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州方言中的“給”字句

2020-01-02 01:57郭朝慧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林州助詞義項

郭朝慧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引言

林州市位于河南北部,與山西交界?!吨袊Z言地圖集(第2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等2012)中,林州方言屬于晉語片區獲濟小片。本文以林州方言中個“給”為研究對象,筆者通過采集收集大量林州方言例句,請家鄉的父輩進行了大量造句,主要從三方面來展開文章的內容:“給”字的義項演化;林州方言中“給”字的用法;林州方言中“給”字的語義來源淺析;試圖闡釋清楚林州方言中“給”字的用法,理清其異于普通話的用法和緣由。

1 “給”字的義項演變

“給”字的詞義相當豐富,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它具有三種詞性:動詞、介詞、助詞。詞性隨著時代的演變和發展而不斷演變發展,“給”字最初由形容詞性引申為動詞、副詞,隨后延伸為介詞和助詞;據考究形容詞性僅出現在成語中,副詞用于成語、古語或文言文。因此“給”字曾擁有過“動詞、介詞、助詞、副詞、形容詞”等詞性,而當代“給”字體現較多的是它的動詞、介詞和助詞詞性,趙世舉(2003)認為:“授與動詞‘給’萌芽于先秦,成長于漢魏六朝,成熟于隋唐代”;樊國萍(2010)指出,“給”字在自先秦以來的典籍中遺址作為授予動詞使用,其義項主要是“供給、供養,給予、賜予?!眻颥|(2015)指出:在詞性的發展軌跡上,從先秦至民國,“給”的虛詞用法使用率越來越高,而動詞用法的使用率從宋遼金開始因虛詞用法的興起開始縮減。因此在中古以前的古籍文獻中,“給”字的詞性俱為動詞。到宋遼金時期出現了跟在動詞后的助詞用法,如“更增給錢五千”;隨后“給”字虛詞化用法才越來越豐富。下面簡單枚舉文獻中“給”字的動詞和副詞用法。

1.1 動詞

(1)充足的供給,以物質給予對方;本為形容詞演化而來,義為:物資供應充盈,如:請田焉,弗許。曰:“唯君用鮮,眾給而已?!保ā蹲筠D.襄公三十年》)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妒酚?高祖本紀》

給貢職郡縣。(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給,供。)——《戰國策?燕策》

又如:補給;配給;自給自足;給使(供人差使);給與(授物與人)

(2)授與,交付

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呂氏春秋》

1.2 副詞

(1)速,捷〖quickly〗 :富必給貧,壯必給老?!多囄鲎印?;

(2)gěi,給付,;jǐfù付,等于說“賠償”,如:給回兵費?!稄V東軍務記》

2 林州方言中“給”字的用法

林州方言中的“給”字的用法較普通話更豐富些,具有動詞、介詞、助詞、連詞詞性,用法也略有不同。比如說 “給” 動詞義增加了“嫁給”、“在”、 “表位置、方位”等義;連詞有“和、跟”義。

2.1 動詞“給”

動詞“給”在林州方言中和普通話基本無異。主要出現在NS+V+N1+給+N2、NS+給+N1+V1+N2、NS+V1+V2+給+N1、NS+給+vp、NS+VP+給等句式中。

2.1.1 表授予義

(1)他是個熱心人,老師想著給人家好處。

(2)他給了我五塊錢,我出去轉轉。

(3)這小孩不聽話,氣了我照著臉給了他一巴掌(耳捹)咯。

2.1.2 表“嫁、娶”之義

(1)你長得真頎(美),給(嫁給)了我吧

(2)他家姑娘給了翟家了。

(3)你要是給了他家,瞧瞧有多享福吧。

2.1.3 表嘗試給字的疊詞用法較多出現于表嘗試的語義環境中

(1)你給他試試。(疊詞表嘗試義)

2.1.4 表所處位置、方位

(1)你現在給哪兒呢?

(2)我給家寫作業呢。

(3)你給人家家咋了?

2.1.5 表支付、索要、賠償一定對等金額

(1)我走了昂,你給錢(付錢)吧。

(2)瞧你闖了這禍,還不知道要給(賠償)人家多少錢呢!

(3)你算算這么多總共該給多少錢呢?(支付)

2.2 介詞“給”

2.2.1 用在動詞后,表示授予的對象

(1)我先去了,等他回來了你說給他記著鎖門。

(2)你把鑰匙留給我吧,我等會鎖門。

(3)他上次出差回來,買給我件衣裳。

2.2.2 表示“為”、“替”

(1)娘哎,你給我拿昂碗來。(替,幫的意思)

(2)妹妹給我買了件衣服。

(3)這天熱的,趕緊給他倒點水喝喝。

2.2.3 具有趨向義,引進動作的指向者、受益者或受損者

(1)老板不在,暫時給人家看看攤兒。

(2)你做的不對,你去給人家道歉去。

(3)你去給我炒個菜吃吃吧。

2.3 連詞“給”

