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大數據”時代下的地理開放式課堂教學

2019-12-18 07:09王志國
魅力中國 2019年27期
關鍵詞:大數據教學模式課程

王志國

(四川省南充高級中學,四川 南充 637000)

一、引言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迅速更新,各類數據庫不斷增多,大大拓寬了群眾知識獲取的途徑,豐富了數據資源與知識信息,這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將產生積極推進作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面臨轉型的時代呼喚。因此,地理學科的發展與改革必須緊跟時代的腳步,在當前社會環境下,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受到巨大沖擊,開放化地理教學模式的優勢逐漸體現出來,中學地理課程急需轉型。

二、地理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根據教師引導,進行自主地和獨立地學習與探究,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這與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觀念相差甚遠。一方面,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思路需要轉型,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下,教師作為知識的講授者,其主要作用在于課本知識的傳達,而要讓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身份必然發生轉變,從原來的知識“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需要轉型,在課程設計中有必要使用多元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提供的海量資源和信息,進行開放式的課堂設計,提升課堂趣味性與生動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開放式地理課堂可從以下思路進行設計。

(一)校園地理課堂

當前,國內大部分學校開設的高中地理課程仍然局限于教材教學,即知識內容主要圍繞書本各章節展開。然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和對終身發展有利的地理是地理“新課標”最基本的理念[1]。因此高中地理教學的內容要融入生活,與社會發展和時事動態緊密聯系,如當前非常熱門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等問題。

1.課堂設計更加活動化

針對地理學科的特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地圖冊、幻燈片投影圖像等資料,結合課本知識,在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嘗試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美國的高中課堂與國內大不相同,美國的課堂中充滿了討論、辯論和自由提問,教師鼓勵學生根據提前布置的任務進行材料搜集,然后思考討論、自由提問和深入分析。學生不僅向老師學習,也積極地與同學交流并互相學習。然而仍處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多數中國學生還不習慣這樣的理念和做法。因此地理教師有必要在課程中著重發揮自身的啟發與引導作用,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重視地理實踐與實驗

高中階段學習地理基礎較差,聯想和空間想象能力十分欠缺,因此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僅靠講解書本內容很難讓學生對知識點真正理解,尤其涉及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運動章節,這些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立體思維。因此要讓學生從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轉變成理解記憶,有必要加入地理實驗與實踐活動。

學校內設置地理實驗室,結合地理課程體系中生態環境建設相關內容設立的“校園環境檢測研究”創新實驗室平臺,該平臺包含“環境理化檢測實驗室”、“校園氣象監測站”、“環境信息交流研討室”等多個部分,讓學生圍繞“校園環境檢測”任務展開學習探究[2]。學生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用實驗室內的各類分析儀器對校園內的水質、空氣、土壤等進行檢測,以校園為研究對象對環境質量評價形成了初步認識,教師通過該實驗室建立的信息交流平臺,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合作討論,從中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從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諸如此類的地理學科實驗室能夠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地理實踐活動中,通過實驗感受地理的趣味性和極大的實用性,增強其主動學習的動力。

(二)開展戶外地理課堂

地理學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因此解決社會中實際的地理環境問題是地理課程的學習宗旨。而中學地理作為一門通識課程,涉及了地理學當中最為基礎的部分知識,包括地形地貌、天氣氣候、城市建設、區域發展等等,無一不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因而地理課堂不該局限于校園之中,而是應該走出校園,將各類優質的戶外資源充分利用到學科教學當中。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水文站、氣象站、科技館等,這些機構通常有非常豐富的監測資料與大量樣品、儀器設備,學生在參觀過程中能夠聯系課本知識,加深體會。同時這些資源的利用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某些學校因條件有限無法建立地理創新實驗室的缺陷。

(三)加強網絡地理課堂建設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并提供了大量有效互聯網信息,這為教師進行地理教學提供了多樣的信息資源庫。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可靈活運用網絡信息庫,從豐富的資源與數據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科學合理地運用到實際課堂教學之中。久而久之,教師可以形成自己的自產型教學資源數據庫[3]。開展網絡課堂可以彌補傳統課堂在這一方面的劣勢,如地理“云課堂”?!霸普n堂”是基于云技術的高效的遠程教學課堂形式,學??梢砸劳小霸萍夹g”平臺,搭建更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便捷、實時互動的新型網絡化教室。如浙江地區某些學校為每位師生配備平板電腦,既可以利用網絡直播技術開展在線地理課程,也可以讓學生在周末與假期進行網絡課程的學習。在網絡課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與教師實時互動,完成老師線上布置的習題以檢測當堂課學習情況,而教師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聽課效果。

結束語

綜上,中學地理課程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從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往開放模式轉型,而在上述開放式的校園課堂、戶外課堂以及網絡課堂三種課堂模式下,教師自身將面臨極大的挑戰。因此,教師教學理念應緊隨課程改革的動向,從施教者變成引導者,把學生變為學習的主體,建立良好的師生合作關系。教師還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學習新技能,尤其是熟練運用多媒體、電子白板設備,利用云平臺開展網絡課程,甚至利用收集的信息建立網絡數據資源庫,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適應開地理課程的轉型。

猜你喜歡
大數據教學模式課程
當活動走向課程 少年已走向未來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基于OBE的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