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的運營管理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

2019-12-31 06:10白云杰
知識文庫 2019年23期
關鍵詞:模塊課程管理

白云杰

在應用型轉型背景下,為更好滿足社會需求,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運營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文章詳細的論述了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明確了當前該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的模塊化教學的改革措施。

新經濟常態下,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很多專業都將運營管理設置為專業必修課,主要研究企業運營職能決策、運營系統的設計與規劃、運行與控制、維護與改進等內容。在運營管理的教學實踐中,如何根據學科及專業特點因材施教、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管理思想和運營思維,一直是運營管理課程教學中的難點與瓶頸。很多課堂一線老師大多從活躍課堂、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研究,而從任務驅動為導向的模塊化研究的角度相對較少。

目前各個高校的教學改革的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并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的。針對“運營管理”課程特征和教學中的問題,以創新人才培養作為基本目標,提出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并完善現有課程考核制度,最終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及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職業需求,使其人才濟濟的市場中占據競爭優勢。

1 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決定了授課重點大多側重理論環節,“運營管理”也不例外。一般來說,“運營管理”課程安排在大三上學期學習,其中不乏管理學原理、概率統計、高等數學和管理運籌學等相關課程的知識,并為ERP,MRP等實驗課程提供理論基礎。由此可見,運營管理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綜合性強,對于缺乏實踐的本科學生來說難度較大。

1.1 課程融合知識較多,綜合性強

運營管理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有運營管理的發展歷程(管理學知識)、運營戰略、新產品的開發與設計、生產能力和生產計劃、運營系統的選址和布局、庫存管理、項目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內容。包含了大量學科的理論知識,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融會貫通形成整體的邏輯順序。但往往由于運營管理的課程包含知識太廣泛,學生又缺乏相應的社會實踐經驗,導致學生很難將各個部分的知識點區分開來,導致學習積極性下降。

1.2 課程講授對象更偏重于第二產業

《運營管理》教材幾乎與《生產運作管理》教材保持一致[2],教材所使用的理論和相關章節案例都是學生接觸較少的關于制造業的生產一線的,而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服務業介紹甚少。這一方面加大了學生對課程知識理解難度,另一方面,也導致學生認為學習運營管理的課程與其實現個人職業生涯沒有相關性,是無用課程。

1.3 教師自身運營實踐缺乏,教材單一

“運營管理”課程學習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實踐經驗有限,教師一般會通過講解案例、觀看錄像、邀請相關專家講座等多種教學方式,就問題與學生進行探討企業生產運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但是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案例大多來源于傳統案例,沒有創新性,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很多學生雖然在“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中考核合格,甚至能得到較高的分數,但實際上并沒有接觸和參與過企業的運營實踐,導致參加工作后實踐缺失。

通過以上分析,目前的課程設置在理論與實踐上存在者差距。一學期的課堂講解只能滿足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需要,而對于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教學遠遠達不到要求,學生缺乏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的機會,這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一方面,“運營管理”課程性質決定了學生要想要深入學習運營管理這門課程,必須有一定的實踐理論知識沉淀。然而本科生對企業的了解大多來源于書本知識,目前大部分教材的編寫過于側重制造業,生產實踐對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抽象,也不符合工商管理、物流、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主流方向,因此學生難免感覺該課程難以理解且乏味無用,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降低其學習激情,被動接受知識,對知識理解較為淺顯,難以做深入研究學習;另一方面,教師為了在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只能通過案例或多媒體等手段豐富課堂內容。而企業運營實踐錯綜復雜,僅通過課堂教學始終讓學生感到紙上談兵,隔層面紗。

綜上,生產管理缺乏實踐,服務運作又不能深入學習,是當下學習“運營管理”課程的最大問題。同時,運營管理課程又是商學院的必修科目,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夠被學生接受理解課本知識,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了運營管理課程的一大難題,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2 具體改革措施

2.1 模塊化教學內容設計

根據學院經濟與管理科學系(以本學院為例)的人才培養方案,“運營管理”作為專業必修課程,共3學分48課時,通常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學期。運營管理是管理學科中內容較為繁瑣的一門學科,其涉及的管理內容較多。另外,運營管理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一門側重實踐性的課程,作為實踐性、應用性強的交叉學科,如果沒有足夠的理論基礎,面對龐雜零碎且無邏輯的理論知識,初學者很難把握。因此,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打破固有教材內容,合力建構教學模塊。依據課程內容的知識體系框架和能力培養目標,將課程分為四大模塊:

