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體驗與作文結伴而行

2020-01-09 13:17梁彩娥
課外語文 2020年24期
關鍵詞:果凍丑小鴨作文

梁彩娥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十小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一、作文教學應緊扣體驗

讓體驗成為學生充實的言語之旅,在作文教學中應緊扣“體驗”二字。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眲撟鱽碓从谏?,小學生作文也一樣。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即作文。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首先注重于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去捕捉素材、去積累素材,從而讓體驗成為學生快樂的言語之旅。多年來,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探索,在習作教學中,體驗式習作教學讓孩子們的作文更加熠熠生輝。遵循以上理論,在多年的日常教學中我總結出了以下四點策略。

二、在參與中誘發體驗

創設活動,在參與中誘發體驗,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是一件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事。因此,習作課前夕的準備工作要充分,活動的設計要精心,活動的內容要讓學生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最終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得以體悟。

例如在游戲作文教學——吃果凍中,上課伊始,游戲猜寶,激發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有了激情,心靈馳騁,激起他們強烈的寫作欲望,乘勢讓學生將此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而在創設“尋寶”活動情境中,讓學生參與活動,親身經歷尋找“寶貝”活動過程,這樣學生會更加珍惜自己手中的“寶貝”。接著,我巧妙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標簽等方面,用準確、恰當的語言為自己手中的果凍畫張像,此時,“果凍”如同珍寶,學生樂于介紹果凍,好像給果凍家族開了一個選美比賽,讓每一個果凍的樣子深深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特別是最后和著音樂品果凍,此環節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美美地品嘗果凍,將很平常的吃果凍變得如此有趣味,激發了每一位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愿意嘗試一些新的事物,當然樂意參與其中,在輕松、自然、歡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吃果凍,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使每個孩子情動辭發,舒暢表達。讀著孩子們那一個個片段,內容真實、充滿童趣,儼然有一種嘗盡人間美味般的愜意。 正是一個個果凍精靈,正是一次次的交流,正是整個充滿趣味的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嗅覺、視覺、聽覺,激發了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讓他們從心里感到寫作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啊。學生們的心理反應是真實的,是自然的,是迫不及待的,是豐富多彩的。因此,筆尖流露出來的都是肺腑之言。

三、在情境中激發體驗

營造情境,通過入境誘發體驗,在情境里敢于表達。

增強學生的習作興趣,有時也為了讓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說,創設一種場合,一個背景,一種狀態,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營造情境,通過入境誘發體驗,讓學生在情境里合理表達,效果就截然不同。比如在學生們課外閱讀完《丑小鴨》之后,讓學生進入想象中的“真角色”。以續編故事《丑小鴨》為例,首先,通過播放視頻,讓孩子們又重溫了一遍故事,感受文中不同角色,揣摩人物 ——丑小鴨,鴨媽媽,鴨爸爸,鴨姐姐,鴨哥哥,還有喂鴨的小姑娘。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個故事并不陌生,因此,在觀看視頻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認為故事中哪個人物的表演最精彩?他什么地方打動了你?你能說給大家聽嗎?當然,在學生繪聲繪色講給同學們聽時,讓聽的同學也進行評比,“誰說得好?為什么?”目的是讓大家明白,安徒生爺爺把故事寫得這么精彩,是因為他抓住了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進行細致描述?!澳阏J為丑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后它會怎么做呢?續編故事”,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此時此刻,你就是故事中的一只鴨媽媽,或者鴨哥哥,或者養鴨的主人,你看到回家的美麗的天鵝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這為續編故事的合理性生動性和對角色的主調把握奠定了一個基礎。這時的教室里的同學們就是60只可愛的鴨子,他們暢所欲言,小組交流得熱火朝天。通過想一想、議一議、演一演、說一說,學生們完全置身于故事人物當中,成了“真角色”。有的說,天鵝看到自己美麗的樣子,非常高興,很懷念鴨媽媽和哥哥姐姐,他們現在怎么樣了?于是飛回了自己出生的家里,鴨媽媽看到一只美麗的天鵝在叫自己媽媽說:“我不是你的媽,你是天鵝,我是鴨子?!背笮▲喺f:“媽媽,我就是那只丑小鴨呀!”丑小鴨回憶起原來在家的點點滴滴,鴨媽媽和哥哥姐姐紛紛圍過來羨慕不已:“鴨弟弟你的變化真大呀,以前是我們的不對,不該欺負你,你不要離開這個家??!”也有同學想象丑小鴨變天鵝后,決心回到自己的家里去看望他自己的親愛的媽媽,而且要帶上禮物送給媽媽??梢?,在創設情境中人人進入角色,學生們的情感被充分激活,在文章結尾處還寫出了個人看法:不要以貌取人;在遇到挫折磨難時不要放棄努力,人生中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堅強面對。一篇篇充滿智慧的作文,是大家情感激蕩后的純體驗作文。

