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側鍛造

2019-12-16 02:20文茂群
人民論壇 2019年33期
關鍵詞:需求側鄉村振興人才

文茂群

【摘要】我國有著大量的農村人口,廣大農村地區亟待振興發展。鄉村不僅凝結了尋根問祖的鄉愁,更蘊含著持續穩步發展的強大力量。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和保障。要通過營商環境、干事創業環境和生活環境的提質和再塑造,打造鄉村振興的人才引擎,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關鍵詞】鄉村振興 人才 需求側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現代化,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鄉村不僅凝結了尋根問祖的鄉愁,更蘊含著持續穩步發展的強大力量。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重點在理念,關鍵在人才。改革開放40多年的經驗表明,無論是企業創新,還是社會創業,抑或是產業轉型升級,都有賴于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人才恰恰又是最為寶貴的發展資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此,在新時代需要創新發展理念,做好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側的改革與優化工作。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耕耘鄉村產業發展熱土

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作用持續顯現。對于市場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鄉村地區而言,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產業興旺發展的關鍵。為此,需要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耕耘出鄉村產業發展的熱土,把不利于農業及農民,尤其是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的阻礙因素清理破除,充分調動有利于農民、農業及鄉村振興發展的要素,使農村營商和發展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首先,村支書要帶頭打造風清氣正的基層干事創業堡壘。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支部,支部看支書。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黨政一把手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責任人,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五級書記層層抓實鄉村工作的過程,也是良好政治生態建設向鄉村地區延伸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鄉村更貼近于熟人社會,經濟體量較小,關系更為密切,風氣容易相互沾染。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是鄉村政治生態建設的風向標,村支書的能力和作風深刻影響農村地區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此,村支書需要帶頭深耕鄉土,用黨性正氣和干事熱情的犁把鄉村振興發展的土翻松,肅清自身的宗法思想影響,擺出干事作為的姿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魄力及能力,為鄉村產業發展打造一方良好的政治生態熱土。其次,肅清“村霸”和宗族黑惡勢力,規范鄉村市場秩序?!按灏浴焙妥谧搴趷簞萘M行鄉里、欺壓百姓,不僅擾亂了尚不完善的鄉村市場秩序,而且大多伴有侵蝕基層政權的情況。當前全國開展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在鏟除社會毒瘤,匡正社會風氣的同時,也進一步規范了市場秩序,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嚴厲抵制打擊黑惡勢力和宗族勢力干擾和破壞鄉村政事,堅決把受過刑事處罰、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惡問題的人清理出鄉村基層干部隊伍,凈化鄉村營商的基層政治生態環境。最后,牽住建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的“牛鼻子”,開通便捷營商的“綠色通道”。簡化改革投資審批制度,便利涉農企業開辦和經營,提升鄉村商品流通便利化水平?!八顒t魚悅,城強則賈興?!编l村振興是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搭建平臺,廣開投融資渠道,以便捷高效的服務落實好政策、好項目,切實推動產業的興旺發展,引導鄉村振興進入持續向好的良性循環。

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下沉,拓展鄉村干事創業空間

村支書、鄉村能人和新鄉賢更多是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帶頭人作用,而推進振興發展的關鍵還在于一支持續充實的人才隊伍。目前,我國農村教育發展狀況,與鄉村振興和農業發展的需要極不相稱。農村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依舊偏低,農村勞動者科技文化素養較低,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并且仍存在較為嚴重的高素質人才外流情況。為此,需要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下沉,為鄉村持續吸納和培養更多實用性人才。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進一步發揮專業技術人才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筑基和提質作用。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全國有1.23萬所職業院校開設了約10萬個專業點,年招生規模930萬人,在校生達到2682萬人,每年培訓上億人次。職業院校畢業生數量十分可觀,且多是交往密切、渴望成功的青年群體。他們大都手握一定的專業技能,也在城市職場中受過鍛煉,對于產業發展信息較為敏感,具備產業融合發展方面良好的基礎素質。在二線城市上演“搶人大戰”招攬大學生及以上學歷人才之時,農村可將目標鎖定在職業院校畢業生群體,加大對返鄉創業就業職教學生的政策和財政支持幫扶力度,積極引導其在鄉村創業就業。當前返鄉創業也迎來了較好勢頭。據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累計超過740萬人,形成了農村“雙創”新熱潮。同時,還要結合國家對于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力度的提升,著力加強對堅守農村的青壯年職業農民的涉農知識和經營能力的培訓力度,推進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在鄉村地區的有機結合,用職業教育夯實鄉村干事創業的人才地基。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此外,還要加大專業技術下鄉的力度,進一步完善專業農技人員駐村指導幫扶制度。農村最大的產業是農業。新型職業農民的成長離不開農業專家的指導。只有專家腳下有泥,村民的心中才有底。機制化、常態化的定點定期技術幫扶將極大地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例如,一些地方采取科技特派員制度,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的原則開展柔性引進,收效良好。要綜合運用好職業教育資源,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拓展鄉村的干事創業空間。

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構建人才宜居的美麗鄉村

基本公共服務主要由政府主導提供。一個產業發展不足、財力有限的地方,很難保證公共服務體系與當前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往往保障了基本生活卻無法支撐快速發展。鄉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直是鄉村發展中的主要短板。扭轉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困局,是破解鄉村人才吸引難題的重要突破口。

實現鄉村從滿足生存需要到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轉變,有利于吸引農村人才回流和城市人才涌入。當前,鄉村居民的上學、就業、就醫、社會保障、文化生活等需求尚處在得到有效緩解的階段,與新時代群眾對于物質文化生活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存在較大矛盾,暴露出鄉村公共服務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為此,一方面,要在城鄉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繼續加大政府對鄉村公共服務品的投入和建設力度,推行公共服務下沉到村社一級。另一方面,要吸納社會資本開展鄉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鄉村生活環境提質升級。由于長時間的人口持續外遷,加劇了鄉村公共服務市場需求的萎縮。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需要為其提供一個穩健的受益預期??蓢L試探索為社會資本長期運營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稅收方面的支持。此外,可研究放寬城市人口在鄉村居住的相關配套政策,吸引有鄉土情結的城鎮退休工作人員回鄉定居養老,帶著他們的各種社會資源和專業技術,為鄉村振興獻計獻策、發揮余熱,既提升鄉村人氣,又為枯燥單調的鄉村生活注入現代生活氣息。同時,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正在逐步建立。要乘勢而上推進人才共享機制構建,促進城鄉人才雙向流動,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階梯式人才隊伍,進一步打造鄉村振興的人才磁石。要為鄉村引入更多的人才“活水”,將鄉村打造成干事創業的熱土和綠色宜居的美好家園。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四川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參考文獻】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我國教育躍居世界中上行列》,《中國教育報》,2017年9月29日。

③《700萬人返鄉創業 鄉村振興迎來發展新動能》,《中國經濟導報》,2018年1月25日。

猜你喜歡
需求側鄉村振興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流通發展新常態下的“需求側”改革思考
探索提升業擴報裝服務水平的管理辦法
毛遂自薦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