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粒體DNA 遺傳特性的研究新進展

2019-12-29 07:31
醫師在線 2019年2期
關鍵詞:母系線粒體異質性

杜 金

南京東南司法鑒定中心 江蘇南京 210042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國內外諸多學者開始對動物線粒體進行研究,并且其進行研究的方法在20——30年之后,在傳統的分類、系統進化、人類學以及群體遺傳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滲透,并逐漸的將同工酶以及免疫實驗方法取而代之,成為了各個相關學科進行專業研究的重要基本工具之一。近年來,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PCR 技術以及分析技術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使以mtDNA 作為分子標記的研究成果不斷出現。當前,我們不僅將mtDNA 作為一種應用于研究的有效工具,還對其基因的遺傳特性進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夠對mtDNA的組成結構以及遺傳特性具有更加全面和嶄新的認識。

一、線粒體DNA 在細胞內的數目與大小

(一)數目

在動物體內的細胞之中,線粒體的數目多達幾百甚至幾千,例如在人體的細胞內,其中包含的線粒體為幾百個,在植物的細胞內,線粒體的數目相對于動物較少。在通常情況下,動物細胞的每一個線粒體中的mtDNA 含量約為6 個,正是由于mtDNA 的數目各不相同,每個生物細胞的線粒體遺傳信息才會出現相應的差異。

(二)大小

一般來說,mtDNA 的分子量在1×106——2×108道爾頓之間,僅為核的1%——2%。對于動物mtDNA 來說,其通常在15——18kb 之間,長度為5.5μm 左右,分子量約為10×107道爾頓,而核DNA 分子量為其100 倍——1000 倍;對于植物mtDNA 來說,其通常在120——2700kb 之間;原生動物mtDNA通常在15——47kb 之間;昆蟲mtDNA 通常在14.5——17.9kb之間;真菌mtDNA 通常在18——78kb 之間;藻類mtDNA 通常在15——18kb 之間。事實上,mtDNA 的大小,是由基因間隔區以及間隔區內含子數量共同決定的,但是其中的編碼蛋白質含量則通常保持為一定的水平不變。

二、線粒體DNA 的結構與組成

(一)結構

根據電鏡觀察結果顯示,幾乎全部多細胞動物的mtDNA的存在方式都是單環共價閉合,并且通常專業人士認為,高等植物以及真菌mtDNA,均以線狀分子的形式進行存在。但是,有一部分植物的mtDNA 也可能以環狀分子的形式進行存在。

(二)組成

動物mtDNA 可以分為輕鏈和重鏈兩個類型,其中輕鏈(L)為雙螺旋中的內股,重鏈(H)為則為雙螺旋中的外股,對輕鏈和重鏈進行劃分的標準,就在于mtDNA 的密度。在通常情況下,H 鏈上包含rRNAs 基因模板以及蛋白質編碼,而在L 鏈上,僅包含7 個tRNA 以及ND6,對線粒體自身的rRNA、tRNA 以及蛋白質進行相應的編碼,12S rRNA 以及16S rRNA 為rRNA 的編碼;tRNA多達22 個;處于開放狀態下的閱讀框共有13 個,其分別屬于呼吸鏈的4 個復合體編碼:(1)包含ND1、ND2、ND3、ND4、ND5、ND6、ND4L 在內的脫氫酶的7 個亞基;(2)細胞色素b(cytb);(3)包含CO I、CO II、CO III 在內的細胞色素c 氧化酶的3 個亞基;(4)包含ATPase6、ATPase8 在內的ATP 合成酶的兩個亞基。

在植物的mtDNA 當中,除了具有諸多的與動物基本相同的基因以外,有部分mtDNA 還存在的不具有基因的情況。

三、線粒體DNA 的遺傳特性

(一)結構緊密,編碼效率高

在動物的線粒體DNA 當中,一般來說無內含子,并且其與同核DNA 相對比,mtDNA 的編碼效率相對更高。對于蛋白質來說,其編碼基因之間基本不存在間隙序列,并且即使有間隙序列存在,也是僅由極少量的核苷酸組成的,且基因轉錄物質與產物之間,能夠呈現出極為顯著的共線性關系。在相鄰的基因之間,可能存在相互進行交搭的情況,并且在魚類以及其他動物的體內,蛋白質編碼基因以及tRNA 基因之間的交搭現象十分普遍。