相當于“和”、“跟”的連詞用法。林州方言中鮮用介詞“和”、“跟”,通常用“給”表達;也可以說只要是用和、跟的地方一般都用了“給”,因此林州方言中的“給”就多了義項表示“和、跟”的義項。

(1)我半霍昂(下午)有時間,我給你一齊去吧。

(2)我的毛衣(頭發)給你的一般齊。

(3)你給三歲小孩兒一般見識。

2.4 助詞

助詞“給”表被動、處置。林州方言中“給”字用語習慣中較少用作助詞。林州方言里通常省略作助詞的“給”字,形成與“把、叫、讓、結”連用的被動句。

2.4.1 通??梢允÷缘摹敖o”字,但隨著大交通、大融合,林州的年輕人正在或多或少的運用

(1)天黑了,你可(一定)把門(給)鎖了啊。

(2)時間緊,不要光圖便宜利了,趕緊把要買的(給)買買吧。

2.4.2與“結/叫/讓”連用

(1)那雞腿結狗(給)吃了

(2)那么好一個玩具,結/叫/讓你給嚯嚯(糟蹋、弄壞)了。

(3)蒸汽恁燙結實了,你結蒸汽給你熏著手咾嘞。(“給你”可省可不?。?/p>

2.5 虛詞,表是某種語氣,或是命令或是商議

林州方言語氣“給”字句式通常表命令的語氣,若是商量、商議則會借助“吧、唄”等語氣詞和疊詞來緩和命令的語氣。

2.5.1 典型命令語氣

(1)我給你說,你馬上洗臉去。

(2)你給我把桌子抹干凈了。

(3)我給你說多少遍了你都沒聽。

2.5.2 商量、商議語氣

(1)我給你說說唄

(2)你給我講講吧,講講我就會做了。

(3)我給你去吧(我和你去吧)

3 林州方言中“給”字的義項來源淺析

在林州方言中,“給”字的詞性有動詞、助詞、介詞、連詞,下面針對林州方言中“給”字的特殊用法簡要分析

3.1 動詞“給”義項追析

3.1.1 “嫁娶”義

(1)且說他姑媽原給了賈家玉字輩的嫡派,名喚賈璜(《紅樓夢》第十回)此句中“給”字明顯義為“嫁給”,在林州方言中此類語義已經形成了固化的嫁娶之義。

3.1.2 助詞“給”用法在林州方言中運用較少

“給+VP”式的句式結構最早見于《醒世姻緣傳》,該書成書于17世紀的清朝初年。據記載,河南林州人均是明朝初年14世紀以前遷于山西?!读挚h志》大事記二十一年:林民先世多籍晉,其來也在明初。譜謁所載尤以洪武為多——舊志云,永樂十年歸并縣屬為二十五里,后相繼遷民,加以軍屯,増為三十三里。知在洪(洪武)、永(永樂)兩朝,蓋繼續行之,不止一次也?!奔矗骸敖o+VP”的句式14世紀未曾出現,在清初出現“給”字助詞用法后,由于林州四周環山、交通不便的地理區勢,長期阻塞,語言交流融合少,并沒有對其語言系統產生影響,林州的方言依然保持著“結、叫”用語習慣;這也是林州方言中“給”字助詞用法較少的重要原因。

3.2 “給我”、“給你”命令語氣詞追析

詞匯語法化及替代現象表明,明代文獻中出現了大量的“與我”表命令語氣的語句,后來在清朝文獻中逐漸被“給我”替代;這些語氣的用法在普通話中已明顯削弱,但是在林州方言中卻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存在表命令語氣的“給”字句式,典型的如“給你說”、“給我聽著”等句子。

3.3 林州方言中“給”存在連詞性性質追析

林州方言中“給”具有連詞的性質,相當于連詞和或者跟。 “給”追根溯源到“與”字,在明代以前的作品有大量的“與”字的連詞用法,相當于“跟、和”。

(1)這東西與我無干,卻是你的。(《兒女英雄傳》第9回)

(2)只算是補老人家的情,他與我并無來往,我何必為他耽誤了自己功名。(《官場現形記》第28回)

(3)況他與我交情甚厚,我若勸他,一定肯的。(《老殘游記》第7回)

(4)你瞧瞧我忙的,那一處少的了我?我既應了你,自然給你了結啊。(《紅樓夢》第十五回)

據研究,“給”和“與”存在著緊密的關系,從明到清的文學作品顯示,“與”逐漸被“給”代替了。因此林州方言“給”在詞語演變的過程中,選取保留了給的連詞的用法。

猜你喜歡
林州助詞義項
高校朝鮮語專業學生助詞使用偏誤調查分析
日語中“間投助詞”與“終助詞”在句中適用位置的對比考察
迷情大麗花
24小時便利店已打烊
淺析藏漢雙語結構助詞“的”的共性與個性
迷情大麗花
助詞“給”的發展變化研究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Enhanced Precision
林州紅花椒品種選育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