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即時通信APP使用傾向的管理啟示

2020-01-04 07:21李梅王鐵馬振秀
電子商務 2020年12期
關鍵詞:大學生管理

李梅 王鐵 馬振秀

摘要:即時通信APP是我國網民使用頻率最高和在線時間最長的手機應用,更是當代大學生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我國高校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制定了高校學生即時通信APP使用傾向調查問卷,收集了369份樣本數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揭示了大學生使用微信和QQ兩個主要即時通信APP的傾向及特征,提出了相應管理措施。研究結果和結論不僅豐富了即時通信和電子商務研究內容,彌補了實證研究的缺憾,而且為高校學生使用即時通信工具的相關研究以及改善高校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即時通信APP;傾向;管理

★基金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20CLYJ26);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CXJ1901)。

引言

即時通信(Instant Messaging)指的是借助互聯網實現的點對點、點對多之間的實時在線溝通方式。自1996年第一款即時通信軟件ICQ出現以來,憑借實時性和交互性的巨大優勢,即時通信在我國和全世界都獲得了飛速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出現和大量普及,使得即時通信APP(application)幾乎成為每部手機必備的軟件。根據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20年3月,我國網民手機即時通信類APP的用戶規模達到8.9億,其在網民中的使用率(99.2%)和使用時長(14.8%)高居第一位,成為中國網民最常用的應用。

在高校管理中,即時通信APP促使管理結構更加趨于扁平化,極大地改善了人際交往的方式和效率,減少了信息傳遞的遺漏和失真,提高了師生間的互動,成為高等院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溝通方式和管理手段。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出現,使得即時通信APP的重要性更為凸顯。根據前期調查,高校管理中,與學生相關信息的上傳和下達絕大多數通過微信群和QQ群,即時通信APP在大學生中的使用率達到100%,好友、群組、朋友圈和動態等的廣泛應用對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然而,盡管有學者對即時通信在高校管理中的緊迫性、重要性和特點進行了闡述,但這些描述多為定性分析,缺乏實證研究支撐使得相應結論難以推廣和應用。更為重要的是,當代大學生追求個性化的需求更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探討高校學生即時通信APP的使用傾向,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和教育就成為目前亟待探討的課題。

1、數據收集與處理

我國網民使用的即時通信APP主要包括微信和QQ。2020年8月,本研究以某高校為例,設計了高校學生微信和QQ使用傾向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人口社會學統計和即時通信使用傾向兩大部分。為了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本調查采用在線匿名填寫的方式,獲取了369份有效問卷。問卷收集之后,將相應數據進行編碼,輸入SPSS20.0建立數據庫。

2、即時通信APP使用傾向分析

2.1 總體使用概況

從使用率來看,所有學生的手機都安裝了即時通信APP(主要是微信和QQ),但在首選APP中,有84.55%的學生首選了QQ,而微信的首選率僅為14.91%;QQ“始終保持在線”的學生占85.37%,也高于微信的74.53%。QQ使用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QQ可以傳送大文件,而微信則只能傳輸100M以下的文檔;QQ使用的“粘性”,很多老師最先接觸的即時通信工具是QQ,且習慣于使用QQ下發通知,這直接拉高了學生QQ的使用率;QQ群的容量和功能要強于微信群,有利于開展各種教學和管理活動。應該注意的是,從調查結果來看,師生之間溝通的主要依靠QQ,但在學生之間的交流則以微信為主。

從經常使用的即時通信功能來看,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了文字通信(95.12%)、語音通信(75.16%)、傳送文件(67.21%)、接收通知(64.77%)和視頻聊天(56.91%)這五類以信息交流為主的功能。而選擇朋友圈(40.38%)、購物付款(31.17%)、學習和獲取資訊(28.73%)、看新聞和閱讀公眾號(26.29%)、打發時間(22.76%)和玩游戲(15.99%)等功能相對較少。

從即時通信的使用時段來看,課余休息時間是學生使用率最高的時段(占55.83%),其次分別為晚上臨睡前(48.51%),等候時間(38.48%)、交通時間(27.91%)、早上起床后(24.66%)、休閑游玩時(23.31%)和其他時間(19.78%)。

