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晝錦堂記》的意蘊分析

2020-01-01 12:59周舟鄭媛媛秦欣欣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0年16期
關鍵詞:社稷韓琦歐陽修

周舟,鄭媛媛,秦欣欣

(新鄉市博物館,河南新鄉 453000)

新鄉市博物館收藏大量歷代名碑的拓片,其中就有一件民國時期的拓片,內容為北宋歐陽修所寫的《晝錦堂記》。歐陽修的這篇500 余字的文章,不僅體現出他深厚的文學造詣,更能品讀出北宋時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是今人認識宋代文人的重要窗口。有鑒于此,筆者以新鄉市博物館館藏《晝錦堂記》拓片為基礎,結合相關文獻史料,對相關歷史人物進行探究。

1 《晝錦堂記》概況

《晝錦堂記》是北宋時期著名文豪歐陽修為武康軍節度使、相州知州韓琦所建的晝錦堂而寫,后刻有《晝錦堂記》碑。其碑文為蔡襄書寫,碑上的每一個字,都是蔡襄從寫出的10 個相同文字中篩選出來的。具《廣川書跋》載,“蔡君謨妙得古法,其書晝錦堂,每字作一紙,擇其不失法度者,裁截布列,連成碑形,當時謂之百鈉本,故宜勝人也?!痹⒂诎碴柺袃葨|南營的韓魏公祠內,刻于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后被毀,元代至元年間重刻。晝錦堂建于相州州署的后院,取“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之句的反意。韓琦,字稚圭,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人物。韓琦曾與范仲淹共同率軍防御西夏,固守北疆,“朝廷倚以為重,故天下稱為‘韓范’”[1]。之后,韓琦又積極參與范仲淹主持的“慶歷新政”。自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6月,韓琦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后韓琦歷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封魏國公。

《晝錦堂記》全文如下。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

蓋士方窮時,困厄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于其嫂,買臣見棄于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后,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車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于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

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余光者,蓋亦有年矣。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厄之人,僥幸得志于一時,出于庸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夸耀之也。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不足為公貴。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后世而垂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豈止夸一時而榮一鄉哉?

公在至和中,嘗以武康之節,來治于相,乃作“晝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詩于石,以遺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譽為可薄,蓋不以昔人所夸者為榮,而以為戒。于此見公之視富貴為何如,而其志豈易量哉?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余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于是乎書。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歐陽修記。

衣錦還鄉乃是讀書人的向往,文章開頭引用戰國蘇秦和漢代朱買臣的例子,用以表述“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為人之常情。韓琦在衣錦還鄉后又修建晝錦堂,似乎韓琦也與普通讀書人一樣追求衣錦還鄉的殊榮,但歐陽修則認為“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因韓琦“世有令德,為時名卿”,又“自公少時,已擢高科”,所以“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韓琦追求的不是“高牙大纛”,也不是“桓圭袞冕”,而是“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后世而垂無窮”。正因為韓琦追求是“德被生民”和“功施社稷”,才能“措天下于泰山之安”,進而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端问贰焚澠?,“琦蚤有盛名,識量英偉,臨事喜慍不見于色,論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

