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管理評標專家的行為和提高評標結果的質量

2019-12-19 14:00袁敏
商品與質量 2019年26期
關鍵詞:投標人評標投標

袁敏

甘肅同興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甘肅蘭州 730000

根據上述條款,在招投標活動中評標委員會是由招標人臨時成立的機構,其目的性很專一,就是通過對投標文件的評審進行擇優推薦中標候選人。這里我重點根據自己經歷的典型案例,論述對評標專家的行為如何管理,以及怎樣提高評標結果的質量。

1 評標專家首先遵守職業道德是評標結果客觀公正的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四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應當客觀、公正地履行職務,遵守職業道德,對所提出的評審意見承擔個人責任。評標委員會成員不得私下接觸投標人,不得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評標委員會成員和參與評標的有關工作人員不得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情況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1]。

早在2013年,那時的專家庫系統還未建立,當地監督部門的專家庫中的專家資源也十分有限,不像現在專家庫是共享的,人員和專業都充足。監督部門名義上是隨機抽取評標專家,其實都按照名單順序以電話通知的方式進行選擇評標專家,而非隨機抽取,無形之中評標專家的名單很容易泄露,在一次水利工程招標項目,一投標人依靠自己的手段,獲取了評標專家的信息,因當地圈子小,基本上評標專家與投標人都曾有過業務關系,于是投標人進行賄賂,達到了中標的目的。本次事件最后由于中標人未能按照約定兌現賄款,雙方鬧翻后有人舉報,監督部門才從中發現問題,最終評標專家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以為建立評標專家庫系統就能夠解決上述問題,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評標專家庫中雖然按要求有充足的專家,但往往抽取時,經常就是那幾名專家前來評標,主要原因是庫中的大部分專家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每次抽到后不能參加評標,導致評標的往往就是那些專家,因此給了一些“有心投標人”的機會,投標人有意無意的在日常生活中與專家接觸,并小恩小惠,糖衣炮彈,最終達到中標的目的。

因此我認為,僅僅通過法律制裁約束評標專家只是一種極端手段,治標不治本,而應該從管理制度和職業操守上進行引導和約束,以此來規范和保護評標專家。如加強對評標專家庫的管理,通過異地評標或者網上評標的信息化措施來管理,具體如下:

第一、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先加強評標專家的管理。政府職能部門在評標專家管理上起主導地位,不僅在事前監督,更重要是在事中、事后進行監督,即不僅在入庫資格監督,還要在日常進行管理、培訓與考核。

第二、借助信息化媒介進行評標。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各個行業提供了科學的技術支撐,比如從近年來房建和市政領域中利用電子化評標的模式得到了認可和推廣,尤其是利用計算機隨機抽取工程量清單中的分部分項、措施項目等子項計算報價得分尤其科學,因此由電腦代替人腦不僅取消了隨意性,也同時減輕了評標任務的工作強度[2]。

第三、構建誠信體系進行對評標專家的考核。通過建立誠信平臺,按照評標專家的出勤率,評標質量,業務水平等等指標進行考核,使評標環境得到改善。

2 評標專家業務素質是評標結果質量的保障

根據相關規定,參加評標委員會的專家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8年。(2)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同等專業水平。評標專家應是在各領域中具有豐富經驗和評標能力的高級知識分子,但往往在評標時,評標專家自身問題不容樂觀。

近期,我方招標代理機構受業主委托,接受了長77km的快速路的招標代理業務,由于線性工程較長,為了在規定工期內完成建設項目,經與招標人和設計單位溝通后,劃分了多個標段。經過資格預審后參與各個標段的在投標單位較多,當天開標后,前來投標的單位較多,因此評標工作量較大。由于評標任務重,工作量大,評標專家不認真閱讀招標文件,尤其是評標標準的規定,同時也不認真檢查投標文件,評標專家認為都是經過資格預審的投標單位,初審應該滿足招標文件的規定,未能發現其中一家投標單位的投標文件中裝有過期的安全生產許可證,結果因為評標不認真,導致本標段遭到投訴。

更讓人遺憾的是有些評標專家態度不端正,在匯總投標單位最終得分時,0.2加0.4等于0.7的低級錯誤時常發生,就0.1分之差改變了中標結果,可想而知,這是重大的評標質量事故會給整個評標環境帶來不利影響。這種情況如果近是一次偶然,會給本項目評標質量帶來影響,假如頻頻出現,那就失去了評標的意義,失去了招標投標的意義。還有類似于評委無理索要評標費用,故意拖延評標時間,利用電腦進行游戲或閑聊等等,在評標過程中做出與評標無關的事宜,這些都是評標專家自身問題,如何加強評標專家業務素質管理,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考核,提供評標專家的素質。建立長效機制,完善管理制度,實行淘汰制度,尤其是績效考核不合格的評標專家予以清退,這需要政府職能單位的力度進行干預。尤其是對不能熟練操作電腦而影響評標的、拖延評標時間的評標專家取消其評標資格。

第二、加強培訓,現行招投標政策變化快,行業標準更新快,有些專家靠著以往吃老本行的專業積累知識已經不適應現行評標的需要,因此要不斷的進行學習和培訓,學習新的法規和標準,與時俱進,真正成為新形勢下的復合型人才。

