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中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

2019-12-31 06:10劉穎
知識文庫 2019年23期
關鍵詞:理解能力集體鋼琴

劉穎

鋼琴集體課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引入我國的一種音樂教學形式,當前廣泛應用到了各大音樂院校的鋼琴教學中。這一教學形式適應了音樂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持續增加的現狀,同時又融合了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因此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诖?,本文結合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實際,探尋在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中學生音樂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在鋼琴教學中,一對一教學是一種傳統的教學形式,其實質是一種“師徒制”的教學模式,這對于夯實學生鋼琴基礎、提高鋼琴教學的針對性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踐中可以發現,這種一對一的教學形式限制教學效率的提升,也使得主科鋼琴教學與能力教學之間的界限被淡化,這顯然不符合現代音樂教學人才體系的培養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推廣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教學形式聯系了鋼琴理論與實踐教學,是一種“知識+技巧”并重的現代教學形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本文重點就音樂學習能力中的三大板塊開展針對性探索。

1 鋼琴集體課教學中音樂理解能力的培養

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理解能力均是一項基礎性的學習能力,在鋼琴教學中,音樂理解能力主要是指學生了解鋼琴知識、把握鋼琴知識體系中的基本規律、在此基礎上進入更深層次學習的能力。鋼琴集體課教學中音樂理解能力的培養應當重點把握兩方面的內容,即音樂元素感知能力培養與整體音樂理解能力培養,兩者是微觀與宏觀層面的兩種細分能力。

對于音樂元素感知能力來說,其培養方式主要包括:

(1)直接范奏,顧名思義,即由教師對所要學習的音樂知識進行演奏,從而為學生提供范例式教學。當前集體課教學中的各類教學設備已經相對完善,這也為范奏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教師應當利用好投影、擴音器材等設備,將范奏曲目以更加清晰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同時借助高清投影設備對教師的動作細節進行特寫式演繹,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幫助其更好地把握音樂的基本元素。

(2)變化式教學。由于鋼琴學習本身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優秀的鋼琴演奏能力強調學生能更加靈活地掌握鋼琴曲目中的基本元素,而變化式教學則是通過展示多元化的音色,幫助學生強化音樂感知能力。在當前的集體課教學中,數碼鋼琴是一種較為常用的設備,這一設備具有音色豐富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音色對同一元素進行多元化演繹,如管弦樂器、古鋼琴、撥弦樂器等,這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元素敏感度,又能拓展課堂的教學空間。

對于整體音樂理解能力來說,教師可以遵循如下原則,有序地開展集體課教學:

(1)為學生設置課前預習任務,即針對特定的音樂作品,查詢相關的時代背景、作者經歷、流派脈絡等,幫助其初步了解該音樂作品的整體創作背景與基本風格。

(2)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投影設備對樂譜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由教師對作品主題進行講授,可以引入多媒體展示設備融合對同時代作品的解讀、作者其他作品的展示等,為學生創造一個真實可感的學習氛圍,使得其能夠深入探尋作品的旋律走向、曲式結構、和聲風格等,是一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學習過程。

2 鋼琴集體課教學中音樂演奏能力的培養

2.1 視奏能力的培養

視奏能力也是鋼琴學習中一種基礎能力,主要是指學生能夠面對樂譜即刻演奏的能力,對于學生的信息抓取能力、音樂反應能力等綜合能力均具有較高的要求。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重點從如下方面入手,實現視奏能力的針對性培養:

(1)增加視譜的提前量。分析學生的鋼琴學習實踐可以發現,彈奏不連續是多數學生在視奏學習中的普遍問題,而這一問題的根源就在于視譜提前量的缺失。教師應當重視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形成在視奏中持續看樂譜的習慣,從提前一小節逐漸遞增,在提高視譜精準度的基礎上,鼓勵“多多益善”。

(2)強化鍵盤位置感培養。鍵盤是鋼琴演奏的基本載體,而鍵盤位置感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學生視奏的連續性與準確性。教師可以結合單節集體課程中樂譜的單音、和弦、音程等,以問答式與解讀式并舉的方法,提升學生發現鍵盤規律、形成鍵盤位置感的素養。

