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

2020-01-16 14:05殷爽
傳奇故事·百家 2020年5期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殷爽

摘要:我們知道,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習樂趣,也能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增加多種教學手段,營造輕松自主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力。本文就中國古代文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在應用中存在的弊端顯而易見,過分依賴信息設備可能導致教師惰性增加,疏于備課,過快的課件展示導致一節課講述內容過多,填鴨式教學使學生難以消化理解,以及其對教室環境,設備性能的超高要求等需要注意的事項也都顯而易見。本文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并提出了見解及意見,希望能提高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入融合,促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課堂教學的發展。

一、關于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案個性化特點不足

中國古代文學橫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涉獵內容極其豐富,時間和地域跨度極大,作者展現的中心思想和作品主旨亦不盡相同。但是傳統教學方案照本宣科似的文字記錄方式讓本就煩瑣冗長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變得更加晦澀難懂,使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吸收。同時教師也因為時間、精力和實際教學經驗等多種問題,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教案制作之中,使中國古代文學的教案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個性,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一成不變的定式教案中只能了解有限的文學作品,無法領略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細膩的思想表達,長久以往導致學習興趣缺失,影響教學效果。

(二)學生缺乏積極性

當代學生生活在互聯網文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受信息數字化和廣泛的文化傳媒影響,對未知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相較于傳統文化更愛追逐潮流時尚。同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描述的人物和場景年代感強烈,學生不能將自身代人其中,融入感較差,也無法在身邊找到符合作品形象的人物或場景,理解上存在差距感和偏差性,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虛無縹緲的不真實感。同時書中多運用詩詞古句,雖辭藻華麗,但是需要查詢專業詞典才能得到準確注釋,增長了閱讀時間也加大了理解難度,諸多的歷史事件也需要良好的記憶力才能梳理通順,為閱讀增加了難度,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完全理解消化教學內容,加重課后的課業負擔,長此以往,致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所下滑。

二、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

(一)注重信息技術的融合力度

傳統的授課模式是眾多教育工作者通過長期實踐和研究得出的成果,是經得起時代推敲的,但是信息技術的融入容易造成反客為主的現象,過分依賴信息設備而忽略了傳統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只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起到的是輔助作用。若是教育過程中一味地追求課件的精美,添加一些不必要的圖片和音樂,勢必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大大降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將信息形聲化的優點變成缺點,一節課下來難以掌握重點,教師費心講解卻發現收效甚微。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能熟練操作現代化教學設備,還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出發,將傳統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一方面準備板書加強知識點的重點記憶,一方面制作課件對非重點問題大略講解。

(二)教師要根據學生實情開展運用

教學過程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也是一個信息傳輸的過程。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操縱簡單等優點受到青睞,但若運用不好,使其無限制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就與原有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若完全放棄了傳統板書而采用課件講解的模式,勢必會因為畫面切換過快,重要知識點標注不明確而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失去了引導作用,使學習要點當堂難以消化,增加了放學后的課業負擔,久而久之會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適得其反。因此要準確掌握學生的可接受程度,適當運用信息教學進行課堂演示,避免變換頻繁,知識冗長煩瑣的現象。將重點知識進行口頭講解,非重點知識可以通過課件一帶而過,注意適度性,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也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知識。

(三)教師要強化引導作用

信息教學對教學環境、器材設施要求較高,教學過程中受外界因素影響大,網絡連接、教室采光問題、甚至教師操作技術的熟練與否都會影響到教學進程和質量,這就失去了以往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同時加重了教學的經濟投入,使其難以全面快速地推廣到基層教育系統。此時教師的引導就顯得極其重要,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不能一味地依靠信息資源進行學習,也需要適當的溝通討論,一味地自己鉆研可能會出現理解偏差的現象,久而久之難以改正。若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將其中產生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產生的相應問題來調整教學進程和教學重點,幫助同學解除疑惑,這是一個互相交流,不斷調控的過程,雙方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學習和成長。由此可見教師引導的重要性,如果過分依賴信息軟件將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

現代教學模式總體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但學生也因興趣愛好,成長環境的不同而個性千差萬別,這就使教師在古代文學作品教學中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通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更多同類型作品,逐步深層次了解,從而全面地掌握各項知識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因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越發鉆研興趣越濃,學生在運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融入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魅力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十分必要。

三、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存在諸多優勢,不僅可以改變傳統古板的教學模式,還可以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內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但是先進科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之間的磨合和應用推廣的過程中肯定也存在諸多注意事項,教師要掌握好方法與尺度,才能通過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新形勢下關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創新的幾點改革
邊緣化背景下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