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懷瑜:打開生命暗章

2020-01-01 05:01齊拉編輯槐楊
人物 2019年12期
關鍵詞:加害者性暴力強奸

文|齊拉 編輯|槐楊

公開地談論性侵,不需要感到羞恥

面前出現一條潺潺流動的河流,譚薇安離開鋪設平整的小徑,駐足河邊,看著河水在陽光下流過鵝卵石,一群早生的蜉蝣在水面上舞動。身處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市郊的步道,她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心情大好。才下午1點,還有一整個下午。她在《孤獨星球》上發現了這條被命名為“幽谷森林公園”的長達18公里的徒步路線。之前幾周忙碌的工作中,每當想到這次旅行——獨自一人站在山頂眺望整座城市,她就覺得充滿了渴望。

作為貝爾法斯特的居民,15歲的少年錢寧也喜歡這片適合徒步的森林。這里幾乎罕有人跡,樹叢圍繞,可以輕易地找到全然封閉、私密的角落,他要做的只是悄然無聲地待在樹林間,等待獵物的到來。

譚薇安和錢寧在幽谷森林公園相遇了,錢寧與她搭訕,假裝向她問路,她語氣冷淡地回復了,希望可以“盡快擺脫這個小鬼”。她向著山頂前行,樹冠層投進帶著綠影的陽光,牛群在前方的田野上吃草,還能聽見山下溪流的水聲。譚薇安發現錢寧還在跟蹤她。

一番糾纏后,錢寧使用暴力強奸了她。

以上是小說《生命暗章》中的情節,整件事情也曾真實地發生在作者李懷瑜的身上。那年她29歲,在倫敦做電影制片人,利用周末時光前往北愛爾蘭參加社會活動,順便徒步。她是個喜歡旅行的亞裔女孩,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總是喜歡大笑。

在被強奸的幾周后,李懷瑜寫下了《生命暗章》的序章。5年后,她真正開始動筆,用兩年寫完,又花幾個月按照編輯的意見修改了最終的版本?!渡嫡隆帆@得了2017年的“非布克獎”,也賦予了李懷瑜新的身份——作家。

在書里,侵犯發生后,譚薇安立刻打電話給朋友,朋友幫她報了警,男孩隨即被逮捕。法庭上,譚薇安做了冷靜的陳述,男孩獲得了法庭的審判。警方的調查報告顯示,她身上有多達39處傷口。擦傷和瘀青在幾周后痊愈了,但心理創傷持續很久,她不想走出公寓,無法工作,只能靠救濟金生活。她被診斷患有嚴重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焦慮、抑郁、恐慌纏繞著她,隨時有可能把她拽入黑暗。她一次次前往性暴力庇護中心和醫院,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自己的經歷,然后一無所獲。

現實中,除了沒有走上法庭,其余種種也都發生在李懷瑜身上。很長時間,她沉浸在黑暗的情緒中。寫下《生命暗章》,不僅是對社會缺乏成熟的機制幫助強奸受害者的控訴,也是她療愈自己的方式。

逐漸地,有人與她分享自己被性侵的經歷,這讓李懷瑜意識到,性侵受害者是孤獨的,如果不公開談論,怎么才能找到彼此、得到彼此的支持?在一次TED演講上,她說,“為什么我們不能公開地談論強奸和性暴力呢?或許是因為害怕被評判,或者害怕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我認為這與羞恥感有關,一種社會投射在我們身上的羞恥感?!?/p>

《生命暗章》是一次大聲的宣告:我被強奸了,我不感到羞恥,我沒有做錯任何事,應該感到羞恥的是侵犯者。

寫作的療愈

李懷瑜說,寫下被性侵的故事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從哈佛大學畢業后,李懷瑜去了倫敦。她銘記著華裔母親的教誨,寫作不是一個賺錢的好職業,所以她選擇了電影工作,只將寫作作為空閑時間里的愛好。性侵發生后,她失去了工作,但寫作的習慣保留了下來。她持續地記下自己的夢、碎片的想法和感受。她知道,自己的寫作無法避開那場改變了她人生的性侵,更何況,寫下來會影響很多與自己有相同經歷的人。