2.2 音樂表演心理素質的培養

優秀的鋼琴演奏者不僅要完成基本的演奏動作,更需要具有充實的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動支撐,才能為鋼琴演奏賦予“有血有肉”的內涵,這也是鋼琴藝術強大的感染力來源。鋼琴集體課本身參與人數眾多,可以模擬為一個中小型的演出場地,這也是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表演心理素質的優勢所在。在集體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綜合利用示范演奏、單獨演奏、模仿演奏的形式,讓學生在“集體”的氛圍中鍛煉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同時,也可以發揮集體課教學中豐富的設備優勢,利用投影、音響等設備模擬出真實的“舞臺環境”,幫助學生完成學習者向“演奏者”“欣賞者”的心態轉變,營造出一種真實可感的氛圍,這對于學生未來走上更大的演奏舞臺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此外,教師也應當重視自身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在集體課學習中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以正向激勵、良性競爭的形式鼓勵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參與到演奏中去。尤其是對于部分性格相對內向、演奏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教師更應當循循善誘,增強其在集體課教學中的獲得感與參與感。學生在演奏中出現一些小問題是一種正?,F象,教師應當講究指導藝術,避免直接批評,而應當關注學生的主觀努力程度與個人進步程度,在給予鼓勵之后進一步指出學生的演奏問題,并真誠地給予針對性的建議。

3 鋼琴集體課中鑒賞評價能力的培養

鑒賞評價能力是藝術學習中的關鍵能力,也是藝術學習的核心目標,鋼琴鑒賞評價能力則是學生提升審美素養、激發自身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登堂入室”,在鋼琴藝術所創設出的高雅氛圍中培養自身的鑒賞評價能力。在實踐中應當把握如下關鍵環節:

(1)鋼琴教學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教學過程,集體課中也會涉及到大量種類繁多的鋼琴作品,為了增強集體課教學的針對性,實現提升鑒賞評價能力的目標,教師應當做好教材的選取工作,在“以本為本”的基礎上,也不能過度依賴教材的原有形式,可以結合階段性的教學目標進行創新性編排,從而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節奏。通常來說,鑒賞作品的種類與編排應當遵循如下原則:其一,可以以音樂體裁作為編排順序,即依照鋼琴作品體裁方面的差異,如賦格曲、敘事曲、隨想曲、進行曲等劃分音樂作品,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為鑒賞對象,幫助學生把握某一特定體裁的基本風格,進而強化學生比較視野下的鑒賞評價能力;其二,以鋼琴史發展時期為順序,這一方式重在幫助學生掌握各個時代背景與發展時期中鋼琴作品的基本風格,旨在提升學生的整體鑒賞能力。

(2)教學步驟與教學方法

在做好作品的選擇與編排工作之后,教師應當依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鋼琴教學的基本邏輯,有序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欣賞,逐漸把握作品的核心內涵,并最終內化為自身的鑒賞與評價能力。在實踐中,可以參考如下程度有序進行:首先,“初聽——感官欣賞”,即將作品在多媒體設備中依次展示,幫助學生進入作品的整體意境中;其次,“復聽——情感欣賞”,依照曲式結構等差異進行分段式播放,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并簡要抒發自身的鑒賞體驗;最后,“再聽——理智欣賞”,這一階段的鑒賞主要強調感性到理性認識的轉化,并幫助學生更加細致地分析作品的旋律、節奏等細分構成,引導其嘗試運用學術性的語言將自己的體會進行總結。

4結束語

綜上,音樂學習能力是鋼琴教學的重點目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性音樂素養、激發起創作能力、培養審美情趣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種基礎性的教學形式,鋼琴集體課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重要陣地,廣大教師應當重視集體課教學的優勢,整合集體課教學的各類資源,把握音樂理解能力、音樂演奏能力、音樂鑒賞評價能力的教學關鍵,為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作者單位:內蒙古河套學院)

猜你喜歡
理解能力集體鋼琴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淺談如何運用閱讀技巧與策略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閱讀理解差,美國損失大
警犬集體過生日
紙鋼琴
鋼琴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