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皖西地區蝗災探析

2020-01-01 08:31汪德華
皖西學院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皖西蝗災六安

汪德華

(淮北師范大學 歷史與社會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皖西歷史悠久①,文化氣息濃厚,一直是傳統社會中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但是由于當地自然條件復雜,蝗災多發,經常給當地的農業生產與社會生活帶來重要負面影響。學界近幾十年來對歷史時期蝗災研究的成果頗多,就安徽省內而言,相關成果主要集中于皖北和皖江地區,較具代表性的有龔光明和陳玲玲的《皖北劉猛將軍廟分布探究》[1],吳媛媛的博士論文《明清時期徽州的災害及其社會應對》中的部分章節等[2]??傮w而言,目前學界對歷史時期的皖西蝗災雖有局部涉及,但并沒有專門細致研究成果出現。故此,筆者擬根據地方志中的相關記載,對清代皖西地區各州縣蝗災的情況、特征、原因及社會應對作簡要探討。

一、清代皖西各州縣蝗災概況

自古以來,皖西區域內水利條件優越,淠河、史河穿境而過,瓦埠湖連接著多條河流,著名的正陽關則有匯集七十二水之稱,這些為境內的農業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加之芍陂的滋育,更讓皖西地區長期成為重要糧食產區之一,還形成了畜牧業、林業、茶業、漁業等多樣化的農業格局。但是歷史時期,蝗災一直困擾著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馬世駿認為淮河中游是歷史時期蝗災嚴重的地區[3](P10,P199-212),而皖西正處于淮河中游南岸,蝗災的發生頻率亦高,筆者根據地方志史料將清代皖西各州縣蝗災概況列出(表1)。

從表1可見,盡管多數地方志對蝗災發生的年份及災情概況記載僅是寥寥數語,但依然不難看出蝗災爆發的頻繁與嚴重程度。在傳統社會中,農業是百姓維持生計的最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面對嚴重而頻發的災情,百姓的應對能力有限,致使大量農作物受災,最終造成家庭農業收成大幅銳減,生活質量無法保障,甚至威脅到國家的稅收。當地的歌謠《哀江南》中就寫道:“旱魃來游二百日,飛蝗欲奪生人室”[4](P618),生動地描繪了蝗災的發生對百姓生產和農村生活的嚴重危害。

由于蝗蟲破壞農作物,也會使市面上流通的糧食減少,加之無良商人趁機哄抬糧價,導致糧價瘋漲,加重了災害破壞的程度。面對嚴重的蝗災和生存危機,百姓或忍受饑荒,或逃亡。例如咸豐八年(1858),六安州、壽州、霍山縣及舒城縣等多地相繼發生了嚴重的蝗災,高昂的糧價幾乎斷絕了百姓的生存希望,據史料記載:“春,大饑,斗米錢二千。夏秋大疫,蝗蝻復作,民之死者,不可計數?!盵5](P2049)由蝗災而導致的饑荒,進而造成百姓死亡人數持續上升,以致無法統計;而幸存活下來的百姓則不得不背井離鄉,舉家外遷;更有甚者,有的家庭不惜賣兒賣女換取錢糧,地方志記載:“其幸存者,率挈妻女,逃他州縣,鬻之以活口?!盵5](P2049)大量的逃亡流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穩定。

續表

二、清代皖西蝗災特征

清代皖西蝗災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據表1統計可見,清代皖西各州縣蝗災發生次數共計57次,發生在夏秋兩季的蝗災高達48次,所占比為84.21%;其中夏季蝗災發生次數為30次,所占比為52.63%;秋季蝗災發生次數為18次,所占比為31.58%。而春冬兩季的蝗災發生次數僅為9次,所占比為15.79%;其中春季蝗災發生次數僅為8次,所占比為14.04%;冬季蝗災發生次數僅有1次,所占比為1.75%??梢?,清代皖西地區的蝗災發生在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結合表1的統計結果,可將其清代皖西蝗災的季節性發生頻次列出(表2)。