3 加強評標專家回避制度是評標結果質量公正性的體現

在評標時規定,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的人不得進入相關項目的評標委員會。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包括投標人的親屬、與投標人有隸屬關系的人員或者中標結果的確定涉及其利益的其他人員。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只是不能進入相關項目的評標委員會,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已經進入評標委員會,經審查發現以后,應當按照法律規定更換,評標委員會的成員自己也應當主動退出。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難以實現,評標專家組成的評標委員會有兩部分人員組成,一部分是業主(招標人)代表,另一部分是經濟技術專家,先說招標人代表,因為長期從事基建項目,經常與投標人進行業務交流與溝通,非常了解投標單位的實際情況,在評標中難免有傾向意愿。再說隨機抽取的技術經濟類專家,回避認定更加困難,緊靠自覺回避,往往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我曾就遇見如下一個案例[3]。

評標項目為修建一段漿砌石護坡,參加投標的企業有一家是當地水利系統的施工單位,由于歷史原因,本企業雖然有獨立法人,同時也隸屬當地水利行政單位。在開標當天,隨機抽取了5名技術經濟專家以及招標人代表2人,共7人組成了評標委員會,由于有專家回避制度,招標人代表提出回避,又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了2名專家,看似公平公正,但是事實不是如此,因為抽取的評標專家中有三分之二的專家和投標企業的法人代表曾是在一個水利學院的同學,當然評標結果不難猜出就是那家企業中標,上述這些對我而言是通過近幾年不斷的與他們接觸后才知曉這層關系網,一般人很難了解到,因此回避認定往往在實際操作中很難落地。

如何能有效的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我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在實際操作中規定其投標文件的技術部分為暗標形式,因為在工程領域投標中,除投標報價得分占權重大之外,技術部分得分占了很大的權重,這樣評標專家拿到一本沒有署名的投標文件,就不會有個人情緒進行量化打分,當然暗標格式一定要規定明確,例如不能在投標文件中出現投標單位信息等要求。

第二、招標文件的評標標準盡量使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即是指在滿足招標文件實質性要求的條件下,評委對投標報價以外的價值因素進行量化并折算成相應的價格,再與報價合并計算得到折算投標價,從中確定折算投標價最低的投標人作為中標(候選)人的評審方法,按照本方法,評標專家量化打分時,手中沒有彈性分值,就不會出現意愿打分的情況,但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適合本方法,比如有些規模較大,工期較長,復雜程度和技術高新的項目只能選擇綜合評分法。

第三、還是依靠信息化平臺,進行計算機評標,利用遠程評標,異地抽取相關行業的評標專家,這樣更能標本兼治。

4 加強評標專家現場監督是保證評標結果質量的保險

現在全國基本都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從硬件上規范了評標專家的行為,保證了評標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科學性,在開標室、評標室、評標專家隨機抽取室、交易大廳入口處及評標專家通道口都安裝了監控器。整個開標、評標過程全部納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電子眼”。

在程序上,從評標專家隨機抽取、到評標結束,整個過程全部都有記錄,評標專家的簽到、評標時的現場行為、是否有意向性的引導言行,全部納入監管視線和監聽環節。通過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對規范評標專家評標行為,提高評標工作質量,提供了充分的監管平臺;為可能發生的投訴或爭議提供了原始音像記錄,方便投訴調查和爭議解決。

一次政府采購項目,采取的招標方式為競爭性磋商,投標人共6家,評標委員會按照評標辦法對其投標文件進行了初步審核,進入詳評階段后對有些問題進行背靠背的磋商,待到上述程序全部進行完成后,由6家投標單位進行最終的投標報價,所有投標人按照規定時間遞交了最終報價,評標結果出來后進行了公示,在公示期間其中一家投標單位投訴,理由是評標委員會與中標人串通,把他們的投標報價泄露給中標人,于是監督部門調取了當天的影像資料,經認真的審核和調查后,確定不存在投訴事實。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現場監督的重要性,尤其是借助于信息化監控的手段,不僅能實時進行現場監督,還能提供解決質疑的證據,最主要的是更能有效的保護評標專家。

5 完善評標流程是保證評標結果質量的基礎

根據《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規定:“第五十三條評標委員會成員在評標過程中擅離職守,影響評標程序正常進行,或者在評標過程中不能客觀公正地履行職責的,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不得再參加任何依法必須進行招標項目的評標,并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p>

評標委員會中的專家們,在評標的過程中,掌握著“生殺大權”。評標委員會的專家是評標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對于評標專家的這些違規問題,處罰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評標專家擔得起使命,利用所學之長,幫助招標人把好評標關口,作為招標代理機構,也應在進行代理項目的時候,努力完善流程、加強對項目透明度的監控,先做到程序制度化,用程序來約束工作。目前,各地關于招標代理機構的管理辦法頻頻出臺,代理機構應該趁此機會,提高代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和責任感,自身做到規范,降低評標專家違規的幾率。

6 結語

總之,建立健全評標專家管理制度,嚴格評標專家入庫認定,加強對評標專家的培訓、考核和誠信檔案管理,實行評標專家的動態管理,嚴格執行回避制度,嚴明評標紀律是目前進行評標專家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在今后的發展方向上,利用電子信息化技術更能客觀科學的對評標專家進行管理,使評標結果真正公平、公正。

猜你喜歡
投標人評標投標
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的構建和應用研究
關于提高專家評標水平和質量的探討
造價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標中的應用探討
遠程異地評標管理關鍵因素分析
對評標策略在地鐵招投標博弈中的實踐淺述
淺析投標預算風險的防范
建設工程評標審計
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投標人資格要求探討
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投標人的工作重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