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初中歷史教學

2019-12-17 21:34冉海梅
魅力中國 2019年37期
關鍵詞:學科歷史素養

冉海梅

(重慶市涪陵第十五中學校,重慶 404100)

前言:初中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與敏感的時期,該階段關系著學生的承上啟下進度,故收獲了家校高度關注。歷史課堂中大部分老師都會將重心放在歷史書本知識點的講解,忽視了學生情感素養以及各種生活能力的塑造。很多老師并沒有想到歷史學科和生活教育之間的關聯,只能一味的要求學生強行死記硬背歷史事件與人物,以便在考試中獲得更好的成績。這種歷史教學方式顯然違背了科學常理,有違教學初衷。歷史教師需要做出改變,調整教學思路。在順應時代潮流與趨勢的同時,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核心地位,為學生打造開放、效果突出的歷史課堂。

一、歷史核心素養培養價值

初中階段歷史所占考試分數并不高,所以很多學生并沒有對歷史學科投入足夠的關注度。教師教學方法枯燥無聊,無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強烈的向往與好感。歷史學習需要投入很多的專注力與積極性,可是教師與學生都沒有投入足夠的關注度,所以無法保障教學效率。對此教師有必要轉變教學態度,更新教學理念[1]。以學生角度看待問題,用歷史思維審視事件,提高學生積極性,使學生獲得更積極向上的成長態度。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

(一)樹立核心素養理念

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無可替代的角色,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的引導者、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為了做好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工作,教師就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大綱與學生狀況[2]。教學不單單是書本知識點的傳授過程,同時教師也要參考教材資料幫助學生明確歷史事件的意義,帶領學生分析歷史,感悟歷史,用歷史書本所學到的知識、內容去解決生活問題。用正確的角度看待歷史文明與事件,從中反思,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教師需要以學生角度帶領學生分析問題。如學習《鴉片戰爭》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播放相關視頻,使學生明白鴉片戰爭的毀滅與恐怖。用這種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獲得更積極的學習態度。

(二)精選材料注重分析培養解讀史料能力

在學習歷史、研究歷史過程中史料實證的作用十分突出,其體現的是對歷史事件的評價能力與解釋能力。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需要研究史料,這有助于提升學生歷史感悟能力,幫助學生在成長中形成正確歷史觀點。此外近些年中考命題也有予以史料解釋非常高的關注度[3]。教師需要根據教材情況充分利用史料,激發學生思維,使學生獲得更優秀的信息挖掘能力。

(三)深入事件感悟歷史

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其對現代社會仍有很大的影響與意義。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多使用歷史事件作為借鑒與指導,用其中的成功人物事例幫助學生明白歷史意義。如學習《辛亥革命》內容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講解歷史發生的過程與背景,同時也要告訴學生該事件帶給我國社會的變化。學生在反思這個事件的過程中建立自己的觀點與思想,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以更加客觀的態度評價事實。

(四)營造氣氛培養歷史思維

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和諧師生關系與氛圍的營造。教師要轉變教學態度與理念,予以學生課堂地位更多的尊重,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使學生感受歷史學科樂趣。教師需要創造良好、和諧氛圍,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完成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完成歷史知識解讀。

(五)創設情境感悟愛國教育

歷史學科能夠以史為鑒,學科作用在于培養人。家國情懷的培養是歷史教育的最終追求,其體現的是文明的塑造。愛國教育主要就是讓學生對國家形成使命感、責任感、歸屬感、認同感。尤其是在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時候,更是要注重課程內容思想內涵的理解與發掘,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如學習《戊戌變法》這一部分內容,教師就可以先介紹其中的戊戌六君子事件,以此為載體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譚嗣同拒絕逃亡作為案例,帶領學生分析譚嗣同的行為,展開知識點討論。學生在分析過程中需要結合歷史事件、歷史背景。學生在真實的歷史故事感染下,明白了什么叫做愛國,學生意識到了譚嗣同的犧牲精神、英雄氣魄。隨后教師可以繼續補充相關內容,帶領學生明白,在國家危難之際,正是因為有著許多愛國志士,我國才能夠走到今天。把握學生學科素養、核心素養培養,才可以最大化歷史學科育人價值和作用。

(六)培養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把握了興趣就相當于把握了教學的關鍵。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師需要合理使用各種教學手段,根據學生興趣點開展教學活動,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引導。學習有著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生對歷史學科建立興趣以后,學生今后的素養成長將會更加順利。在科技的支持下,如今很多教師都有在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為學生呈現生動、直觀的畫面。多媒體設備能夠為學生創造合適的情景,在教師的循序漸進引導下,完成知識的理解。

結語:從本文的敘述可以看出歷史教育不單單有著傳承文明的作用,同時也有著紀念歷史的作用。歷史本就是社會現實的記錄,歷史學習不單單依靠教材方面的支持。學好歷史需要學生走入歷史文化、走進歷史背景。講解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先行查閱相關資料,隨后為學生布置拓展性內容與知識。在共享中使學生理解與明白歷史學科的價值和意義。學習是一件長久的事情,以核心素養為背景的歷史教育需要重視學生感官、興趣的培養,對學生的成長有突出的幫助意義。

猜你喜歡
學科歷史素養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超學科”來啦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