表2 清代皖西蝗災季節特征分布表

清代皖西蝗災還表現出年份不均的特征。通過整理表1數據,可以看出康熙年間發生次數為14次,占比24.56%;雍正年間發生次數為2次,占比3.51%;乾隆年間發生次數為6次,占比10.53%;道光年間發生次數為9次,占比15.79%;咸豐年間發生次數為20次,占比35.09%;同治年間發生次數為3次,占比5.26%;光緒年間為3次,占比5.26%。由表1和表3對比可見,清代皖西蝗災多集中在清前期的康熙六年(1667)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間,以及清晚期的道光十五年(1835)至咸豐十一年(1861)間??滴跄觊g蝗災次數占清代總次數的24.56%;咸豐年間蝗災次數占35.09%。結合清代各皇帝在位時間的長短,折合成災害發生的年次情況如表3,從中可見,咸豐年間發生的頻率最高,為0.55年/次;其次是道光年間,3.34年/次;康熙與同治年間相似,分別為4.36年/次和4.34年/次;光緒年間發生的頻次最低,為11.34年/次,乾隆年間與之相差不大。

表3 清代皖西蝗災年份特征分布表

清代皖西蝗災還具有空間差異性特征。通過分析清代皖西各州縣地方志史料,結合表1,可以整理出清代皖西地區各個州縣蝗災發生頻次如表4,從中可見,在皖西六縣(州)中,發生次數高者為六安州,總共16次,占28.07%;其次是英山縣,為10次,占17.54%;霍邱、霍山、舒城皆為9次,各占15.79%;而壽州最少,僅為4次,占7.02%??傮w上,清代的六安州為蝗災高發區域,英山、霍山、霍邱、舒城四縣情況大體相當,壽州明顯較低。

三、清代皖西地區蝗災多發的原因

皖西地區的蝗災與當地的自然氣候息息相關。該地區既具有北方干燥的氣候特征,又具有南方濕潤的氣候特征。氣候復雜為蝗蟲幼卵的發育及蝗災大規模發生提供了“溫床”。古人常說:“旱蝗相繼,旱極而蝗?!标惣蚁樵谘芯炕葹臍v史的過程中,就已經指出中國蝗災的發生與干旱有密切的統計關系[6]。施和金曾指出淮河流域的旱災發生規律,“以旱災而言,淮河流域也是集中在夏秋二季,但夏旱要多于秋旱,前者占39.6%,后者占21%,秋旱只及夏旱的一半?!盵7]綜合可見,地處淮河南岸的皖西地區的蝗災也多發生于夏季,側面反映出當地的蝗災與干旱性氣候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根據表1,筆者統計出清代皖西旱災與蝗災關系概況如表5。

表4 清代皖西各州縣蝗災發生頻次表

表5 清代皖西旱災與蝗災關系概況表

由表5可見,清代皖西地區因旱災而引發蝗災的次數高達45次,占總蝗災次數的78.95%,其中夏季發生旱蝗次數占總旱蝗次數的51.11%。皖西各地夏季旱蝗次數在各地總旱蝗次數所占比分別為:六安州50%,英山縣50%,霍山縣50%,霍邱縣50%,舒城縣55.56%,壽州50%。由此可見,皖西各地蝗災與旱災發生也具有明顯的同步性關聯。

皖西地區的溫度也與蝗災發生具有重要聯系。李鋼等學者研究成果表明:“蝗卵的起點發育溫度為15℃,蝗蝻的起點發育溫度為20℃,飛蝗的發育適溫為25℃~40℃,最適宜發育溫度為28℃~34℃?!盵8]而皖西地區歷年夏季溫度變化不大,平均溫度為26.2℃[9],已經可以達到蝗卵、蝗蝻以及飛蝗的發育的適宜溫度。特別是該地區夏季先后會出現“梅雨”和“伏旱”兩種特殊氣候,“梅雨”發生在6、7月間,持續周期20多天,這期間,“長江下游江淮兩岸各站氣候平均溫度基本穩定在22℃以上”③,皖西“溫度范圍大致是20℃~27.9℃?!盵10]這已經能達到前述蝗卵與蝗蝻的起點發育溫度?!胺怠卑l生在7、8月間,持續周期一個月,皖西平均溫度可達28℃~31℃,午后溫度一般達33℃~35℃,最高可達43℃~45℃④。這也與前述的飛蝗發育溫度及最適宜發育溫度高度吻合。

