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被“老大”的孩子

2019-12-16 06:50陶一
37°女人 2019年9期
關鍵詞:老大軒軒老二

陶一

一葉障目,不見“老大”

我家有兩個孩子,老大是男孩,叫軒軒,10歲,正處于“雞狗都嫌”的年齡。老二是女孩,叫沐沐,兩歲半,嘴甜愛笑,真正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周五,我收到一條短信:“軒軒媽,你家孩子嘴上起了小泡,是怎么回事?”

我一看,神經高度緊張,仔細回想了女兒早晨去幼兒園的狀態:“沒發現嘴角有泡啊,也可能是喝水少吧?”

我立刻拿起手機,撥打了女兒所在班級老師電話,老師問:“沐沐媽,有什么事嗎?”

一聲“沐沐媽”瞬間讓我清醒。短信里面老師叫我“軒軒媽”,所以,這是兒子班上的老師發的短信,嘴上起泡的不是老二,而是老大。

掛了電話后,我越想越不是滋味。要有多偏心,才會“看不見”那個一夜之間被“老大”的孩子。

但是,在和二胎媽媽的交流過程中,這樣的現象不是偶然,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有個媽媽說,無論訓老大的時候聲音有多高、面色有多猙獰,只要回頭看見老二,嘴角就會不自覺地上揚。無論陪老二的時候,多么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回頭只要一看見老大寫作業磨磨唧唧,就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從慈母秒變“河東獅”,一頓連吼帶罵。

和媽媽們交流后發現,大部分二孩家庭,老二比老大聰明,這可能是因為老二出生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里,會博得父母更多的關注。而老大作為第一個孩子,自出生就是家里的“中心”,備受關注,一般都會養得比較憨厚。

從中心地位到非中心

我生老二時,老大正上三年級。平時都是我陪他讀詩詞、背短文,幫他檢查作業,每天晚上還會抽出時間陪他運動,一邊散步一邊聽他聊學校里的事情,母子關系很是融洽。

生老二時由于剖腹產,我們在醫院住了5天。老大跟著奶奶在家,每天自己做作業、背詩詞,自己上學、放學、檢查作業。

5天后,我回到家,老大很開心,撲上來想抱我一下,爸爸立刻厲聲訓斥:“別抱,媽媽身上有傷?!崩洗髧樀秒x我遠遠的。

過了一會兒,他拿出作業給我看,即便我沒在家,他的作業還是寫得工工整整,測驗也是滿分,我剛想夸他,月嫂過來說他:“你怎么又來這屋里了,媽媽需要休息,有事去找你爸?!?/p>

晚上,他悄悄地溜到我的房間,趴在嬰兒床邊看合目而睡的妹妹,用手指頭動一動她的小手,問我:“媽媽,她怎么這么???”這時,奶奶走過來,一把拽過他的手,說:“可別碰她,她太小了?!?/p>

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從今天起,你就是老大了,你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眱鹤友蹨I汪汪地看著爸爸:“為什么我要當老大?”

我忽然有點兒心酸,那個一夜之間就被“老大”的孩子,多數都是出于父母的意愿,他沒有自我選擇的權利,即便是自我選擇的,他也不懂“老大”是什么概念。

摘掉有色眼鏡

生了二胎后,媽媽們像戴上了一種特殊材料的眼鏡,只能看見老大的缺點,同時也只能看見老二的優點。但我們都忘記了,現在老大正處于有自己的主見、逐漸擺脫依賴父母的時期,而在老二的世界里,父母還是全部。這個時候作比較,自然是老二更可愛。

靜下心來,我發現老大的很多進步,卻都被我“過濾”了。

老二兩周歲時,婆婆想把老二帶回老家照顧,老大舍不得妹妹,不愿讓她離開,于是我們只好把老二送到離家最近的小托班。小托班下午4點就放學,我們來不及接老二放學,老大就自告奮勇承擔了接妹妹的責任。每天回到家,都會看見老大在屋里寫作業,老二在客廳玩積木。

有一天,我快6點回到家,發現老大的作業還沒做完,便劈頭蓋臉訓了他一頓。第二天,幼兒園老師告訴我,老二很任性,一看是哥哥來接,立刻哭鬧起來。老大要抱她,她直接趴在地下。最后,老大背著自己的書包,左手拿著老二的書包,右手抱著哭鬧不止的老二回家了。大概因為老二在路上哭鬧不止,他走走停停,過了很長時間,才回到家?;丶矣趾辶怂胩?,才開始寫作業,所以到6點還沒寫完。

我愧疚地回想了以往的種種,老二出生前,我陪老大出去旅游,和他一起背詩,給他檢查作業,遇事總是鼓勵他,告訴他大膽地往前走,媽媽永遠相信他、支持他。老二出生后,這一切悄然停止了。

我越來越懂得,母愛也是一種不斷成長的情愫。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對老二,看見她的依賴,對她關愛;對老大,看見他的成長,對他尊重。

(摘自《家庭百事通》2019年6期)

猜你喜歡
老大軒軒老二
金玉良言
解救軒軒
鄭老二
下次吃2點
借錢
國壽:“老大”的挑戰
美國在里約還想當“老大”
尋找回家的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