2 《晝錦堂記》中韓琦、歐陽修二人價值觀的認同

清代文人吳楚材、吳調侯編寫的《古文觀止》一書對《晝錦堂記》評價為,“以永叔之藻采,著魏公之光烈。正所謂天下莫大之文章?!盵2]此篇文章突顯歐陽修對韓琦的贊美之意,推其原因則是韓琦、歐陽修二人的價值觀高度一致。歐陽修在其《送徐無黨南歸序》中提出自己對圣賢的認識,“其所以為圣賢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見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盵3]韓琦所著的《安陽集》中有名為《晝錦堂》的一首詩,亦能體現韓琦的精神追求。詩句內容為:古人之富貴,貴歸本郡縣。譬若衣錦游,白晝自光絢。不則如夜行,雖麗胡由見。事累載方冊,今復著俚諺?;蚣u太守章,或擁使者傳。歌樵忘故窮,滌器掩前賤。所得快恩仇,愛惡任驕狷。其志止于此,士固不足羨。茲予來舊邦,意弗在矜衒。以疾而量力,懼莫稱方面??贡砑{金節,假守冀鄉便。帝曰其汝俞,建纛往臨殿。行路不云非,觀嘆溢郊甸。病軀諧少休,先隴遂完繕。歲時存父老,伏臘潔親薦。恩榮孰與偕,衰劣愧獨擅。公馀新此堂,夫豈事飲燕。亦非張美名,輕薄詫紳弁。重祿許安閑,顧己常競戰。庶一視題榜,則念報主眷。汝報能何為,進道確無倦。忠義聳大節,匪石烏可轉。雖前有鼎鑊,死耳誓不變。丹誠難悉陳,感泣對筆硯。此詩應是歐陽修在《晝錦堂記》中提到的“余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那首詩。詩中“所得快恩仇,愛惡任驕狷。其志止于此,士固不足羨”之句,表明作者修建晝錦堂的目的不是炫耀富貴、夸耀榮譽。歐陽修正因為拜讀過韓琦的詩句,所以認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譽為可薄,蓋不以昔人所夸者為榮,而以為戒”??梢?,對韓琦鄙視夸耀榮譽的評價不是歐陽修對韓琦的奉承,而是韓琦之本意。進而歐陽修在《晝錦堂記》中評價韓琦,“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后世而垂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庇纱丝梢?,韓琦所追求的理想價值與歐陽修對圣賢的認識十分相似。

嘉佑八年(1063年),宋仁宗去世,曹太后與英宗失和,治平二年(1065年)“濮議”之爭隨之興起。在此政治旋渦中,韓琦身為宰輔,其處境可想而知。在處理復雜的政治問題時,韓琦需要拿出措施來支撐朝政,防止國家陷入危機。這就需要韓琦具有驚人的膽識和不計個人得失的氣魄,而韓琦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凹蔚v、治平間,再決大策,以安社稷。當是時,朝廷多故,琦處危疑之際,知無不為?;蛑G曰:‘公所為誠善,萬一蹉跌,豈惟身不自保,恐家無處所?!鶉@曰:‘是何言也。今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務呃⒎??!?/p>

在治平初年政治風波中,韓琦、歐陽修二人因價值觀的一致而相互扶持,共渡難關。治平二年(1065年),朝廷關于宋英宗生父的名分問題展開討論,史稱“濮議”。在此事件中,王珪、司馬光等多數朝中官員認為英宗應稱仁宗皇帝為皇考,生父濮王為皇伯。而韓琦、歐陽修二人同為宰執,則認為英宗應該稱生父濮王趙允讓為皇考。隨即,身為宰執的韓琦、歐陽修二人遭到大批朝中官員的彈劾。面對百官的指責,歐陽修堅持認為,“若本生之親,改稱皇伯,歷考前世,皆無典據。進封大國,則又禮無加爵之道。故中書之議,不與眾同?!盵4]治平3年(公元1066年)正月,呂誨、范純仁、呂大防合奏指責韓琦、歐陽修二人,“豺狼當道,擊逐當先;奸邪在朝,彈劾敢后?伏見參知政事歐陽修昔開邪議,妄引經據,以枉道悅人主,以近利負先帝,欲累濮王以不正之號,將陷陛下于過舉之譏。朝論駭聞,天下失望。政典之所不赦,人神之所共棄”;“至如宰臣韓琦,初不深慮,固欲飾非,傅會其辭,絓誤上聽,以至儒臣輯議?!盵5]在整個“濮議”過程中,韓琦、歐陽修二人政治立場一致,相互扶持,最后取得此次紛爭的勝利?!疤蟪鍪謺?,許帝稱親,尊王為皇,王夫人為后。帝不敢當。于是御史呂誨等詆修主此議,爭論不已,皆被逐?!痹谥纹蕉辏?065年)的政治旋窩中,歐陽修同樣也是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他亦是希望得到韓琦在政治上的支持。當歐陽修得到宰相韓琦的支持后,在撰寫《晝錦堂記》時,自然表達出對韓琦的稱贊之情,“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

