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學視角下仿古建筑功能與價值審計的研究

2020-01-09 15:55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公允計量價值

■ 李 玲

(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002)

在我國,很多城鎮早已開始在原有遺存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仿古建筑,意在還原歷史風貌,助力當地旅游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鎮希望借助發展旅游經濟的契機,通過建造仿古建筑將城鎮自然風光、人文風情與歷史古跡結合在一起,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繁榮。在美學視角下,仿古建筑既要合理使用現代元素,也要與周邊環境相融合,以體現其觀賞性和經濟性特征。為此,就需要最大限度釋放仿古建筑的價值,并通過開展價值審計,以實現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在文化趨同的市場環境中體現仿古建筑的審美價值。比如,南京的明城、武漢的水滸城以及襄樊的仿古一條街和湖北宜昌的清江古城等。如何以審美為視角,通過價值審計,確保仿古建筑的功能、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就成為仿古建筑建造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美學視角下仿古建筑的功能解析

近年來,一些地區以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在夾雜了“古人”“遺址”等文化要素之后,建造了很多仿古街道、亭臺、樓閣,嘗試通過“古色古香”招攬游客。

(一)豐富的空間序列之美

仿古建筑在其形式或布局中,程序安排被視為創意之核心,這是仿古建筑設計藝術的靈魂所在。比如,在參觀仿古建筑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感受并不相同,景象大小強弱和次序安排,就成為表達仿古建筑完美意念的主要手段,要產生抑揚頓挫的節奏,形成“前序——高潮——尾聲”之空間序列。在建造仿古建筑時,往往要在構圖方式上下很大功夫,且要注重對中和、平易、含蓄、深沉等美學性格的追求,以此體現社會公眾的審美偏好和審美情趣。

(二)靈動的色彩搭配之美

中國仿古建筑極盡延續古典建筑的靈動之美,在用色方面十分大膽,習慣使用大面積原色達到美觀的藝術效果。中國古典建筑的色彩分配極為慎重,于鮮明色彩及其對比、調和領域的經驗十分豐富。在美學層面上,仿古建筑的色彩運用同時受到了封建社會中等級制度和現代社會中人們審美訴求的雙重限制。如,一些仿古建筑為了體現傳統文化中的“明貴賤,辨等級”,在用色上進行了嚴格區分——宮殿建筑以金、黃、赤色為主;官邸則采用綠、青、藍色;民舍單以黑、白、灰色為主色。這樣仿古建筑就顯得輪廓鮮明,要么富麗堂皇,要么低調樸素。

(三)鮮活的節奏韻律之美

在仿古建筑中,節奏和韻律運用得當,能夠產生和音樂類似的藝術效果。在我國的古典建筑中,造型藝術十分注重節奏美與韻律美,希望借此給予人們源自內心的涵養和陶冶,這一點對仿古建筑產生了極大影響。如果仿古建筑以組群建筑的形式出現,其平面布置上就會采取簡單的基本單位組合的形式進行,以此形成較為復雜的群體結構。比如,房間多以間為單位,多座房屋以基地為基礎進行周邊布置,以此圍成庭院[1]。

(四)鮮明的動靜結合之美

在立體構成方面,屋頂的設計被中國仿古建筑所推崇,希望借此概括和展現整座建筑的特點。其中,木結構的仿古建筑一般不建議增大建筑體量,但在屋頂設計方面卻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并發揮出十分理想的效果[2]。此外,屋頂作為人們視線的焦點所在,在遠景上能夠構成當地的天際輪廓線,為人們呈現優美、柔和之美;在近景上能夠賦予建筑本身獨特性格。如,一些仿古建筑的屋頂出檐遠,帶有裝飾性的構件斗拱,屋面以曲線為主,目的是保護構件。此外,屋頂和坡頂、正脊、翹起飛檐都呈柔美曲線型,這在中國仿古建筑中十分常見。

二、仿古建筑的結構功能與價值計量

古代建筑因其精美的構思、豐富的美學價值一度成為文化瑰寶,既能陶冶人們的情操,也能提升審美情趣[3]。在古代建筑的基礎上,建筑師開始了吸收、借鑒之路,越來越多仿古建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這些建筑具有“必須的”美學特征,在功能方面也可圈可點。

(一)仿古建筑的結構功能與設計要點

1.景墻。景墻在仿古建筑結構中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起到調整空間布局和掩蔽視線的貢獻。通常景墻的種類較多,分為梯形墻、白粉墻和虎皮石墻以及竹籬笆墻等不同形式;2.屋頂。在仿古建筑中,屋頂的建造通常要涉及屋面、屋脊等部分,以此體現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特別是其中的尊卑等級觀念與宗法制度。仿古建筑中的屋頂大體有廡殿頂、攢尖頂等不同形式;3.飛檐。飛檐在我國仿古建筑中十分常見,其作用在于擴大建筑結構采光面,以便達到排泄降雨積水的目的。通常飛檐呈低垂、平直、上挑等不同形態,一般應用在仿古亭臺樓閣的屋頂轉角部分;4.垂花門和木牌樓。仿古建筑中的垂花門屬于內宅和外宅的分界線以及唯一通道,木牌樓指的是一類帶柱門形的構筑物,通常較高大,有表彰、紀念、導向等功用。