《生命暗章》采取雙線敘事,主角“譚薇安”有著和李懷瑜類似的背景,15歲的強奸犯被塑造成“錢寧”,兩個人來自完全不同的世界。

寫作譚薇安部分時,盡管再次回憶那些創傷會引發痛苦,李懷瑜還是發現,這比當初經歷那一切容易多了。她選擇用第三人稱寫作,像一個旁觀者,站遠一些,在表達女主角在特定時刻所經歷的脆弱和孤獨時,她會以作家的思維思考,讓寫作更富有創造性。

她承認,她哭過幾次,“但同時自己也會獲得一些力量,我會告訴自己,‘看,我經歷了這些,現在都結束了?!?/p>

寫作錢寧的部分起源于好奇心。李懷瑜說,性侵發生后,她對加害者感到好奇,為什么一個如此年輕的孩子會強奸陌生人?他是否知道他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怎樣的影響?她曾經試圖向警察詢問施暴者的背景,被警察以保護隱私為理由拒絕了。最后,她明白了,“我在寫小說,我完全可以虛構一個人物?!?/p>

她對于性侵者的了解不多,只知道他15歲,來自漂旅人社區(起源于愛爾蘭的流浪民族,類似于吉普賽人。他們沒有土地和固定住所,常住在城市邊緣的拖車或帳篷里),他父母離婚了,他是文盲,他的家庭里有人有犯罪記錄。

她對流浪者社區做了一些調研,參加了一些流浪者社區的集會,跟與流浪者有過接觸的社工談話,試圖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對他們的歧視。例如,在都柏林的一些學校里,操場正中央會有一道粗線,漂旅人在一邊玩,定居人在另一邊。她去拜訪了法醫、心理學家、社工、緩刑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從那里了解其他青少年性侵犯罪的原因。加上已知的事實,李懷瑜為加害者錢寧也塑造了完整的童年、家庭、社會關系和心理活動。

在小說《生命暗章》中,錢寧有酗酒暴力的父親、出走的母親、偷竊的哥哥。13歲的時候,哥哥和朋友們就教錢寧如何把妹,要表現出年紀較大的成熟樣子,講笑話來施展魅力,并時刻記住一件事情:所有女孩都暗自希望被男孩親吻。一年后,他在傍晚搭訕了一個瘦巴巴的棕色女孩,把她拉到樹林里強奸了她。

李懷瑜用“empathy”(同理心)來形容她最終對加害者的感受。這不容易達到,強奸發生后,她想,先專注重建自己的人生。5年后,她才真正開始試圖理解加害者的人生,“作為人,擁有更多的同理心,是一件令人受益的事情?!?/p>

她希望讀者能明白,書中的錢寧在孩童時期遭受過很嚴重的家庭暴力,他從父親那里學會了厭女和暴力行為。他在貧窮和邊緣的社區長大,遭受過一系列歧視,他覺得沒人在乎他,所以為什么要在意別人的感受呢?他獲取社會資源的途徑太少了,他學會了不計后果地索取,無論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何種后果。

在寫作強奸案發生的過程時,李懷瑜切換視角的速度變快了,敘述節奏變得緊張。在譚薇安的視角,讀者感受到遲疑、惡心、恐懼,而在錢寧的視角,讀者可以清楚地察覺到他的低俗、粗暴和視一切的發生理所應當。

李懷瑜同樣虛構了性侵發生后性侵者的愚昧無知:回到家里,錢寧的朋友給了他一個哥們兒間的擁抱,“在公園搞上有錢的華人女孩,這真是了不起,我敢說她其實愛死這件事了?!彼噲D逃跑,被良知尚存的父親抓去自首。在庭審時,他一直歪曲事實,強調譚薇安喜歡他,勾引他,“她是裝模作樣的婊子,上流人士也會想要粗暴性行為?!彼挥X得自己犯罪了。

