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古鎮文化景觀構成與保護初探
——以安徽省三河古鎮為例

2019-12-25 13:20徐慧卿張杰華東理工大學上海200000
安徽建筑 2019年11期
關鍵詞:三河文化景觀古鎮

徐慧卿 ,張杰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 200000)

1 傳統古鎮文化景觀保護內涵

1.1 文化景觀理論

文化景觀的概念源自于德國的人文地理學。對于文化景觀理論的最大貢獻者是美國地理學家C.O.索爾,他將文化景觀定義為“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人類活動形態”。文化景觀是人類和自然景觀聯合作用的結果,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結合。

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文化景觀的研究才逐漸引起我國學者們的關注。具有代表性的有湯茂林、韓鋒、單霽翔等人從文化景觀的涵義、內容、發展過程及趨勢進行了初步探索,逐步建立比較清晰的概念認知基礎。在對文化景觀理論的研究和總結的基礎上,中國學者不斷提出并豐富文化景觀的特性。從文化景觀的定義出發,許靜波認為文化景觀具有五個特性,即時代性、繼承性、民族性、疊加性、區域性。此外,蔡晴、王云才等人也開始研究地域性的文化景觀。

1.2 古鎮的文化景觀構成要素

中國學術界對于文化景觀構成要素的研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李和平和肖競提出將中國文化景觀構成要素劃分為物質和價值系統,物質系統包括建筑、空間、結構、環境等,價值系統包括人居文化、歷史文化、產業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傳統古鎮文化景觀與一般文化景觀不同,在綜合考慮傳統古鎮的物質形式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將三河古鎮的文化景觀構成要素分為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

1.3 古鎮文化景觀保護的內涵

保護古鎮文化景觀的實質是保護古鎮文化景觀中的物質和非物質要素,從而增強文化景觀的原真性、區域性、繼承性和整體性。同時,傳統古鎮的保護應堅持可持續性發展,探索激活文化景觀的方法,以三河古鎮為例,在分析古鎮文化景觀構成要素的基礎上,探討傳統古鎮文化景觀的保護。

2 三河古鎮文化景觀構成要素分析

三河古鎮是皖中地區獨特的水鄉古鎮,在歷史上作為連接皖南皖北的重鎮,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賈云集之處,它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下文對三河古鎮文化景觀構成要素分析,主要從物質要素與非物質要素兩個方面展開。

2.1 物質要素

2.1.1 自然環境

三河古鎮位于皖中地區,總面積約2.9km2,其名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匯聚于此。三河古鎮的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三河古鎮的地表水豐富,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穿其中,水網密布,西部地勢高,東部低,地形起伏較大。田園風光優美,河灣秀麗,水產養殖業較發達。因而三河古鎮有皖中“江南水鄉”的美贊。

圖1 三河古鎮區位圖

2.1.2 空間結構

2.1.2.1 古鎮街巷布局

三河古鎮的街巷是沿河形成,房屋臨水而建,以碼頭為終點、河道為邊緣。古鎮布局并以魚骨型結構為骨架,目前保存完好的河北大街,由西街、中街、東街所組成,長達兩千多米。還有長約250m,寬約3m的二龍街,小南河南岸的南大街以及眾多小巷,其中最知名的是與楊振寧故居相連的一人巷。三河古鎮街巷的大多路面都鋪有青石板,不僅具有引導功能還增強了古鎮的趣味。主街與河流之間的平行關系,可以較好地滿足居民各種生活要求,也有利于夏季通風,減少燥熱。

圖2 三河古鎮街巷

2.1.2.2 重要節點空間

古鎮兩端現存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墻城門,是太平軍古戰場的遺跡;劉同興隆莊是一座現存完好的清末建筑,建筑布局為五進八廂,具有皖中及徽派建筑特色;望月閣是古鎮中最高建筑,共7層,登閣遠眺,整個水鄉古鎮景色一覽無遺,是一幅美麗的江南風景圖;三河民俗博物館原是明清時期大夫第是文職官員的私人住宅,采用徽派建筑風格,館內展示了流散民間的明清家具、建筑構件,以弘揚三河文化,展示民俗風情;三縣橋作為溝通肥西、廬江、舒城三縣的重要陸上通道,奠定了古時三河古鎮作為商貿重鎮的基礎。此外,明清時期的民間宅院楊振寧舊居、鵲諸廊橋、萬年臺等,都是古鎮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這些重要節點空間與線性街道網絡有機結合,并與自然環境相契合,形成了三河古鎮獨特的空間結構。