(二)特異性組織

在全部哺乳動物以及多數脊椎動物之中,其個體內的mtDNA 均具有高度的統一性,也就是說,其個體內的臟器以及皮膚組織的mtDNA 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完全不存在組織特異性,以此為基礎,對限制性內切酶的方式進行分析具有更加良好的便利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組織當中,mtDNA 的含量以及其能夠發生的餓斷裂長度均有所不同,且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在個體肝臟中對mtDNA 進行最為簡捷。但是對于部分脊椎動物來說,其個體內也存在著一定的異質性,也就是在其個體內存在多種重復序列數目不同的線粒體基因組,較為常見的包括鱘、西鯡以及弓鰭魚等動物。重復序列的存在能夠促使發卡結構的形成,而發卡結構的存在則能夠引起高頻率的回復突變,也就極有可能是導致異質性形成的原因,當然與此同時,父本mtDNA 發生滲漏同樣可能導致生物本身出現異質性。

(三)嚴格的母系遺傳

mtDNA 是真核生物胞質進行遺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只能夠通過卵細胞傳遞給后代,所以業內認為其屬于典型的“母系遺傳”。對于高等生物來說,通常有100 個左右的mtDNA 存在于精子中進行拷貝,而在卵細胞中,mtDNA 的數量則能夠達到108個甚至更多。上世紀80年代,通過專業人士對放射自顯影技術的應用,可以判斷來自于父系的高等動物mtDNA 的所占比例在0.004%以下。在綿羊與山羊、馬與驢、雞與鵪鶉的雜交之中,以及mtDNA 譜帶不相同的人類婚配之中,研究結果均顯示了mtDNA 的母系遺傳特征。并且就目前為止,在業內普遍認為,嚴格的母系遺傳的存在更加有利于對群體進行分析,因為在此情況下,只需要一個個體,就能夠對一整個母系集團進行代表。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通過對PCR方法進行檢測,發現小鼠父系mtDNA 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那么也就能夠導致線粒體基因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異質性。由此,在使用mtDNA 對系統發育以及種群遺傳等相關研究進行分子標記時,進行取材以及結果分析工作就需要更加全面的考慮。

(四)進化速率快

在長度以及組織結構方面,mtDNA 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但是其一級結構進行進化的速度相對較快,通常情況下為單拷貝核DNA 的5 倍——10 倍。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哺乳動物mtDNA 發生突變的方式主要在于堿基代換,其中包括轉換與顛換兩個部分,但是在進行堿基代換的過程中,極少會有基因重排的情況出現。所以專業人士認為,導致mtDNA 進行的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為以下幾點:(1)脊椎動物的mtDNA 復制酶I 普遍不具有進行核對的能力,并且線粒體進行修復的機制相對較弱;(2)mtDNA 進行增殖的速度較快,所以堿基進行突變的機會相對較多;(3)在發生誘變的情況下能夠受到的影響較大;(4)進行選擇的壓力較??;(5)mtDNA 一級結構中所存在的分歧現象同樣存在于不同的遺傳群體之間;(6)mtDNA 基因組內不同區域發生進化的速率并不相同;(7)生理以及生態因素均能夠對進化速率產生影響。

四、結束語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于mtDNA 的遺傳特性具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但是與此同時,對于傳統的研究、分析方法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

猜你喜歡
母系線粒體異質性
線粒體質量控制在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特發性肺纖維化中的線粒體質量控制
Meta分析中的異質性檢驗
線粒體自噬在纖維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18F-FDG PET/CT代謝參數及代謝異質性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
城市規模與主觀幸福感——基于認知主體異質性的視角
攜帶線粒體12S rRNA基因突變的新生兒母系家族史分析
線粒體自噬在蛛網膜下腔出血中的研究進展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異質性債務治理與制度完善
李端棻家世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