皖西地區的復雜地形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蝗災發生率。六安州下轄英山與霍山二縣,地形復雜,既有山區與丘陵,地勢不平,又有河流及其支流流經,容易留下大量的湖灘及洼地。陳業新就曾說:“淮河中游地區水潦災后的自然環境和社會農業生產活動方式的負向變化,為飛蝗的發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其作用具有正向的性質。長期的水潦尤其是黃泛后形成的河湖淺灘及其上生長的蘆草等,不僅為飛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好的滋生地,而且還為飛蝗提供了其最喜食的植物——蘆葦等?!盵11]可見,六安州境內多低洼濕地與灘涂的地形狀況,為蝗蟲幼卵發育提供了天然的滋生場所,增加了蝗蟲的發生率。而英山與霍山地勢較高,則不利于蝗蟲幼卵繁殖生存。壽州位于淮河與其支流的交叉點,地勢平坦,無法形成過多的洼地,可提供蝗蟲生存環境的區域較少,故而蝗災次數也最少。

社會環境很可能也是造成皖西蝗災高發的原因之一。前文已述,清代皖西蝗災集中爆發的第一個時段為康熙六年(1667)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間,這一時期,國家內憂外患,明末清初以來各地戰亂動蕩仍未停止。第二個集中時段為道光十五年(1835)至咸豐十一年(1861)間,在近30年時間發生蝗災高達29次,幾乎連年發生,災情嚴重。而咸豐年間,皖西恰恰長期處于太平軍與清軍的戰爭對峙地帶。上述兩個階段蝗災集中爆發期,恰好與皖西經歷的動蕩不安時期高度重合。

四、清代皖西地區蝗災的應對

清代皖西百姓在實踐中總結了許多捕蝗經驗,其中土埋殺卵法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當地百姓對蝗蟲幼卵的生存環境已經有了深刻認識,通過對洼地及灘涂里的蝗卵進行土埋,破壞蝗蟲幼卵的繁殖環境,來降低蝗蟲群體的數量。關嵩祺在《捕蝗謠》中記載:“魚鰕遺種爛沙泥,蒸濕蟲生有至理?!盵12](P1824)韓獻在《除蝗謠》里也有明確記載:“蝗至輒遺育,伏患曷能瘳。春暉群蟄起,新羽狎來牟?!盵12](P1773)歌謠中反映出當地百姓已經認識到蝗卵不及時進行土埋,等到溫度適宜的時候,就會孵化并大量繁殖為新的蝗蟲,會加重災情。土埋殺卵法的好處是可以從根源上減少蝗蟲的數量,減輕蝗災危害。

還有一種較為常用方法即火燒法,當地歌謠中也多有關于火燒法捕蝗的描寫,譬如韓獻在《除蝗謠》中提到:“誰易言生殺,燋撲重愆尤?!盵12](P1773)蝗災災情嚴重,迫使皖西百姓不得不去火燒蝗蟲,盡力挽救農業損失。關嵩祺的《捕蝗謠》也說道:“炎滅焦灼亢不巳,河流漲落江潮起?!盵12](P1824)蝗災爆發對于皖西百姓來說是致命的,甚至能造成社會恐慌。而火燒蝗蟲,又會擔心莊稼被點燃,呈現出“秋田稼熟如云擁,??謩兾g蕩成灰”[12](P1824)局面,火燒法雖然有效,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蝗災爆發之際,官府也積極采取措施降低災情。清代國家出臺了不少相關治蝗懲戒措施,如乾隆十八年(1753)頒發諭旨:“嗣后州縣官遇有蝗蝻,不早撲除,以致長翅飛騰、貽害田稼者,均革職拿問?!盵13](P284)從制度上督促地方官員積極應對蝗災,事實證明這樣的制度是有效的,在光緒《續修舒城縣志》“人物志·義行”章節中記載了一些皖西官員組織捕蝗的典型事例:“江自鳳,字廷弼,州同……乾隆年蝗,自鳳出谷募夫捕滅……又有董以裕者,字濟安,例貢生……募夫與里人捕滅之?!盵14](P420)面對蝗災,地方官府還會及時下達捕蝗文書,命令里長等組織民眾參與捕蝗,關嵩祺在《捕蝗謠》就有記述,“官家迭次下符牒,里長敦促吏胥虐?!盵12](P1824)還有一些地方官,在蝗災來臨之際,甚至捐出自己的俸祿招募民眾,一起捕蝗,同治《六安州志》中就記載了六安州官員祝應權的捐俸捕蝗事跡,“州旱蝗四起,捐俸募民撲滅?!盵15](P901)