(1)運營管理總論篇。該模塊課程內容包括運營管理的含義、現代運營管理的特征、現代運營管理的任務與基本內容、現代運營管理的發展歷程、運營管理的生產過程與生產類型以及運營戰略。這一模塊的教學,注重學生對運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及認知的培養。一方面讓學生懂得戰略和戰術的作用,另一方面,讓學生知道現代企業運營管理如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2)運營系統設計篇。主要包括新產品、服務開發與流程選擇;生產能力的規劃和設計、設施的選址和布局、運營流程的績效衡量與分析。這一模塊的教學,注重學生對運營系統生命周期及相對應的產品、選址等方面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夠區分新發明產品與新產品、掌握設施選址的影響因素以及布局的四大類型,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選址及恰當布局。

(3)運營系統運行篇。這一模塊主要包括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等。主要解決運營系統如何滿足市場需求的變化,同時并能夠運用科學的運營系統生產合格產品和提供滿意服務的問題。

(4)運營系統維護與改進篇。任何系統都有生命周期,如果不加以維護和改進,系統就會終止。這一模塊主要包括系統升級換代、生產的現場管理、組織方式改進、規章制度完善及制造技術的新發展。

2.2 任務驅動的課程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根據前面所述模塊化學習,又將具體的模塊課程內容按照任務驅動方式劃分為三大類:一是運營管理基礎理論知識;二是企業運營模式探索展示;三是相關案例實訓。然后從任務的角度出發對模塊內容進行學習,主要突出理論和專業知識結合訓練。課程設計的目標是熟悉知識、掌握理論、學會方法、鍛煉思維、形成能力、積累素質。

任務驅動的學習模式是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主導,從教師的角度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是: 一是結合學生特點,精心設計任務; 二是引導學生分析任務,提出問題;三是根據學生實踐中反映的問題,及時講授新知識;四是及時評價,反映教學效果。同時任務以團隊協作的形式完成。教學內容的展開順序為: 啟動、計劃、執行、控制、結束。具體執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用團隊協作方式開展采用自主探求方式加課堂知識理解解決技術方案,任務完成提交總結報告。具體執行運營管理基礎任務時的方法有:

2.2.1 “關鍵法”

教師授課過程中把握“關鍵”二字,“關鍵”點有兩個方面,一是時間上的關鍵點,二是內容上的關鍵點,時間上的把握需要考慮學生注意力和認知特點,從而控制好時間。在內容上抓住教學內容的難點,把握重點,同時一些細節性的知識點由學生自主式探索。因此,“關鍵法”教學即在關鍵時間陳述關鍵內容。

2.2.2 情景模擬法

所謂情景模擬就是指根據課程章節內容,設計與其理論內容相關的情景,要求學生分析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運用運營管理理論,解決問題。這就將一些難以理解的宏觀理論和具體的情景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通過小組情境模擬練習,做到寓教于樂,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理解其中蘊含的運營管理的思想及方法。

2.2.3 案例討論法。

案例分析法就是通過對班級學生分組進行案例分析,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方面改變了傳統“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每個章節開頭設計一個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并設置相應的情境,思考其問題。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探討問題。力求讓學生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知識,并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2.2.4 主題報告法

課程期間將學生進行分組(5—7人一組),每組需要準備8次主題報告,主題分為自選和指定兩種,報告時間為5—10分鐘,用ppt、情景劇、辯論會、講故事、演講等形式進行輔助展示。比如作為報告主題的有:現代運營管理的發展歷程是依據什么進行演進的,麥當勞的選址因素,ABC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等。

3 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效果評價

將《運營管理》課程內容模塊化,使得整個邏輯思維較清晰,模塊切入點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將整體課程分為四大模塊,學生以任務為導向,分四模塊進行學習,有目的、有情景,學生更容易融入課堂。同時課程設計上具有獨創性。將每一個模塊的內容采用不同的體驗式教學的方式,特別是任務驅動導向,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對應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多樣教學平臺,如慕課、嘀哩嘀哩、雨課堂等,增加教學趣味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和演講能力。

4 結束語

通過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的運營管理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培養創新型人才,以滿足職場對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及組織協調功能,重點突出職業崗位特色教學。同時,以任務式模塊教學,將理論更好的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猜你喜歡
模塊課程管理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必修模塊相關知識過關訓練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自行車的發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