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過濾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9-12-30 09:38郭玉波
知識文庫 2019年24期
關鍵詞:學習態度動機學習者

郭玉波

情感過濾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要如何了解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并能很好的激發學習者學習漢語的興趣,為學習者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本文運用情感過濾假說,分析影響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并提出情感因素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對策略。

1 引言

“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最初由Dulay&Burt在1977年提出,他們提出情感過濾是一種內在的處理系統,它潛意識地通過情感因素來組織學習者對語言的吸收,旨在解釋情感因素如何影響外語學習的過程。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克拉申在1985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五個系列假說,其中情感過濾假說就是他提出的五個假說中的一個假說。本文將從影響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出發,闡釋情感因素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并討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降低情感過濾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漢語的效率。

2 影響學習者的情感因素

2.1 動機

動機在情感因素中占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每個學習漢語的留學生有著各自的學習動機。比如:一些留學生為了以后能在家鄉經商而學習漢語;一些留學生特別喜愛中國的文化,想深入了解中國;還有一些留學生為了能謀取一份好的工作,而選擇學習漢語作為加分項。動機有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之分。內部動機是個體自身所產生的動力,常常來自個體對所做事情的興趣和對其意義的認識。外部動機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結果。如果學習者既有外在動機,又有內在動機,那么他學習漢語的效率就會比只有一種動機的學習者的學習效率高。

2.2 態度

態度決定學習者學習漢語的效果,所以學習態度對學習者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一個學習者的學習態度端正,那么他學習漢語的效率就高,效果就好;反之,學習效率就低,學習效果就差。影響學習態度還有三個方面,它們分別是對目的語社團和文化的態度、對目的語的態度以及對課程和教師、教材的態度。因此,學習者對目的語文化群體有好感、渴望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這對他學習目的語是有利的。課程的設置是否合理,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否專業,教材的編寫是否合理這些都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態度。

2.3 自信心

自信心對學習者來說也很重要。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Brown認為內在的和外在的情感因素會影響對外漢語教學。自信心作為一種內在的情感因素,存在于對外漢語課堂上所有的認知或情感活動中。認知能力不強、態度不積極都會導致自信心不足。有自信的學生情感過濾是相對較低的。Brown還認為,如果學習者有較強的自信心,他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而這種潛能會很好的作用于對外漢語教學,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自信心強的學習者更容易學好漢語,而缺乏自信心的學習者容易出現語言焦慮。

2.4 焦慮

焦慮也是影響學習者學習漢語的一種因素。學習者剛接觸一門新的語言難免會有焦慮的狀況,所以焦慮也是初學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適度的焦慮有利于學習者學習漢語,有利于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但過度的焦慮會降低學習者學習漢語的熱情,有時候還會引起心理疾病。焦慮分為促進型焦慮和妨礙性焦慮。促進型焦慮使得學習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反之阻礙型焦慮是學習者遇到困難時不僅不去想如何解決問題,而且還逃避問題,這對學習者學習漢語很不利。

3 情感因素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對策略

3.1 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增強語言學習的動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兼顧學習者的內部動機而且還要兼顧學習者的外部動機。大多數教師只關注學習者的外部動機,比如學習者完成本節內容就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或者學習者沒有寫完作業就嚴厲懲罰他們。這種動機往往只會取得短期效果,而內在動機卻會取得長遠的效果。教師可以激發學習者的內部動機,比如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程度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趣味游戲,拼圖、卡通卡片、音樂、謎語等。在設置這些游戲的時候,教師還要考慮學習者的學習年齡。如果學習者是成年人,那么就不適合設置卡通卡片的游戲。因為這個游戲會挫傷成年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根據情況而設置一些趣味性游戲,畢竟語言的學習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學習者有了學習動機,才能有效的增強語言學習的動力。

3.2 端正學習者的學習態度,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

學習態度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一個學習者抱著消極的學習態度,那么他的學習效率就不會很高;如果一個學習者抱著積極的學習態度,那么他越學越想學會這門語言,他的學習效率就會很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著端正學習者的學習態度,比如學習者把一個漢字寫錯了,這個學習者一直覺得漢字很難學,并不想改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可以給學習者講述自己學習英語的經歷,英文字母也是從寫不對到最后寫對。這位教師其實在無形之中就鼓勵了這位學習者。所以,積極的學習態度往往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以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

3.3 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使學習者能主動學習語言

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時候,自信心尤為重要。教師應該了解不同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根據每個學習者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觀察發現每個學習者的閃光點,然后不斷挖掘學習者的潛能。比如有的學習者發音學的很好,那么每次學校舉辦朗誦比賽,可以鼓勵這些學習者參加,這樣他們參加過一次朗誦比賽之后就會更有自信,下次就會主動報名參加。如果有一些學習者的性格很內向,上課害怕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在課下了解這些內向學習者的情況,看看他們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然后盡量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困難,從而幫他們建立起學習漢語的信心。當這些學習者的自信心增強了之后,他們就會越學越喜歡漢語,然后就會自主的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就加強了。

3.4 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習者的學習焦慮

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習者學習語言。如果課堂氛圍過于壓抑,學習者就不會參與其中,那么學習效率就會下降。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習者積極參加到課堂的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鼓勵每個學習者說漢語,如果有的學習者程度還達不到,可以引導他說漢語。教師在課堂上的語氣和用語也要恰當,如果語氣過重或者用語不恰當,直接就打擊到學習者學習語言的積極性,那么課堂的氛圍就會變得凝重起來。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習者,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肯定,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學習語言的焦慮感就降低了。

4 結語

由此可見,在學習者的情感過濾因素中,每一個因素都對學習者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不明確,那么他對漢語的學習就很難產生興趣,他的學習效果就會不理想;如果學習者的學習態度不端正,那么他的學習效率就會很低;如果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自信心缺失,那么他可能產生想要放棄的念頭;如果學習者經常感到焦慮,那么他的學習壓力就會越來越大,他會感到傷心、難過。所以,只擁有大量的理想輸入語,學習者不一定就能習得語言,關鍵還要消除學習者學習外語的情感障礙。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

猜你喜歡
學習態度動機學習者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畫像構建研究
高職院校專接本學生學習態度及教育對策探析
cMOOC學習者群體的聯通水平與關系研究
動機比能力重要
鍛煉動機對高校大學生體育課程參與積極性的影響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消費者購買動機分析
你的學習態度怎么樣?
兇手的動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