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9-12-30 01:40孟慶豐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9年43期
關鍵詞:教育教學管理新課改小學

孟慶豐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推廣,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小學教學管理工作。小學教育是科教興國的基礎,對于提升民眾素質有重要的先導作用。小學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對于素質教育的落實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問題探索,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 ?教育教學管理 ?問題 ?研究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進程加快,對于小學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教學管理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要不斷加強小學教學管理。當前小學教學管理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育教學管理者要積極探索教學管理問題所在,制定出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案,以促進小學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加強教學教研工作

當前的基礎教育過程中,雖然教育管理部門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教師思想過分保守的問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重視學生考試能力的培養。無形中為學生灌輸了“分數至上”的錯誤思想,導致家長和學生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不能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要重視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學校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注重日常教學中學生興趣愛好的挖掘。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建立新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充分發掘學生潛能。學校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不能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將評價標準進行細化,比如:融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等,全面、綜合的評價學生;并組織學生參與更多的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視野,夯實基礎;學校要鼓勵教師實行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率。

二、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部分地區的教育教學改革已經初見成效,實際的教學效果也有所提升。但還有些存在區域盲目地學習,采用照搬標桿的形式。沒有結合當地教育的實際情況,在方法運用中也沒有靈活變通,最終導致教學效果和預期背道而馳。教學管理需要因校而異,在經改革之前要對自身進行準確的評估,確認某一項改革對于學校、教師、學生的影響,以及這項改革能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是最基礎的準備工作,是學校管理者要提前考慮到的內容。結合學校自身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不斷地推進改革工作。

要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先要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和諧校園是保證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性條件,也是落實辦學理念的重要途徑,為師生創設更加舒適、和諧、輕松的環境,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打造校園特色,優化學校管理制度;設置校園文化場所,積極挖掘人員思想正能量,讓校園氛圍更加適合教學工作。和諧校園可以細分為兩個層面:(1)客觀存在的建筑環境氛圍。保證為師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保持建筑環境的整齊有序。為學生創設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教育工作的開展。(2)主觀意識的精神氛圍。結合校園特點打造符合學生成長的校園文化,通過雕塑、標語等內容培養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引導師生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和諧的校園中快樂學習。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的專業素養對教學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不能滿足需求素養的教師隊伍在實際教學中很難完成教育改革目標。教師要為學生教授基礎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提問。讓教師充分發揮出引導教學的作用,為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做好準備。適當的提升教師準入門檻,制定出更加嚴格的管理條例。保證教師是正規師范院校畢業生,從根源上確保教師的能力,促進教師對于素質提升,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同時,要重視教師的科研能力的培養??蒲泄ぷ魇抢碚摰綄嵺`的轉化過程,也可以將別的教師的優秀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新課改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教育人員要對現代化教育體系有更加清晰的認知,教師要積極的創新教學管理理論,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確保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要對教學管理理論進行不斷的創新,實現和教育實踐的高效融合,讓教育教學管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

四、教育教學管理中要強化德育管理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全面提高小學教學教學管理質量,必須重視加強德育工作,各科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積極滲透德育因素,融合現時代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十八個基本點,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培養學生崇高的品德,塑造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批判質疑精神,培養學生的法制信仰與民族精神,教導學生勇于探究,善于學習,勤于反思,積極動手動腦,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正確運用信息技術獲取各種知識,恪守網絡道德,樹立社會責任意識,維護民族團結與和平,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并予以發展和創新,這樣方能逐步實現塑造教育的目標。其次,教師在德育工作中,應努力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教導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優秀傳統文化,并予以弘揚、發展和創新。例如在開展關于“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教育的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誦讀并吟唱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通過播放多媒體視頻讓學生觀察農作物播種、灌溉、除草和收割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理解農民的辛苦,并教導學生恪守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尊重農民的勞動果實。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問題討論是十分必要的,管理者要積極的探索教學管理問題所在,制定出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案,促進小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加強教學教育管理工作;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師生創設更加舒適、和諧、輕松的環境,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確保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強化質量管理,根據本校教育教學的特征,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管理條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要從不同的層面的進行思考分析,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才能真正提升教學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琦.新時期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才智,2018(20):1.

[2]賈晶.新形勢下小學教學管理的創新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3):84.

[3]房洪杰.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8):22.

[4]蔣勁松.激勵機制在小學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7(25)48.

猜你喜歡
教育教學管理新課改小學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基于新課程改革和初中教育教學管理的改革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之我見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改革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