四、在實際生活里得以體驗

關注生活,在“真觀感”中體驗精蘊,在精細的觀察中準確表達。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中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發現素材的眼睛。積極的人總是把臉一直向著陽光,消極的人總是被陰影所籠罩。

結合單元訓練點——仔細觀察,提前一周布置觀察作業,回家在大人的指導下種大蒜,觀察蒜苗生長情況。開始種大蒜時學生觀察大蒜的形狀、顏色以及發芽后的蒜苗,長大的蒜葉不同時期的顏色有何變化。其中一位學生寫道:今天晚上寫完作業,我便迫不及待拿起蒜子,種在土里,胖乎乎的蒜子成了幸運兒--有機會“進化”呀!我在一個小花盆添滿了土,在中間鑿了一個小洞,使蒜的根向下,一半在土里,一半在外面.我又澆了些水.遠遠望去,像一個個胖胖的小白鼠,可愛極了!可見孩子觀察多精細啊。第三天觀察日記記道:都說蒜子長的快,果然如此,昨天還是普普通通的蒜子,今天就有變化:蒜子的“頭”上長出了嫩綠的小芽,就像一個羞羞答答的小姑娘,哈哈!這么快就從“幼年期”進化成了“成長期”,不錯不錯!第五天日記中寫道:早上一起來,我就跑向我“心愛”的蒜子,現在的它又變得像一個強壯的小伙子,綠色的葉子展開了,看著心愛的嫩苗,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到了第八天,我驚喜地發現那一片片葉子變得翠色欲流,簇擁在一起,竟成了一片小樹林。到了第十天,蒜苗長得很快,我每天都好像聽到它們“唰唰”向上長的聲音。第十二天,蒜苗已經半尺多長了。這盤蒜苗,中間長得高,四周長得低,形態很好看。東風不欠,水到渠成。這應該是學生最開心、最難忘、體驗最深的時候,學習也因此成了學生的一種享受,一種生命確證。

五、在研學中體驗

提供“身臨其境”或“心臨其境”的研學機會,讓學生通過自身實踐獲得真實感受樂于表達。

文章來源于生活,熱愛生活的人,情感是豐富的。而社會是實踐的大舞臺,也是作文教學的樂園,孩子們整整一個學期都閉于教室里,活動于狹小的操場,一定程度上很難寫出對社會生活有獨到發現和深刻理解的好作文。一學期中,適當開展兩次左右社會研學活動,不但能開闊學生視野,增長見識,而且能豐富閱歷,從而能夠寫出探索生活真諦,把握時代脈搏的作文。比如:利用本地資源,這學期我組織全體同學到本市新建成的國際大巴扎步行街,進行“繽紛冬日,暢游巴扎”研學實踐活動,逛一逛巴扎老店,嘗一嘗特色小吃,觀一觀優美的民族舞姿,瞧著各具特色的建筑和琳瑯滿目的商品,聽著街上傳來的特色民族音樂,走在民俗文化街和美食街里,孩子們是輕松愉悅的。這不僅是一次尋味之旅,更是一次感受疆域情懷之旅。在隨后的隨筆中更是有感而發,輕松快樂地寫出來自己的感受。在這樣強大的精神動力下,這一篇游記完成得別有一番韻味。

體驗是快樂的加速器,興趣是快樂的起跑線,成功是快樂的保護傘??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留心體驗,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學會搜集寫作素材,提高語文素養和作文表達能力。我堅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和探索,作文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猜你喜歡
果凍丑小鴨作文
踩不碎的“超級果凍”
丑小鴨的蛻變
《丑小鴨》續編
灰灰鼠要娶丑小鴨
做“果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