圖3 三河古鎮建筑

2.1.3 建筑物

2.1.3.1 整體建筑風貌

三河古鎮現存古建筑以清末明初時期為主,其風格兼具南北建筑風格。門窗簡樸精細,馬頭墻,青磚黛瓦具有明顯的皖南特色;飛檐翹角又帶著北方建筑的氣息,風格獨特。

圖4 三河古鎮建筑

①平面布局特征

三河古鎮的的建筑平面布局以合院為基本的組合單元,以三合院和四合院為主,院落坐北朝南,布局中軸對稱,不僅有北方的四合院形式,又有南方的天井式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規模的民居中,天井周圍設有環形走廊圍繞,稱為走馬轉心樓,這是江淮地區古民居獨有的空間形式。而臨街的建筑多為一到兩層,主要有前店后宅,前店中坊后宅、下店上宅、坊宅混合四種形式。

②簡潔性的建筑色彩特征

建筑的色彩不僅可以與其他建筑及組成部分相區別,還可以增加建筑的可識別性。三河建筑是由獨有的這5種顏色組成;黑、白、灰、土黃、棕紅,分為室內外兩種不同的建筑色彩形式。三河的墻體多為清水磚,外立面小青磚豎立,溝縫清晰,不像傳統江南水鄉的粉墻黛瓦,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歷史上三河地處楚吳之間,是南北交界之處,文化上也是南北相融,因此它的古建筑風格具有獨特的地域性特征。

2.1.3.2 建筑物單體特征

在不斷繼承文化景觀的過程中,三河古鎮產生了多種建筑類型。除了寺廟、城墻、石橋等公共建筑外,其中占比最大的仍是民居建筑。城隍廟、英王府、萬年臺等公共建筑宏偉莊重、色彩艷麗,具有北方官式建筑的特征,而民宅和商鋪則小巧簡單、色彩素雅,更傾向于皖南的建筑風格。

2.2 非物質要素

三河的民俗文化資源頗豐,并融合了中國南北文化。每年春節期間,人們自發舉行耍龍燈、鬧旱船、踩高蹺、跳河蚌舞、趕廟會等活動。端午節時,人們做粽子、玩龍船等民俗活動依然通過各種形式傳承至今。三河古鎮也是廬劇的發源地,享有“廬劇之鄉”的美譽。還有傳承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動,如婚嫁,仍抬花轎、鬧花船、請“良玩”。

2009年至今,連續舉辦一系列展示三河文化魅力的節日活動,如“廬劇文化節”、“美食文化節”等。三河也是著名的釀酒之鄉,此外三河古鎮的米餃、茶干等特色美食也極具特色,傳遞著悠久的飲食文化底蘊。三河古鎮傳統手工業較發達,羽毛扇、小泥哨、木桿秤等手工制品工藝精良。

3 三河古鎮文化景觀演變特征分析

伴隨新型城鎮化的到來,新的景觀元素不斷涌現,三河古鎮的文化景觀受到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深入分析三河古鎮文化景觀的演變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明確傳統古鎮的現狀,有助于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古鎮保護策略。

3.1 外部因素及其影響

3.1.1 城鎮化對古鎮風貌的影響

由于三河古鎮距離合肥市區較遠,三河古鎮空間結構基本得以延續,但原本連續的古建筑風貌卻被一些新建的仿古建筑和周邊的現代建筑所影響,三河古鎮的整體風貌遭到破壞。其次,城鎮化還導致古鎮人口重構,古鎮開始呈現“空心村”的現象,導致古鎮發展緩慢。

3.1.2 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古鎮周邊逐漸進入工業化,其自然基底受到影響。河流水質惡化,空氣污染嚴重,周邊低矮平緩的區域逐漸被一些小工廠占據,其自然環境正遭到破壞?,F代工業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古鎮賴以生存的水鄉環境,促進古鎮景觀向現代化城市景觀的演變。

3.2 內部因素及其影響

3.2.1 運營管理不規范

但在景區的運營管理上,三河古鎮仍存在著不小的欠缺。景區內商家缺乏管理,宰客現象嚴重;入駐商家業態單一,三河米餃雖為肥西地區重要特色美食,但景區內商家的重復經營不僅導致游客的審美疲勞,還會導致同質化與惡性競爭;此外,商家經營商品缺乏監管,三無產品橫行,旅游商品質量差、層次低,缺乏質量保證。

3.2.2 消防隱患大

由于古鎮建筑密度大,木構架建筑為主的特點,防災避難是歷史城鎮開發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方面。三河古鎮的街巷狹窄,多以步行交通為主,機動車與消防車難以進入。此外,許多民居建筑轉化成商用建筑后,堆疊密度增加,用電量增加,形成安全隱患?,F有的道路疏散系統不僅給原住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也給在此游覽的游客和入駐的商家帶來威脅,不適合三河古鎮的長遠發展。

