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大思政視野下將思政教育融入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

2020-01-14 04:14吳巧丹
職業·中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思政教育

吳巧丹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思政視野下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中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思政教育在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及收到的實際效果,以期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思政教育? ? 技師學院? ? 英語課堂教學? ? 應用

技師學院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初期,他們的閱歷較淺,缺乏辨別能力,無法辯證地思考判斷新時期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因此,大思政視野下的思政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思政教育是 “大思政”視野下的內在要求。作為技師學院的英語教師,不僅要學會教書,更要學會育人,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

一、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中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技師學院學生基礎薄弱、綜合素養不高

近幾年來,技師學院教師經常抱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學生的思想素質一屆不如一屆。伴隨著智能手機的全面覆蓋,學生成了典型的“低頭族”,要讓他們放下手機,抬起頭認真聽課,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對英語教師來說簡直“壓力山大”。技師學院學生的基礎薄弱不僅表現在知識掌握的能力上,而且還體現在學生的綜合素養上。他們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遇到困難就產生消極心態,學生綜合素養低。

(二)技師學院英語教師教學觀念傳統,思政教育意識不強

技師學院英語教師普遍認為:思政教育是德育教師的任務,與英語教師沒有多大關系。傳統的技師學院英語課堂以教師為中心、以英語語言知識點講解為主。這樣的思想觀念,導致英語教師只注重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只注重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忽略了情感目標,思政教育意識不強。因此,英語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養,積極主動地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中,努力成為技師學院學生的成長導師和引路人。把思政教育和價值觀塑造融入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使學生成為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三)技師學院英語教師不善于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內容

技師學院學生入校后第二年就要參加全國成人高考,教材以模塊為基本單位,英語教師往往按照教材中各個模塊的安排來實施教學任務,但是技師學院教師不善于挖掘、拓展延伸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內容,導致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思政教育嚴重脫節。如何從教材中挖掘思政教育內容,成為技師學院英語教師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二、在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融入思政教育

(一)將生命教育融入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

生命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意識到一個人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奠基幸福美好的人生,英語教師在技師學院英語課堂中要拓展生命教育。例如,在教學 Unit 4 Earthquake一課時,在那個沒有網絡、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唐山大地震導致40多萬人的傷亡,筆者在PPT上通過用移動小人物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地震中逃生的方法,以及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感悟,災難面前從容面對,珍愛生命,達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二)將感恩教育融入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

技師學院學生與父母的溝通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有的學生把最壞的脾氣留給父母,更不用說感恩父母。技師學院英語教師要別出心裁地創新感恩教育方式方法,讓學生懂得感恩,從而實現“無縫對接”和“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 Unit 3 Thanks and apologies一課時, 筆者用視頻“時間都去哪兒了”導入,很自然地引出感恩的話題,接著通過一首小詩引出對父母的愛與感恩。筆者列舉了一個學生曾經通過QQ空間日志的方式表達對教師的感恩之情,筆者把這篇日志用“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路”作為標題,配上陶笛背景音樂《匆匆》,在場的學生淚流滿面。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引導學生學會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要心存感恩,努力做一個奉獻愛、充滿愛的人。筆者將英語語言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結合,很好地落實了課程思政要求。

(三)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

愛國主義是一面具有最大號召力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例如,在教學Unit3 Travel journal一課時,筆者讓學生欣賞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同時配上輕松歡快的歌曲“Travel Light”,圖片中有 The Great Wall(長城)、The Forbidden City(紫禁城)、The classical garden of suzhou(蘇州園林)、Jiuzhaigou(九寨溝)、Guilin(桂林)、The Yellow Mountain(黃山),通過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景,豐富他們的地理知識,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四)將價值觀教育融入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

技師學院學生正處于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價值觀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方向,因此,技師學院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教學Unit 5 Nelson Mandela一課時,南非黑人因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種族歧視,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處于什么權利都沒有的階段。筆者讓學生欣賞黃家駒的“光輝歲月”視頻回顧曼德拉的一生,曼德拉的優秀品質立刻凸顯出來。在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引導他們進一步了解史實和事件,加深對種族及種族歧視、不同國家和不同歷史年代人物與事件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下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沒有任何歧視同學的現象,如地區歧視、民族歧視等,使學生樹立“人人平等”的價值觀,懂得平等待人,逐步樹立牢固的價值觀念。

三、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中思政教育應避免的傾向

思政教育在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意避免兩個傾向。

(一)英語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進行思政教育的教學設計和授課

價值領引要求自然合理、有感而發、有的放矢,不能生搬硬套甚至毫無根基的價值“植入”。如果教學內容實在找不到思政教育元素,也不要勉強,不要將就。

(二)英語課作為一門基礎課,在育人上和思政課是不同的

思政課是顯性育人,而英語課是隱性育人,應該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英語課和思政課協同育人,不能喧賓奪主,不能代替思政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課程地位,也就是說,英語課可以有思政的味道,但不能上成思政課。英語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形成協同效應。

綜上所述,通過闡述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價值觀教育在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學生學到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而且是一種融入骨髓里的開闊、包容、自信和求知欲。同時思政教育要注重潤物細無聲、無招勝有招,不能過度生硬或幼稚,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思政意識離自己并不遙遠,讓英語教師實現英語知識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雙贏教育。

參考文獻:

[1] 周琳.依托體育平臺促進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展[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6).

[2] 沈艷艷.愿我們以美好的姿態生長——讀魏書先生《我是這樣做教師的》有感[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8(9).

(作者單位:金華市技師學院)

猜你喜歡
技師學院英語課堂教學思政教育
試論強化技師學院英語差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徐州技師學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徑研究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微
淺談分層次教學在技師學院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方法初探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