(二)仿古建筑價值計量中存在的問題

直到20世紀末期,對仿古建筑的價值計量均以歷史成本法為主,該法較為客觀,依據可尋,計量簡便,但是一旦建筑所需原料價格波動較大,歷史成本就難以客觀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業績[4]。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依據歷史成本計量仿古建筑會計信息的做法越來越難以體現會計的及時性與有用性,甚至影響了信息使用者的決策,主要體現在:(1)可操作性不強。雖然仿古建筑的功能較多,但缺少單獨的價值計量模式和應用標準,而這勢必阻礙我國仿古建筑價值計量工作的正常發展;(2)動態性較差。近年來,我國仿古建筑的交易市場活躍性較差,要素市場并不成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仿古建筑非現金資產的價值以及價值取得的難度,讓仿古建筑工程會計信息的質量受到沖擊;(3)經濟后果較明顯。在旅游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仿古建筑的價值變動會對建筑主體的當前損益產生影響,甚至會讓建筑主體及其管理層強烈追逐短期利益,繼而忽略長期發展和旅游經濟的持續進步;(4)可靠性不足。一段時間以來,仿古建筑價值計量多以功能為標準,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而這勢必會增加價值計量的工作量,對不同估值技術的操作難度也會無形中加大,準確性也無法把握。

三、仿古建筑價值審計的現實路徑——基于公允價值的視角

與面向過去的歷史成本法相比,公允價值以現行市場價格為依據,提供的信息主要面向現在與未來。公允價值計量逐漸被國際會計界視為最具相關性的計量屬性,借此可以提升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為真實的會計信息,降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便于做出正確決策[5]。要從公允價值的視角,思考和踐行仿古建筑價值審計,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擴展第三方定價體系

公允價值能夠動態反映仿古建筑企業的經濟資源價值,需要進一步健全針對仿古建筑的公允價值審計準則,并對不同估值方法的適用標準和使用范圍進行統一規定,最大限度消減主觀判斷的成分,提升仿古建筑公允價值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同時,在審計工作中要積極發揮評估專家的作用,擴展和完善針對仿古建筑功能價值的第三方定價體系,通過會計、審計和評估界的合作,探討和解決仿古建筑公允價值計量與審計中的問題。

(二)構建信息共享平臺

在執行仿古建筑公允價值審計任務時,注冊會計師需要對審計對象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負債和價值評價模型中的變量、信息等予以研判,確定客戶財務報表內的公允價值計量與披露是否和規定標準保持一致,同時要對審計對象提供的資料的真實性、適當性、客觀性等開展審計。而為了在仿古建筑領域獲得更加準確的與公允價值估計有關的信息,還需構建行業市場信息數據庫,提升公允價值計量所需信息的傳遞績效,在實現仿古建筑功能和資產信息及時查詢與資源共享之后,提升審計師開展公允價值審計的效率和效果。

(三)完善公允價值評價基礎

為了對仿古建筑開展價值審計,需要建立一套邏輯清楚、系統一致的風險評價和公允價值估計管控體系[6]。首先,要確定仿古建筑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及其目標,以便對仿古建筑資產與負債等市場價格予以合理估計;其次,要確保仿古建筑公允價值計量與審計中能夠獲取充分的信息和可靠的數據,以便在引入競爭機制之后,讓仿古建筑價值審計市場變得更加成熟;最后,要進一步完善仿古建筑公允價格形成機制,消減公允價值計量與審計中的信息獲取難度,為提升審計質量奠定基礎。

(四)加強審計各方合作

對仿古建筑開展價值審計需要在政府引導下把各項規則引入其中,通過加強審計各方合作和號召各行業開展內部監督等形式,積極引導仿古建筑公允價值計量的正確運用。一方面應注重審計界和評估界的合作,借助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共享和提高審計效率;另一方面應注重政府審計、社會審計與審計對象內部審計的配合,通過各種審計類型的互補,提升審計有效性和時效性。

四、結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仿古建筑在旅游開發中涌現出來,為了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一方面需要在美學視角下進行結構設置和功能設計以長久保持其生命力,另一方面為了便于利益相關者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最大限度地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就需要提高公允價值審計質量。為此,除了文中給出的建議外,還需要繼續完善仿古建筑公允價值計量準則與相關審計準則,強化公允價值評估體系建設,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與此同時,還應進一步提高審計風險防范意識,制定合理有效的審計風險應對措施,在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同時,發揮價值審計的作用。

猜你喜歡
公允計量價值
計量檢定在食品行業中的重要性
公允價值計量在投資性房地產中運用分析
CPMF-I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需要轉出嗎?
我國公允價值問題的應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計量自動化在線損異常中的應用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資本計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