蝗災發生后,首先要處理饑民生存問題,較為常見的方法就是設立粥廠,張斯善在《史中丞功德記》中就有記載:“戊寅夏,飛蝗自西北來,若云密雨驟……公措米千余石,分設粥廠九處,活饑民無數?!盵12](P1593)皖西官員駱循理則積極用存儲的糧米救濟百姓,“旱蝗時,儲米數百石,盡發以賑,全活亦不下數千人?!盵15](P897)遇見特大蝗災,官員無力救濟時,便上書朝廷申請蠲賑,州守王所善就記錄了康熙十八年(1679)地方官員因蝗災申請蠲賑的事件,“又據里民泣報飛蝗……竹木皆黃,粒食告匱,忽又飛蝗蔽日,雖無苗可食,而樹葉并為一空。合州民命,實無一線生路……另報奇荒,旱賜全恩?!盵16](P1695)蝗災過后,農田亦呈荒蕪狀態,官員還積極組織恢復農業生產,撥發稻種與耕牛是常見的重建舉措,地方志記載:“況時當耕作,播谷方興,若復半月羈延,難活一方生命。懇憐奇厄,急救倒懸,賑發粥食以延余生,量給牛種以圖秋獲?!盵17](P1874)此外,部分地方的官府還通過一些開源的方式,大力免除稅收,招徠流民。

設立劉猛將軍廟并舉行祭祀,是古代地方政府常見蝗災禳除方式之一。清代皖西各地也曾興起建立劉猛將軍廟浪潮。同治《六安州志》記載,當地的劉猛將軍廟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每歲冬至后第三戊日,及正月十三日誕辰致祭……惟神夙昭勇略,懋著靈威,功殄螟蝗,惠周原隰?!盵18](P210)同治《霍邱縣志》也記載劉猛將軍廟在城隍廟旁,“每歲冬至后第三戊日、正月十三日誕辰致祭……道光十一年重修,有碑記?!盵19](P62)光緒《壽州志》記載劉猛將軍廟在州署北邊,“每歲正月十三日、十二月擇日致祭牲少牢?!盵20](P200)光緒《續修舒城縣志》也有記載,康熙六十年(1721),“知縣蔣鶴鳴募建。雍正七年,并祀劉猛將軍……光緒三年飛蝗入境,知縣周巖禱于祠基,蝗不為災,捐俸于舊址重建?!盵21](P78)祭祀禳災顯然不能達到真正驅除蝗災的效果,但是其能形成一種心理慰藉,在當時對鼓舞人民堅守家園與穩定社會秩序能夠起到一定積極意義。

五、結語

清代皖西地區蝗災頻發,表現出季節、年份以及空間分布不均的特征,危害了社會生產和生活。面對蝗災,皖西百姓采用的土埋法與火燒法進行自我抗災救災,地方政府也能積極組織捕蝗,并參與救濟賑災。地方官員與百姓的互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抗災力量,對抵御災害、挽救農業損失及百姓財產起到重大作用。祭祀禳災雖然起不到真正的捕蝗作用,但會在心理暗示方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而作為祭祀除蝗之風的產物——劉猛將軍廟,曾經見證了清代皖西地區蝗災的多發的歷史,折射出災害沖擊下的百姓生活,如今成了皖西地區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

注釋:

① “皖西”稱呼起源于民國,現代意義上的皖西大致范圍為六安(金安區、裕安區、葉集區)、霍邱縣、壽縣(2015年底劃入淮南)、霍山縣、舒城縣、金寨縣。相對應清代皖西地區則界定為六安州(領縣二,霍山、英山),霍丘(時屬潁州府),壽州(時屬鳳陽府),舒城(時屬廬州府)。具體可參考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安徽省地圖,第18-19頁。

② 表1根據六安州、英山縣、霍邱縣、霍山縣、舒城縣、壽州等皖西各州縣清代地方志整理,方志版本如表,卷次從略。

③ 溫度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氣象百科資料,梅雨標準。

④ 溫度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氣象百科資料,伏旱。

猜你喜歡
皖西蝗災六安
安徽六安:鄉村直播 “云端”致富
我國歷史蝗災發生與防治研究取得新進展
廣西六安金礦地質特征與控礦因素
蝗災降臨東非,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
蝗災又來了
回馬槍
六安茶香也襲人
回馬槍
明代山西蝗蟲災情統計與時空分布
吳月娘愛的,賈母不待見的,都是這杯六安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