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路徑之探微

2020-01-17 01:27姚鳳
知識文庫 2020年1期
關鍵詞:人格理想建構

姚鳳

正確理解理想人格和如何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人格塑造,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針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人格的培育,即達到大學生自身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需要,也正基于大學生擁有了理想人格,又會更有助于“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人格培育,關系到祖國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

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身上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格,正是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人格。此理想人格之“新”在于既要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又要有歷史的合理揚棄, 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于一體的系統教育過程,因此要有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多維視角。

1 人格、理想人格

“人格”(英文 personality),最早起源于古希臘語 persona,詞源本意說的是古希臘戲劇演員表演時所配戴的面具,之后專指演員本人或比較特殊的人?!冬F代漢語詞典》對“人格”的概念有多重解釋,在不同學科之中“人格”也體現了多層涵義。各學科的相關“人格”內容進行互通整合,它涵蓋了思想、道德情感意識和價值觀等多重意蘊,就本質方面指的是人的一種社會存在與行為方式,具體方面指的是人的實然(現實狀態)與應然(應有狀態)兩重屬性相互轉化的生存樣式,它標志著人的格式、標準以及行為方式。

所謂理想人格,通常也稱為健全人格、完全人格或完整人格,這是對人格模式的一種理想化設計。該設計的初衷是希望人們按照某種社會的標準和要求,在道德修養、智慧、意志品質等多方面所達到的理想狀態。從本質上講,就是哲學永恒的主題:“人的問題”,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同樣也是任何時代和任何個體都不可回避的問題。

2 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現存問題及原因

大學生理想人格在塑造中所出現的問題和原因,有多重因素影響,如大學生個體、國家政策、社會風氣等。因此本文僅從高校教育方面來探究這個問題。

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出現了問題,高校有著不容回避的責任。高校觀念上的不重視,制度上的不完整,培育目標的不明確,師資力量上的不系統等,這都成為了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亟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理想人格塑造存在的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的原因??傮w上來說,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未受到足夠重視。高校更多地只是關注大學生就職教育和知識技能教育等方面,缺少人格塑造的課程設置及相關制度的保障。師生出于晉升職稱、就業出路等人才塑造目標功利化需求,也常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和人文素質培養課施以斧鉞,只是單純的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傳遞和掌握。同時,國家的相關部門對大學生人格培育的關注度不足,導致對高校培養相關的專業性人才以及相關研究課題的撥款方面欠缺支持。另外,整個社會出于人格塑造不能轉化為社會生產力,也不能從中獲得利益的考慮,也存在對其不重視的現象。

總的說來,針對大學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問題研究,已然導致高校、學生、教師及社會“四位一體”的不重視。

3 大學生理想人格建構的基本路徑

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種因素綜合制約和影響是理想人格形成的關鍵。要塑造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人格,就必須將其培養“大環境”作為開放系統對待,全方位地綜合進行。

3.1搭建有助于大學生理想人格建構的外部環境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苯Y合大學生和諧人格建構而論,創設優良的外部環境條件。

首先,大力加強構筑良性發展的經濟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社會經濟環境,以法律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

其次,努力強化民主政治特色的制度保障。激發大學生的政治參與熱情,提升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保證其充分享受正常合理的民主政治生活體驗,不斷升華大學生的政治人格層次和水平。

最后,堅持發展“以人為本”為主導價值取向的和諧文化?!芭钌橹?,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建構以人為本價值取向的和諧文化,旨在凈化社會情感,提高社會審美情趣以及陶冶社會心理,進而為其創設優良文化環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為大學生理想人格建構指明了正確的政治文化方向。

3.2建立健全大學生理想人格建構的高校教育機制

高校是塑造大學生理想人格的重要場所,增強高校對其足夠的重視,體現在學校教育體系的方方面面。建設以“學科建設”為依托的大學生德育的動力機制,輔之以激勵約束教育引導機制的貫徹,加強德育學科建設。不僅成為衡量高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標,而且同時也應當成為衡量大學生人格是否真正自由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指導理念。高校以大學生理想人格養成為重心的教育實踐工作,能夠為大學生的自身發展獲得無窮的發展動力。

3.3建立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四維一體”的保障引導模式

自我教育是核心。自我形象的兩極包含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自我教育服務于理想人格教育,即在理想人格要求的規范之內,以正確的規則、意識,使得受教育者充分發揮其自我教育作用。只有大學生自身接受、認同外在的各種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積極主動的塑造理想人格,并逐漸內化為自身內在的良好人格規范,才會促進其人格的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是基礎?!案改甘呛⒆拥牡谝晃焕蠋煛?,一般來說,家庭的美好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家風的良好,家庭成員的親善,家庭環境的和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以家庭為單位的群體中傳播、學習,都會對身處家庭氛圍的大學生產生長久相伴的影響。家庭環境的改善需要家長從自身的言行做起,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格形成的家庭環境。家長應該積極和學校教師溝通,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子女施加人格方面的影響。

學校教育是關鍵。高校教育是大學生人格塑造的主陣地,直接決定著大學生人格塑造的優劣。課堂主講臺、校內育人環境和校外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構成了學校教育主要環節,其主旋律教育體現在以塑造大學生理想人格為宗旨,突出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同時,“人格魅力”優秀的高校教師在大學生人格塑造過程中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自身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價值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人格的發展。此外,高校教育制度的逐步建設完善,也直接影響高校大學生人格教育的質量。

社會教育是中樞。學校教育是有階段的,但社會教育卻貫徹人的一生。社會教育相比學校教育沒有過多的約束性,又極少受到階級、地位、年齡和資歷的限制,更好地體現出教育的民主性。處于社會轉型期的大學生在理想人格塑造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網絡等社會影響。大學生在離開學校、自立于家庭之外,其理想人格的教育離不開社會教育的良好制度保障和引導,社會教育會在大學生由學生轉化為社會人的成長經歷中發揮長久伴隨的作用。

我國當代大學生理想人格培育的目標正是有機的將馬克思的理想人格理論融入到我國的實際當中,形成具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人格理論。人格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不僅有中外歷史上人格理論建構的努力,也有馬克思主義人格觀念的全面超越的深層剖析,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揭開了人的本質之謎,指出:“人的本質不僅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币虼?,人格的先天潛質和后天養成的可能性,為重構理想人格提供了歷史的現實的可能性。

大學生擁有一個理想的人格,對大學生自身、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個體是家庭的成員,家庭是國家的細胞,所以說人格是國格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個體的人格發展和培育就是重視整個國家的發展,尤其是作為接班人的大學生,其理想人格培育的好,偉大的中國夢就會更快的實現。因此,針對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塑造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課題研究項目:甘肅省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課題研究項目《當代大學生理想人格培育研究》(編號:XCSXYL201720)。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

猜你喜歡
人格理想建構
以鳥喻人
多元建構,讓研究深度發生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評傳)
2021款理想ONE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建構游戲玩不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