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精細化管理在picc護理過程中的應用

2019-12-20 07:38劉思妤潘錦星
關鍵詞:全程輸液導管

劉思妤,潘錦星

(湖北民族大學附屬民大醫院,湖北 恩施 445099)

在臨床中很多患者需要長期輸液治療,如惡性腫瘤患者需進行周期性化療,如果反復的靜脈穿刺,不僅會增添痛苦感,還會因為藥物刺激提高穿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PICC置管(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是在皮下置入輸液通道,患者可以長時間攜帶,建立永久性靜脈通路。不過置管期間護理不當容易堵塞、脫管,影響治療的有效性,所以我院引入全程精細化管理,并圍繞其應用效果進行深入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98例研究對象均是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救治的患者,均進行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隨機分組方法為雙盲法,各49例。參照組男女比例23:26,年齡段41~64歲,平均(50.63±5.25)歲,疾病類型:16例鼻咽癌、14例乳腺癌、11例肺癌、8例其它;研究組男女比例24:25,年齡段40~65歲,平均(51.12±5.36)歲,疾病類型:17例鼻咽癌、13例乳腺癌、10例肺癌、9例其它。所有患者以上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PICC置管期間給予參照組基礎性護理管理,即規范化操作、加強輸液護理,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研究組患者與此同時,進行全程精細化管理,具體如下。

1.2.1 置管操作

選擇合適型號的導管,并根據穿刺路徑合理測量置入導管的長度,常規消毒皮膚,在穿刺時要保證一次性成功,回血后將導管妥善固定好,再用肝素帽封管,加壓包扎24小時,每周更換一次固定敷料和輸液接頭。

1.2.2 沖管管理

使用鹽水肝素鈉液進行沖管,每次抽取20mL,同時抽取5mg地塞米松注射液,制成混合液,注滿PICC管腔,剩下的混合液注入無菌盤中,將PICC管浸泡6-8分鐘,以預防機械性靜脈炎[1]。

1.2.3 封管管理

輸液完畢要進行封管處理,若患者凝血功能異常,使用20 mL生理鹽水脈沖式正壓封管;若患者凝血功能正常,使用20 mL 125u/mL肝素液脈沖式正壓封管,以延長置管時間[2]。

1.2.4 導管堵塞管理

首先要避免導管移位彎折、血栓或藥物殘留,還要將不同濃度的藥物分開輸注,在治療間隙期每4周沖管1次,以預防堵塞;若出現導管堵塞現象,先反復回抽、搓揉導管,如果不能疏通使用尿激酶導管內溶栓[3]。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PICC相關并發癥,包括置管部位血液感染、置管部位感染、意外脫管、管道堵塞。

1.4 統計學分析

兩組研究數據均用SPSS 18.0軟件處理,x2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P<0.05表示差異呈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為8.16%,顯著低于對照要在的24.49%,兩組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PICC相關并發癥[n(%)]

3 討 論

如果在臨床治療中需要長期輸注高刺激、高滲物質的藥物,對局部皮膚和血管會產生較大的刺激,而PICC置管能提高輸液治療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痛苦感。但是長時間的留置,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維護,將影響使用效果。全程精細化管理能為護理工作制定規范性、統一的護理流程,讓護理更加深入、細致、精準、標準化,在管理中從置管操作開始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為目標,置管后將并發癥預防作為護理管理重點,通過沖管、封管等方式有效維護導管,避免導管堵塞,最終讓患者受益。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應用全程精細化管理的研究組患者,與應用基礎性管理的參照組相比較,PICC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更低,研究組僅為8.16%、參照組高達24.49%,組間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在PICC置管期間加強全程精細化管理,能及時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做好各種相關并發癥的預防,進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延長PICC置管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在PICC護理過程中應用全程精細化管理能提升置管效果,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的治療安全性,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全程輸液導管
心肌缺血預適應在紫杉醇釋放冠脈球囊導管擴張術中的應用
全程“錄像”,寫觀察日記
全程管控在機電工程設備安裝的實施
中線導管應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垃圾全程分類的上海模式
輸液時短細管中為什么沒有藥液流出
頸枕輸液袋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注射用曲札芪苷與常用輸液配伍穩定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