3.2.3 旅游景點單一

三河古鎮內部雖然有大王廟、萬年臺、城隍廟、英王府、望月閣等數十個景點,但景點建設層次不高,游覽內容單一,缺少高質量,內容豐富的景點,缺少長距離游覽線路,吸引力不足。

4 三河古鎮文化景觀的保護

4.1 三河古鎮保護原則

從文化景觀角度探究三河古鎮的保護,主要是為了保護文化景觀的特性不被破壞。因此,古鎮的任何保護更新策略都必須以保護文化景觀特性為原則。

4.1.1 原真性原則

原真性原則要求保護文化景觀的真實、原始狀態,這種真實原狀是承載了大量歷史變遷信息的原始狀態,而不是盲目追求原始歷史狀態的恢復,而導致大量反映古鎮歷史社會變革的信息丟失。在采取積極維修的同時,盡量避免人工干預,保留歷史文化氛圍,保證信息的真實完整。此外,保護措施不能局限于物質空間層面,要拓展到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之中,增強人們對原真性文化的歸屬感和社會對原真性文化的認同感,讓傳統古鎮文化景觀穩定地傳承下去。

4.1.2 完整性原則

傳統古鎮中每一個文化景觀,是記載了歷史信息的物質實體,而全部文化景觀形成的整體,才真實體現出歷史的文化氛圍。傳統古鎮保護往往強調物質空間的保護,而忽略了文化景觀完整性。古鎮的保護應該是協調自然環境,空間結構,建構筑物與非物質文化的過程。

4.1.3 區域性原則

文化景觀具有區域性,而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使文化景觀呈現出獨特性。正如古鎮的選址與空間布局是與當地的特定環境,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等相適應的,這些差異促成三河古鎮獨特的地域性特征。

4.1.4 延續性原則

文化景觀的延續性是以非物質文化景觀為基礎,吸引流失人口的回歸,激發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重塑古鎮活力,實現文化景觀的延續。當前自然環境與歷史環境影響下的文化景觀也必然要接受過去文化景觀的影響,這使得文化景觀在時代的變化中,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延續上一代的一些特征。

4.2 三河古鎮保護策略

4.2.1 優化延續古鎮的景觀格局

三河古鎮的景觀格局是古鎮在歷史變遷下與周圍自然環境相適應的結果。古鎮格局的整體保護應立足于整個古鎮歷史景觀空間的延續。梳理古鎮的景觀格局,保護其空間聯系,在城鎮規劃中建立古鎮的景觀空間格局,并基于整體格局,分析文化景觀系統,梳理空間構建單元,重新優化文化景觀單元。從而在各個文化景觀單元建構中詮釋具有地域性文化景觀的要素格局。

4.2.2 展現古鎮的文化景觀內涵

為體現古鎮文化景觀的價值和內涵,讓居民和游客體驗到在文化景觀的物質表象和價值內涵的聯系,必須要強化文化景觀遺產的文化解讀。三河古鎮的宗教文化、抗戰文化、和新時代的宜居文化是文化記憶的典型例證,在文化景觀中得到詮釋和呈現,可通過標語標牌、景觀系統、體驗系統、表演展示等手段來實現。

4.2.3 創造豐富的文化景觀邊界

歷史城鎮文化景觀整體性保護必須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對于古鎮內外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荷塘農田、林木古樹和自然風貌均應從總體上予以保護,不得造成破壞或人為改變,破壞古鎮尺度的建筑物應合理拆除。應定期保護和培育古樹、林木,并定期保護水源?,F狀水系應妥善整治,在局部節點位置可結合古樹、景觀小品,形成綠化園林空間。并加快完善景點建設,針對旅游者的需求,整合資源,成立專業的管理機構,精心串聯景點,完善景點配套設施。

5 結語

三河古鎮作為特色小鎮和歷史文化名鎮雙重特性的古鎮,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三河古鎮作為安徽省皖中地區重要的旅游資源,加強區域旅游發展和經濟建設是必然趨勢,并且作為歷史文化名鎮,不僅需要注重三河古鎮的歷史延續和文化傳承,更重要的是重建有利于當地居民的和諧人居環境。通過對三河古鎮現狀資源,文化景觀構成要素及演變特征的分析,發現三河古鎮存在的一些發展問題,并提出相應的保護策略,塑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景觀,為傳統古鎮文化景觀的保護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樣本。

猜你喜歡
三河文化景觀古鎮
不同外血比例對三河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古鎮之旅
現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觀探究與實踐
古鎮——鎮遠古鎮
同里古鎮
千年古鎮
對首爾梨泰院伊斯蘭街道的文化景觀解釋
上城:全市唯一“清三河”達標城區
景德鎮陶瓷文化景觀變遷中的人地關系和文化認同
武夷山:作為“文化景觀”的歷史演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