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新舊教育的對比來淺談中國的基礎教育

2020-01-09 13:46山東省青州實驗中學楊慧卿張麗建
天津教育 2020年21期
關鍵詞:孩子文化教育

■山東省青州實驗中學 楊慧卿 張麗建

一、中國基礎教育的新舊對比

中國古時的小孩子接受的基礎教育,并沒有類似現在小學、初中這樣的區分,也沒有明確規定什么樣的教育宗旨,但大體上都是以人格的養成教育為貫徹始終的精神。中國兩千年來的教育都是以“四書”“五經”的內容為主要中心,近代中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念深入人心,但仍然是以“四書”“五經”為主的教育,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民國“西學東漸”時期,中國基礎教育的狀況是剛剛由舊式到新時代,制度還不十分完備,分為初級小學與高等小學,兩者合起來相當于現在的小學。教學內容將西方文化的英文、算學等列為必修課,對于中國文化的傳統教授,大體上還是沿用了舊式的精神,保持了傳統的讀書風氣。倒退回去100多年的那個時代,一個畢業于高等小學的優秀學生,他的知識程度、學問修養和見解,比起現在一個初中畢業生,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眾所周知,新中國建立以后的幾十年里,在科技、文化教育、工商等各界許多對國家社會有建樹的人物,都是依照舊式讀書方式教育的成果?,F代基礎教育改革,多是由教材課本內容形式的變化一路變來。至于人格養成的教育,也就不得不倚靠課本教材內容的改變而進行了。不得不承認現代基礎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對于開啟知識、普及教育所起到的效果是巨大的,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它極大地促進了教育公平。但是有一點卻也需要我們有清醒的認識:學到了知識、技能并不代表成就了學問、人格養成和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和銜接,并非有了知識、技能就算大功告成那么簡單。

現代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是由時代發展的趨向、社會短時的需要而決定的,因為現代教育改革所沿用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都是在順應、配合應對這種時代的需要。其實質就是填鴨式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應試教育,應該作為教育傳承重心的國家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核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考慮。

二、應試教育讓孩子淪為學習、考試的機器

有次與在學校任教的老同學閑聊的時候,偶然講到了基礎教育改革的一些問題,我就問他:“現在基礎教育的價值體現在哪里?”他開玩笑似的嘆了一口氣,說道:“為了考試吧!”這真是一個語重心長的幽默。

原本始于中國隋唐時代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文化特有的創作,法良意美,是選才用人制度的一大創新??烧l能料到發展到今天,由“考”而生出的弊病到了如此地步。我們自己的好東西丟棄了,很多本該天真爛漫的孩子一個個都成了考試厲害、綜合素質不佳的學習機器,現如今再加上電子白板、互聯網大數據、空中課堂等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齊上陣,巴不得孩子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學習。教育窄化為教學、教學窄化為應試訓練,關注點全部都在知識點上,終極目標僅限于分數,如此一來我們的孩子學習貌似是“好”了,但卻有些得不償失?,F在的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且性格偏激,這是中國多數家長的感慨吧,有句話說得好:對于孩子的教育,智育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是廢品,德育不好就是危險品了!再有,我們現行的基礎教育的教材內容,小學、初中、高中之間并沒有達到很好的銜接,而且從一年級開始,只要是有心望子成龍的家庭,比較上進的孩子,就不得不為了應對周考、月考和期考等各級各類的考試而被動地去背大量無用的書,做大量無用的功課。這與科舉時代學子們為考取功名而去背八股相比更加嚴重。當時學子們為了考功名背的“經”“書”,雖然也是強記硬背,但內容卻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之所在,日后通過閱歷的積累增加,慢慢融會貫通,是一輩子受用不盡的。我們老一輩“國學大師”們的學問知識,幾乎都是從這種舊教育方式中打下基礎的。

三、應試教育加劇了社會和個人的功利化心態

我們現在社會安定、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國家在教育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經費,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為何在完整的國民教育制度下有些方面竟然還不如舊式的教育呢?反而因為基礎教育的普及造成了青少年思想與心理上的彷徨,這又是什么原因?實在值得深思反省。老實說,如果完全倚靠現行普通學校教育的方法,恐怕中國文化的精神早已蕩然無存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對短期政績的追求,學生升學、就業的壓力,再加上社會上對學校教育評價的扭曲,只看重高考“北大清華”等名牌高校錄取率,這些促使應試教育愈來愈有“做大做強”的趨勢。今天的教育實際上就是在建金字塔,幾乎都是在鼓勵學生出人頭地,努力向上爬,爭取到金字塔的頂層,一廂情愿地認為可以一好遮百丑。

四、應試教育模式的危害

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學校傳授的大多限于知識和技能,以便應對升學和就業,只要看一下學生升入大學后他們的專業選擇就很清楚了,有幾個不是奔著將來就業能有個好出路去的?,F代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太快,為了快速迎合,教育的發展也就根本無法顧及用教育思想來引領了。這種形式的教育固然對知識的普及和快速傳播會收到立竿見影的眼前功效,但實際上距離中國文化的本位已經越來越遠了。

受到教育功利化的影響,基礎教育課程內容的設置和教育模式,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花費了無比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來背課本,弄得頭腦僵化,近視率高居不下,影響了正處在成長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些東西背熟了以后,除了可以用來應付各級各類的考試以外,對于以后的人生道路基本用處不大。升入了中學,小學讀的書很多就等于白費了。同樣,升入高中,初中課程的很多內容也就沒什么用了。等考上大學,前邊的就基本都沒什么用了。大學畢業以后,踏進社會在某個階層從事工作,哪怕是你非常幸運找到了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也仍會感覺到所學與所用,毫不相干。實際上,在大學畢業就業走上工作崗位后,才是需要正式重新讀書求學的開始。

五、結語

應試教育體制很大程度上是功利主義的產物,因此要想改變它不僅需要教育理念、教育價值的更新,更需要教育觀念的革命。近幾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為改革應試教育、促進素質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基,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超越狹隘的功利主義和經濟主義,以培養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目的,這才是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應該有的新面貌。

猜你喜歡
孩子文化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題解教育『三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誰遠誰近?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