通過同時寫下受害者和加害者的故事,李懷瑜試圖反思這樁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性侵為何得以發生。在給《人物》記者的回信中,李懷瑜說,如果少了錢寧的視角,“寫作這本書可能會失去一些樂趣?!彼J為構造出錢寧的視角是必要的,“通過把錢寧塑造得生動、富有同理心,我得以像一個作家那樣去感受和思考,而不只是作為受害者。我同樣覺得我們的社會需要明白,加害者不是生來就是‘怪物’,成長經歷和個性導致了他們的性暴力。如果我們永遠不試圖去理解加害者的行為,未來我們就無法預防這類犯罪?!?/p>

她發現,寫作自己真實經歷過的事情,作家本人可以對過去增加一些掌控力,這是她在那場性侵事件中不曾有過的;寫作是門藝術,作家謀篇布局,虛構人物,使用技巧,這些讓她感到積極和有創造力——與被性侵的感受正好相反。

固執幫助了我的康復

性侵發生后,李懷瑜先報了警,然后去了貝爾法斯特市的醫院做檢查,服用避孕藥?;氐絺惗睾?,她向性暴力庇護中心尋求幫助。

在英國,性暴力庇護中心提供免費的熱線服務,性侵犯受害者可以在那里尋求心理咨詢和簡單的健康咨詢。官方網站上,他們宣稱致力于為受害者提供一個令她們感到安全的空間,讓她們可以放心地談論自己的焦慮、恐慌、自責和失眠問題。受害者可以選擇匿名,也不會被強制要求報警。

但李懷瑜認為在這些機構自己獲得了“糟糕的服務”。反映在書里,譚薇安在急診室里被告知,周末沒有性病照護門診,她要等到周一才能檢查。一名男醫生草草地檢查了她的瘀傷,給她開了隨處可以買到的布洛芬?;氐絺惗?,性暴力庇護中心過了幾天才回復她的電話,理由是人手不足。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心理咨詢,但咨詢師看上去總是很疲憊,反復問她性侵的過程,這讓她感到煎熬。

李懷瑜覺得,性侵受害者所接受的公共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受害者能否康復?!罢坪蹩偸钦J為這些服務不重要,所以很多相關機構都資金不足?!?/p>

接下來的很長時間她都在等待庭審,但庭審終于沒有發生,嫌疑犯在最后時刻認罪了,“我希望我可以告訴你,我好好地慶祝了一下,但事實是我精疲力盡了?!?/p>

不需要出庭作證讓李懷瑜松了一口氣,但同時她也覺得自己被剝奪了講出故事的權利?!耙苍S那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寫這本小說的原因,我可以給受害者一個完全的公正?!彼f。

在書里,李懷瑜虛擬了一場庭審,發生在性侵的幾個月后。那是整本書的高潮,譚薇安出庭作證,與錢寧對峙,她幾度崩潰,最終憑借冷靜和令人心碎的陳述使得陪審團相信了她。

借由這一段虛擬的庭審,李懷瑜希望告訴公眾,刑事案件的審理程序會對性侵受害者造成極大的傷害:如同錢寧那樣,被告的主要辯詞會極大地削弱受害者故事的可信度,對受害者造成侮辱,且對受害者的治愈毫無幫助。另外,對著傷害自己的人作證是非??膳碌氖虑?,這種恐懼也會影響生活的重建。

她認為理想的庭審中,受害者不需要直接面對被告,隨時都有心理咨詢師提供支持,交叉詢問也應該使用新的形式。她不支持在性侵案中使用陪審團,因為人們會對受害者的外貌、行為和說話方式有判斷,而這種判斷與強奸是否發生毫無關系。

這個案子上了北愛爾蘭的新聞。李懷瑜給自己親密的朋友寫了一封郵件,她想要朋友知道,她的生命里發生了很重要的事情。她也開始閱讀其他強奸受害者的回憶錄,她發現,不僅極少有人探討加害者的想法,亞裔女性也幾乎不會成為故事的主角。

脆弱、服從、過于女性化,這是西方社會對于亞裔女性的刻板印象,也是當時北愛爾蘭媒體報道中對她的描述,從有自我意識開始,李懷瑜知道,她需要與這種刻板印象作斗爭,“為了在西方社會成功,我不得不切斷一些與自己文化的聯系,”李懷瑜說,“但我不會讓這個強奸犯把我的生活和我探索世界的能力帶走?!彼f自己很固執,“我猜這種固執幫助了我的康復”。