2.2 主要使用傾向

從使用動機來看,超過半數(51.76%)學生選擇的是“瀏覽好友的動態”,其次是“曬生活,發表觀點和發泄情緒”(46.07%)和“了解好友關心的內容以及社會熱點,并參與討論”(35.5%);而通過即時通信APP尋求他人幫助僅占11.92%,至于交友則低至4.07%??梢钥闯?,大學生對于好友的動態非常關注,也樂于通過即時通信工具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這為管理者把握學生動態和思想提供了契機。

朋友圈是學生個性展示和情感體驗的主要渠道。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我國網民使用朋友圈的比例高達87.3%,而高校學生選擇使用朋友圈的比例僅為40.38%,這與學生單調的學習經歷和單一的生活軌跡密不可分。學生在朋友圈發表的內容半數以上是“個人的感受和心情”(57.72%),而發表“對有用知識或事件評論”的僅占12.2%,“征求意見和尋求幫助”只有2.17%??梢?,朋友圈在高校學生群體中主要的功能局限于感情宣泄和體驗表達,尚未發揮其全部功能。

然而,學生在發布的動態并非對所有人可見,以微信為例,學生發布的朋友圈對教師和家長的屏蔽率最高,分別達到28.73%和28.46%,其次是一般朋友(14.91%),而對同學(4.88%)、好友(2.98%)和舍友(2.44%)的屏蔽率很低??梢钥闯?,大學生傾向于在同齡人之間進行觀點和情感互動,而對于其管理者(包括父母)以及關系一般朋友,則不愿敞開心扉。

值得注意的是,男生和女生朋友圈使用率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1所示)顯示,Levene檢驗顯著性大于0.05(0.796),說明方差不相等,t檢驗顯著性0.018<0.05,說明男生和女生在朋友圈使用率上有明顯差異。具體來說,女生使用朋友圈的高、中、低頻率比例分別為20.49%、41.34%和38.16%,而男生則為11.63%、38.37%和50.00%,說明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使用朋友圈。

從學生即時通信APP中好友和群組數量來看,被調查樣本的微信平均好友數量和群組數量分別為114.37個(標準差314.45)和13.31個(標準差30.40),QQ平均好友數量和群組數量分別為309.59個(標準差280.27)和55.79個(標準差77.16)。從標準差可以看出,學生之間擁有好友的數量差別很大,這反映出學生在交際廣度上有很大不同。

樣本的微信好友和群組的數量要少于QQ好友和QQ群,這主要是由于微信的使用涉及到較多的個人隱私,而且一些學生(31.17%)使用微信進行購物支付,這就導致學生在添加微信好友時較為慎重。學生微信好友的構成也佐證了該結論:樣本微信好友中,有91.87%的學生傾向于將家人加為好友,其次是朋友(占87.8%)、老師和同學(81.03%),而僅有20.6%的學生愿意把陌生人加為好友。由此可見,在即時通信APP使用中,微信構成了學生交際的“內圈”,而QQ則形成了溝通的“外圈”。

2.3 使用體驗

高校學生對即時通信APP總體持正面和積極態度,認為即時通信“非常好,離不開,給我帶來很多快樂和信息,有助于發展”(26.83%)和“挺好的,雖然有一些缺點但可以接受”(54.74%)的樣本占到樣本總量的八成以上;14.36%的樣本認為即時通信“可有可無”;僅有4.07%的學生反感即時通信。盡管支持率較高,但很多樣本在開放性問題中指出了即時通信的一些缺點,例如信息量繁雜致使遺漏重要信息、過于依賴即時通信而導致個人時間減少和網絡延遲等等。其中,學生關注最多的是與安全和隱私相關的問題,僅有10.84%的樣本完全不擔心隱私泄露,而近九成的學生(89.16%)地擔心個人隱私被竊取和濫用??梢?,提高即時通信的安全性,采取更嚴格的隱私保護政策是提高學生使用率和信任度的關鍵。

學生即時通信APP的使用率非常高,而且在使用后“經?!焙汀翱偸恰贝螂娫?、發短信的比例下降到14.36%和3.25%,但在遇到重要或緊急事項時,有65.31%的學生還是選擇打電話,使用QQ、微信和短信進行溝通的比例僅占21.68%、11.65%和1.36%。這也提醒管理者不要過分倚重即時通信工具,畢竟現在的網絡通信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性和延遲性。

