“昆曲”
那英 流行音樂的時代見證
第 18 屆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