旅途的風景

小時候,在位于美國新澤西的家里,李懷瑜愛上了旅行。華裔父母經營著一家洗衣店,經濟并不寬裕,他們很少外出度假。每到周日下午,她會趴在廚房的地板上,閱讀報紙的旅游版——媽媽為了省錢,從不開冷氣。

她會在腦海中勾勒出未去過的遠方的樣子,不論是加勒比海的特價郵輪還是挪威山區的火車旅游。她喜歡在地圖上研究美國的各個州、湖泊和城鎮如何連接,想象哪里都比枯燥的美國郊區有趣。她幻想長大后以自己的方式旅行,那就是閱讀和寫作。

上大學期間,暑期她接下撰寫旅行指南的工作,背著背包穿越歐洲。在阿爾卑斯山腳下,她遇見了三個德國人,用自己磕絆的德語和他們聊天,背后的風景跟明信片上一模一樣。她喜歡這種方式,背上背包沿著山谷小徑行走,不知道前面等待著的是什么。也許經過某個轉角,就會看到全新的風景。

北愛爾蘭的那個下午中止了這一切。

在《生命暗章》中,經歷了性侵、失業的4年,譚薇安接下在迪拜影展服務的短期工作,之后,她重新開始獨自旅行,去了阿拉伯半島北岸的一處徒步地。

徒步比她想象得漫長,太陽落山后,她在空無一人的黑暗中陷入了恐慌。她沒打開手電筒,而是借著月光和遠方清真寺的禱告聲前行,她告訴自己,“如果可以通過這個步道,就可以通過一切?!彼懒瞬簧俣钙?,抵達山頂,在藍色的城市燈火中看著濱海路閃爍的水岸,繼續前行,穿過一片墓地,下山回到了市中心。一切是那么正常,觀光客挽著手臂散步,當地人生機勃勃地聊著天,沒有人知道在她身上發生了什么。

李懷瑜寫道,“除非她告訴別人,告訴任何人,否則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她在黑暗中摸索著穿越那座山谷的旅程?!?/p>

為了讓更多的人分享“黑暗中的旅程”,李懷瑜創辦了“Clear Lines”藝術節,人們可以通過談論藝術來解決性侵和性騷擾的問題。她還加入了一個由強奸受害者組成的團體。她開始了在倫敦經濟學院的博士研究,研究對象是那些與媒體打交道的受害者,通過讓媒體參與進來,改變公眾對強奸事件的敘述方式。

“事實上,大部分的受害者并不是被陌生人襲擊,而是被他們認識的人襲擊,如同事、朋友、親戚甚至伴侶。我們中有很多人都有這種黑暗的經歷。分享這種經歷的過程,是否被他人相信以及恢復的過程,對每個受害者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我打算用我能想到的每一個角度,來挖掘這些事件背后的共同真相?!?/p>

她非常佩服今年公開自己真實姓名的香奈兒·米勒。香奈兒·米勒是斯坦福大學一起酒后性侵案的受害者,一直以Emily Doe的名字出現,直到今年,米勒出了一本名為《Know My Name》的書,公開了自己的名字?!拔蚁敫f謝謝,你告訴了人們性侵受害者無需感到羞恥,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在公共場合驕傲地抬起頭,我們是幸存者,我們有權說出自己的故事?!?/p>

她即將完成自己的第二本書,依然與女性遭受的性侵犯有關,但是關于那些決定在公共場合保持沉默的人。她懷孕了,第29周的時候,她去了巴塞羅那,相比倫敦陰晴不定的天氣,那兒很溫暖。登上蒙特惠奇山俯瞰整座城市,高迪的圣家堂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遠處是蔚藍的地中海。

猜你喜歡
加害者性暴力強奸
強奸何以為惡?
涉牙之案謹慎判斷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與校園欺凌現象的防范研究
家暴加害者為何從不反省
中國臺灣/《為什么我們會指責受害者,而非加害者呢?》
“婚內強奸”行為的刑法規制
我國應積極采取措施有效遏制婚內性暴力現象
超三成在校大學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騷擾
“性暴力”入法究竟難在哪兒
反家暴法再審議:性暴力應否納入家暴成關注焦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