3、管理啟示

3.1 即時把握動態

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需求和行為,這是進行“前饋管理”(即在問題發生前或管理工作開始之前就進行干預,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負面效果的出現和影響)的基礎。即時通信APP中的微信群、朋友圈、QQ空間、QQ動態等屬于網絡公共空間,其傳播速度和受眾面非常廣,而且其信息傳遞鏈具有極強的“牛鞭效應”,因此管理者一定要通過學生的發布內容,即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動機,力求將負面和不當內容置于可控范圍。

3.2 精準投放信息

學生對于即時通信APP的使用具有不同的傾向,管理者應該針對不同的使用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投放信息。例如,管理者在下發重要通知和單獨溝通時時,要根據學生對即時通信APP的使用時段,而不是拘泥于工作時間,以避免學生來不及收悉通知而導致關鍵信息的遺漏。

3.3 管理者率先垂范

學生一般將管理者加入好友名單(這是進行溝通交流和文件傳輸的前提),因此管理者的動態和朋友圈學生能夠看到,從調查來看,管理者發布的動態和朋友圈也是學生最為關注的。因此,管理者要以身作則,通過發布積極和有看點的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樂觀向上的集體氛圍。此外,在微信和QQ群組中,對管理員的設置應該精挑細選,適當地加入普通學生并賦予其一定職責,增加其責任感、存在感和歸屬感,以帶動集體整體進步。

3.4 融入學生減少代溝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的學生采取對管理者屏蔽的方式有選擇地隱藏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甚至不當行為),以保護隱私和規避懲罰。管理一定要認識到這是學生的自我保護和自愿行為,避免強制要求學生開放隱私權限,而應當設身處地,多方面與學生互動和溝通,爭取走入學生的“內圈”和內心,讓學生把管理者當作可推心置腹的朋友,而不僅僅是發號施令的管理者。

4、結語

即時通信與移動終端的緊密結合,使得以微信和QQ為代表的即時通信APP得到廣泛的應用,業已成為我國網民的首選和必備手機應用。它的出現給社會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高校管理也概莫能外。而且,高校學生是樂于嘗試新生事物的主力軍,年輕一代的個性化、自主化和開放性更為鮮明,再加上疫情期間即時通信工具的廣泛應用,使得微信和QQ在大學生中的使用比例迅速上升,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在這種情況下,從學生使用即時通信工具的動機和需要出發,探討學生使用微信和QQ的特征和傾向,以此作為制定相關管理政策和措施的依據就顯得尤為必要。此外,由于大學生是在線購物的堅定擁躉,更是未來電子商務的主力軍,了解他們的對于即時通信的態度和傾向對于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也至關重要。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該深入到更廣闊的領域,例如公眾號的推廣和使用、虛擬溝通體驗、表達方式以及APP的改進等方面發展,在此基礎上疊加時間和空間變量進行集成的交叉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永鳳,岳筱寧.即時通信發展歷程對社會發展的全面影響[J].編輯之友,2017(4):62-67.

[2] 劉丹凌.微信:移動即時通信與新傳播革命[J].中州學刊,2014(10): 169-172.

[3] 馬小紅.微信公眾平臺營銷策劃與管理應用方法初探[J].電子商務,2020(05): 57-58.

[4] 王海濤, 付鷹. 即時通信——原理、技術和應用[J]. 信息通信技術, 2010 (03):34-40.

[5] 王輝, 李曉璐, 劉海軍. 即時通信工具在高校班集體建設中的應用——基于QQ,微信群的視角[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4(09):209-210.

[6] 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 2020年4月28日發布,網址:http://www.cac.gov.cn/2020-04/27/ c_1589535470378587.htm.

[7] 朱和平. 即時通信研究綜述[J]. 現代計算機(專業版), 2006(12): 55-58.

作者簡介:

李梅,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數據挖掘和教育教學研究;

王鐵,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和空間數據分析研究;

馬振秀,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研究生,主要從事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大學生管理
管理漫畫
淺議5S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