3 《晝錦堂記》中韓琦、歐陽修二人的“和而不同”

歐陽修是極重人格、道德和品行的君子,不會違心的去奉承別人。即便對方是自己敬重的人,當立場不同的時候,歐陽修也會與其針鋒相對,不會放棄自己的判斷?!稌冨\堂記》這篇文章除了表達出歐陽修對韓琦的稱贊之意,也有歐陽修對其的勸誡、勉勵和警醒之意。文中先表述“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不足為公貴”,后通過“惟”字引出“德被生民”“功施社稷”“耀后世”“垂無窮” 等句來表明韓琦的志向,又強調“士亦以此望于公也”。這說明世人以此標準來看待韓琦,韓琦也已是天下士人的標桿,其一言一行被天下人所關注。言外之意,歐陽修希望韓琦嚴格要求自己,不愧于天下人對自己的敬重,體現歐陽修對韓琦這位友人的諄諄告誡。

除了《晝錦堂記》這篇文章,在史料中也有歐陽修堅持原則,不肯違心地去附和韓琦的記載。水洛城是北宋時防御西夏的一座邊境要塞,在劉滬主政當地時已殘破不堪。關于是否修筑水洛城,仁宗時朝廷內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時任陜西四路都總管兼經略、安撫、招討使的鄭戩,以“通秦、渭援兵,招生羌大王族為邊衛”為由,命劉滬、董士廉修筑水洛城[6]。鄭戩主張重筑擴修水洛城,以堅城為依托,進可攻退可守,能極大威懾敵人、保護百姓,這一派在朝中得到歐陽修、范仲淹等人的支持。而右司諫、知渭州兼領涇原路經略公事尹洙對此則有不同意見,“洙以為前此屢困于賊者,正由城砦多而兵勢分也。今又益城,不可,奏罷之?!币▌t認為筑水洛城,勞民傷財,分散兵力,得不償失,主張放棄水洛城,集中兵力收縮防御,尹洙的觀點在朝中得到韓琦的支持。當鄭戩去職后,尹洙下令劉滬停止筑城,但劉滬抗命不從,朝廷上下圍繞該不該筑城、劉滬是功是罪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釀成黨爭,這就是宋史上著名的“爭水洛城事”?!皼茉芬ㄒ詾椴槐?,令罷筑,且召滬,不聽,日增版趣役。洙怒,使狄青械滬、士廉下獄?!痹诩姞幹?,韓琦支持尹洙,“尹洙與劉滬爭城水洛事,琦右洙,朝論不謂然”。但歐陽修則反之,“朝廷必知水洛為利而不欲廢之,非滬守之不可。然滬與狄青、尹沫已眾同異,難使共了此事。臣謂必不得已,寧移尹沫,不可移滬?!痹谒宄侵侵疇幹?,歐陽修先后兩次上書,力挺劉滬,與支持尹洙的韓琦截然相反。這是歐陽修堅持自己的立場,未附和韓琦的典型事例。朝廷關于是否在水洛城筑城的爭論,實質上表明朝廷對西夏攻防策略上存在明顯分歧。韓琦、歐陽修二人雖然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但也會在觀點不同時針鋒相對,體現出當時文人和而不同的政治人格和追求實現治世抱負的淑世情懷。

4 結語

歐陽修作為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其所作的《晝錦堂記》具有多種的價值和意義。這篇文章結構嚴謹,事信言文,不虛美,簡潔流暢,語言明快,曾被后人譽為“天下莫大之文章”,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同時此文凸顯韓琦“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志向和追求“耀后世而垂無窮”的理想,符合歐陽修崇尚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原則,是研究韓琦、歐陽修等北宋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材料。

猜你喜歡
社稷韓琦歐陽修
畫眉鳥
快樂的“長工”
韓琦寬厚待人
觀俊鹿之小體 察文化之大形
韓琦的豁達
豁達是一種境界
勤奮的歐陽修
立晉社稷與魏晉嬗代
歐陽修拜師
官員的操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