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向同行 潤物有聲

2020-01-07 00:53付堯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20年12期
關鍵詞:樹人師生關系育人

付堯

[摘 要] 中學師生關系不能只傳道、授業,更應是解惑,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建立良師益友型關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總結出教師用“愛”鍛造育人樹人新模式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 育人;樹人;師生關系

一、既是傳道、授業,更是解惑

(一)深入理解初中教學理論,采取適宜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方式,現在的教學模式應是一種先進的、信息量大的和時代感強的現代模式。當前的教學對象是一代思維敏捷、頭腦靈活并且時代感極強的青年學子,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必須去適應這種變化并且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如互動啟發式引導他們學習。在初中教學中,每學期安排6~8節的討論課,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幾個課上教過的熱點問題進行重點的研究,然后在課堂上做主題發言。平時上課時,允許學生在聽課時自由發問。

(二)對所授知識突出重點,授課過程旁征博引,以拓寬知識面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知識,可以多組織一些深度訪談節目的活動,學生在課下做好相關準備,然后在課上的時候可以積極參與,這樣的活動既能夠使同學們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又能夠使得課堂氛圍自然靈活。

二、即是良師,更是益友

求學期間,學生有一大半的時間在學校學習和生活,教師在其學習和成長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作用,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這與“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完美契合。在古代,古人對教師的定義“傳道、授業、解惑”僅僅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教書,只表明了“教書育人”中的“教書”,而現代對“育人”提出了更高一層的要求,要求教師“為人師表”要從人格上被學生當作榜樣?,F如今,“育人”成為未來建設人才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代衡量教師師風師德的一個重要特征,如何與學生相處融洽并且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成為新時代培養教師的重點所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熱愛程度。據權威調查機構“中國社會調查所”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4%的學生覺得和老師的相處比較融洽,66%的學生感覺和老師的相處還可以,那些和老師相處融洽的學生認為老師性格溫柔或者是因為自己學習成績好所以得到了老師的喜歡,但是那些和老師關系不太好的學生認為自己是因為學習成績差或者不守班級紀律導致和老師的相處不是很融洽,這一部分學生有厭學的傾向。這些足以說明教師在師生關系中處于重要地位。師生關系和學生的受教育年限也有著密切聯系。在進行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調查中發現,70%的受訪者認為老師在師生關系中占主導地位,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才是決定師生關系親疏的決定因素。

教師擔負著收集整理知識體系,重新編輯錄入知識框架,再輸出傳遞知識信息,并同時接受分析學生的反饋信息的多重社會角色。教學的每一環節的失誤,都會影響到學生的信息接收。因此,教學自身適應于教學多重社會角色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既然教師握有主導權,就要求不僅要為人師表,更應該關心他(她)們,把他(她)們當作朋友。來源于“中國社會調查所”的調查顯示:熱愛學生的老師是最受歡迎的。學生更多的喜歡師愛型的老師——占53%,喜歡知識淵博型的老師占31%,從數據中能清楚地了解到學生在學校不僅想學習知識,更想得到老師的關愛,一個和藹可親富有愛心的老師比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容易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學生覺得富有愛心的老師就像是父母般的親人,他(她)們愿意主動親近老師,和老師聊天,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慧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边@對教師的作用進行了形象概況。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激勵、鼓舞學生,優化自身形象,樹立一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嚴于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與學生友善相處,關愛學生,營造出一種尊重、溫馨的班級氛圍,創造出一種互相信任、寬容、有愛的師生關系。

(一)成為學生榜樣的教師

學生在學校里的生活接觸的主要人群是同學和老師,所以他(她)的個性也會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影響,老師對學生的影響甚多。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教學生如何做事做人,但是要想教學生如何做事做人,就得以身作則,成為一名有道德的老師,成為受學生愛戴的老師,這樣學生才能愿意親近老師,并和老師分享喜怒哀樂。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教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就像是一面鏡子照映著師德師風。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喜歡模仿別人的行為。教師不能“一俊遮百丑”,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即使你是有才能的教師,或是顏值高的教師,這些都無法遮住有道德缺陷的“丑”,甚至其“丑”只會放大,把其他優點掩蓋,有德有才才會得到學生真正的喜愛。

