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擊疫情,中小化企大作為

2020-01-16 15:26
杭州化工 2020年2期
關鍵詞:轉產防護服醫用

2020年伊始,一場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并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特別是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使本就步履艱難的生產經營雪上加霜。

但是,在疫情面前,中小化工企業還是沖鋒在前,不遺余力,發揮了抗疫生力軍的作用。

迅速轉產防疫物資。疫情暴發后,全國各地急需大量口罩、防護服、醫用手套、消毒液、醫用氧氣和檢測試劑盒等防疫物資,這些物資大都來自化工企業。

據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石化聯合會中小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口罩是防疫的關鍵裝備,主要原材料是熔噴布,需要由高熔指聚丙烯加工而成。為滿足防疫需求,化工行業迅速掀起了一股轉產高熔指聚丙烯料的熱潮,不少中小化工企業幾乎一夜之間便生產出高熔指聚丙烯產品。例如,湖南盛錦新材料公司10條熔噴料生產線24 h連軸轉,生產了近7 000 t產品,最高時拿出日產量的50%支援湖北。

國家發改委2月3日的調查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初期,我國口罩日產量為1 480萬只,其中N95口罩11.6萬只,其他醫用口罩998萬只,普通口罩471萬只。這個產能遠遠不能滿足疫情的需要。這些物資由于平時的用量并不大,一般大型化工企業并不生產,產能主要來自中小化工企業。

關鍵時刻,眾多中小化工企業紛紛上馬、轉產口罩,成為我國乃至全球口罩生產的主力軍。比如,寧波富德公司利用自身工藝優勢,疫情發生后及時轉產口罩原料;圣泉公司將企業擁有的13個口罩專利開放,方便中外企業更快獲得口罩生產技術。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截至4月底,我國口罩生產企業有8 000余家,口罩日均產量達1.16億只,其中中小化工企業日產口罩達1億只以上,不僅完全滿足了國內需要,還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國,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物質基礎。

湖北化工企業表現搶眼。無紡布是生產口罩的主要原材料,而湖北仙桃市是全國重要的無紡布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僅仙桃市彭場鎮無紡布產量就占全國的60%。這個產能規模決定了仙桃是全國防疫物資生產和供給中極為重要的一環。1月26日,當地政府要求到2月8日,仙桃當地企業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必須達到3萬套,這在平時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大疫當前,接到生產命令后,湖北致霖醫用材料有限公司、湖北裕民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等60余家中小企業緊急行動起來,日夜加班加點,迅速恢復了產能。

事實上,湖北中小化工企業除生產大量口罩和防護服外,還向全國各地其他口罩生產企業提供了大量原料。4月中旬,中央指導組在視察仙桃等地的防疫生產企業后,給予了高度評價:湖北企業克服人員不足、原料短缺和資金緊張的各種困難,共計生產醫用口罩8 000萬只、防護服1 100萬套及護目鏡幾百萬幅,為湖北乃至全國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

愛心彰顯責任擔當。據了解,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約有30余萬家企業,其中中小企業數量約27萬家,占比達90%以上;從業人員560萬人,占比80%。疫情面前,中小化工企業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沒有生產防疫產品的企業也紛紛捐款捐物、轉產保供和復工復產,以愛心彰顯擔當,以行動詮釋責任,展現了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

據石化聯合會中小委對63家民營重點企業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底,全國中小化工企業累計捐款捐物多達數百億元之多,其中恒力石化捐款1億元,回力公司和恒源公司均捐出逾千萬元,復工復產率達到90%以上。

在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之際,寧夏石化、盛錦新材料、山東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瑞祥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小化工企業近期陸續收到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的感謝信,感謝他們為疫情防控作出的突出貢獻。

猜你喜歡
轉產防護服醫用
復合肥轉產管控注意事項
海洋漁戶轉產轉業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山東省5個地級市的漁戶調查數據*
集成有散熱功能的防護服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熱濕舒適性主動式改善方法研究
獨具IP魅力的防護服時裝秀
75%醫用酒精
75%醫用酒精
基于高溫防護服設計的數學模型研究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幫助農民轉產增收的具體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