(二)成為平易近人的教師

學生對老師變得親近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比如老師的淵博知識、老師的顏值和老師的人格魅力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老師的人格魅力。因為老師淵博的知識只能滿足學生短暫地對知識的渴望,老師的顏值對于學生來說只是一種短暫的吸引,不能真正打動學生的內心、而真正吸引學生的是老師的人格魅力。

(三)成為學生真心擁戴的教師

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往往包含知識水平、外表,以及品德的評價,其實真正的評價,應該是除去顏值和知識水平之外的評價。一名學生雖已經上高中,但是每到教師節的時候都會寄一張他自制的賀卡,寫滿對教師的感激之情。2013屆畢業的學生白宇航,每到一個新的環境必告訴筆者這一段她的學習感受,同時征求筆者的建議。

(四)成為有責任心的教師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學習、相互尊重,這也是師風最基本的一個表現。作為一名教師,就要關心愛護學生,這也映照那句名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老師在學生心里的尊敬之情。楊新垚學生,開學后成績屢屢下滑,當筆者把她約到操場上,耐心地和她交流正確的人生觀,要堅強樂觀,而不是一味責怪周圍人時,她終于向筆者哭訴父母即將離異,充滿爭吵的家庭,讓她無心學習。筆者先把她擁入懷中,安慰她。下班后,多次和家長溝通,讓他們明白一個健康的家庭才會孕育心靈健全的孩子,而這是家庭中最寶貴的財富。家長和好如初,孩子最終走出困境。當然,教師對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理解也應該適當,不能越位。教師不能真正以“家長”的身份去干涉學生、指使學生甚至利用學生,“人有德于爾,爾不可忘。爾有德于人,爾不可不忘也”,意思就是當別人給你“德”之后,你千萬不能忘記,當你施別人“德”后,你不能一直牢記不忘?!耙蝗諡閹?,終身為父”的真正含義,一是即使只當一天的教師,也要做到對學生負責,承擔起“父”的責任,承擔起“子不教,父之過”的責任。二是當學生有了優異的成績之后,不能以“父”身份去抬高自己或是想辦法去借學生的“光”。三是當學生犯錯時,要主動承擔“父之過”的責任,承擔“師之惰”的責任。

(五)成為愛護學生的教師

一位美籍華人教授,辦公室掛的座右銘中寫道“仗義疏財,扶困濟貧,教學相長”,這位教授受到了好多學生的愛戴,是因為他除了才能之外,也特別地講“義氣”。當學生遇到困難,遇到危險時,教師也應該“拔刀相助”,傾盡全力去幫助學生渡過難關。

(六)成為具有正能量的教師

高尚的師德是個性和共性的并存。個性是指教師可以有自己的小情緒,允許偶爾發牢騷,但是共性的要求就是在單位、家里或是社會有不順心的事,都不能把這種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來,一旦將負面情緒帶給學生,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樣的情緒轉換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只有把這種負面情緒克服了才能真正地稱得上是具有高尚的師德。

(七)成為創造良好的師風氛圍的教師

如果一個教師群的風氣不好,那這個教師群的危害就很大,不僅影響了學生,更是污染了學校的風氣,破壞了學校的名氣,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話,可能會造成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所以培養師德的核心在于教師周圍要有一個良好的風氣,督促他(她)成為更優秀、更受學生愛戴和歡迎的老師。

參考文獻:

[1]李敬飛.德正身,言明志——爭做“四有”好老師[J].貴州教育,2017(12).

[2]穆惠濤,張富國.新時代我國教師隊伍師德內化的突破口與實現路徑——基于教師職業責任分析的視角[J].現代教育管理,2019(4).

[3]何軍卿,李和平.“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歷史使命[J].河南教育,2019(3).

(責任編輯:姜 波)

猜你喜歡
樹人師生關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強基固本匯中西 立德樹人鑄師魂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又是開學季,再聊“樹人班”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