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風險管控

2020-01-19 04:29甄冠平中國農業銀行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支行
環球市場 2020年18期
關鍵詞:監管金融消費者

甄冠平 中國農業銀行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支行

一、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及其現狀

互聯網金融就是實現新型市場信息的對稱,并且具備便捷的支付能力,進而保障供需雙方的交易需求的一種金融模式。自2005年互聯網金融問世以來,已經走過了三個階段:簡單地將網絡技術引入金融運營時期、支付服務和支付寶電子支付的快速擴張時期,以及快速擴張后的理性發展時期。目前,中國的互聯網融資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在線借貸平臺和眾籌等等。在實際發展中,互聯網金融仍然無法完全拋棄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模式?;ヂ摼W金融具體表現為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機制依托于互聯網技術所拓展的新型金融管理體系?;ヂ摼W金融出現并迅速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傳統的金融風險,如與互聯網金融特征相關的信用風險,這些風險促生了互聯網信用風險。

二、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

(一)投資者具有較高風險

首先,互聯網金融平臺對其投資對象(資金需求方)的信用情況并不能得到全面完整的信息,平臺投資者所能了解到的投資對象即借款人的信用情況都是由平臺所提供的。其次,由于信息不對稱性,借款人需要提供的信息往往有利于其借款,換而言之就是使平臺投資者處于劣勢一方。最后,互聯網金融基本上都是線上操作,并不像傳統金融借貸模式中需要抵押物,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

(二)征信系統有待優化

由于信用監管體系存在弊端和獲取信息途徑單一,使一些平臺無法保證每個商家和用戶的高資質,可能存在套現風險。如果消費者串通商家以虛假交易方式進行套現,增加了支付寶的資金管理風險。發生惡意透支后,追償是很大的問題。

(三)監管法律體系存在漏洞

互聯網金融仍然處于行業發展探索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無序發展后,整個行業迎來了監管整頓階段,但是相關的法律體系仍然不夠完善,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因此無法全面有效地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部分用戶借助于法律的漏洞,繞過平臺規則和法律限制,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問題日益凸顯。

(四)互聯網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行業普遍存在技術風險,包括信息泄露、系統癱瘓、黑客攻擊等,一旦發生這些問題,會對用戶乃至整個行業產生巨大的打擊。隨著互聯網金融交易數量持續上升,平臺的軟件和硬件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出現故障,輕則導致數據傳送延遲,重則支付信息丟失、支付信息錯誤。計算機系統由技術人員操作,人為帶來的失誤、惡意操作行為有可能引發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管控對策

(一)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配套法律體系

與互聯網金融配套的法律體系包含的內容眾多,不僅包括對進行互聯網金融交易的消費者的保護,也要包括對從事互聯網金融違法犯罪活動的相關人員的處罰。我國需要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相關消費者的權利的保護措施,制定對受到利益損害的互聯網金融的參與者的救濟措施。此外,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很多消費者仍處于不了解或者是不清楚的狀態,在這一背景下,國家主動出臺文件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宣傳與教育就顯得尤為必要。通過宣傳與教育,互聯網金融的參與者不僅能更好地了解互聯網金融,也能使得其在進行互聯網金融交易的過程中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得以大大增強。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城鎮與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人們手中的錢越來越多,想要參與各種各樣的金融活動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可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在不斷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讓人眼花繚亂的金融產品,所以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配套法律體系也就是一個亟待落實的問題。

(二)加強互聯網金融各個環節的監管

法律法規缺少監管,猶如一紙空文。針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乏力的現狀,必須構建堵漏各個環節監管缺口的、以政府為主導、多種主體參與的立體式監管網絡:一是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準入和退出審核?!耙晃恍袃蓵?、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根據監管規則,對市場參與者的網絡安全、注冊資本、高管資質、業務模式、資金管理、風險防控等方面進行準入審核。退出市場時也須進行核批,避免互聯網金融企業大量無序退出,沖擊金融穩定。二是對客戶的投資進行“備付金”管理。將互聯網金融企業吸收的資金按一定的比例存入在央行開立資金存放賬戶的第三方存管機構,在已經發生風險事故的事件中予以補償,保證客戶的利益。三是監管主體要加強在業務運行中的監管,并出具風險評估報告。對內部運行情況、投資合法性等進行檢查,確?;ヂ摼W金融機構內部運行的規范性。四是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在政府監管的同時,也要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成立互聯網金融協會,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建立風險預警、定期審計機制,進行相關信息披露,讓行業自律組織作為行政監管的有益補充,最終形成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有效合力。

(三)完善互聯網金融產業數據征信體系

信用作為一國經濟領域特別是金融市場的基礎要素,對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信征機構使用的數據主要是金融機構產生的信貸數據,主要是從數據庫中直接提取的結構化數據,來源單一,采集頻率比較低,而且覆蓋面較窄,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及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具備了實時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搜索和數據挖掘能力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為征信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應該加快互聯網個人征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科技建立更為精準、范圍更廣的征信體系。同時,政府還應當牽頭建立多元化紐帶征信體系,將互聯網金融平臺、央行以及民間商用征信系統對接,加強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聯系,實現征信數據的互聯共享,有效控制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

(四)提升金融素養,促進行業發展

互聯網金融行業出現了很多因經營不善而帶來的問題,也給社會公眾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和負面影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互聯網金融的整體素養偏低,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領域且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如果平臺不具備一定的風控能力和經營能力,金融素養不高,就不能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做出正確的決定,很難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對于投資者而言,更應該提高自身的金融素養,正確運用金融知識,增強風險意識和維權意識。政府、銀行應該牽頭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重視不同群體的消費者,重點關注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等有貸款融資金融需求的人群以及有閑散資金的投資者,提高他們對互聯網金融的了解,讓互聯網金融發揮自身的優勢。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行業應建立行業自律組織,對平臺的發起人以及經營者進行專業的互聯網金融知識教育,對于風險規避以及平臺運營等給出專業化的建議,并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技能的考核,從而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體金融素養,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良好發展。

(五)合理保護消費者

網絡金融本身就是依靠消費者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消費者的個人利益,要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這樣才能使得消費者更加信任網絡金融,網絡金融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另外,相應的監督管理部門也要對消費者進行相應的引導,從而避免消費者因為盲目跟從利益受到損失。網絡監管部門一定要加強對網絡中個人信息的保密,要避免出現信息泄露,并且也要將每一種金融產品的信息介紹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得到充分的了解,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十分人性化的金融管理方式。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相關金融活動的執法監管,要確保對其違反的人員加強懲罰,嚴格保證網絡金融的安全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與風險管控密不可分。針對發展過程可能存在的一些風險隱患,開展有效的風險防控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降低金融交易風險,以及維護金融市場安定秩序。相關部門和人員應當增強風險意識,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配套法律體系;加強互聯網金融各個環節的監管;完善互聯網金融產業數據征信體系;提升金融素養,促進行業發展;合理保護消費者?;谟行У娘L險管控措,互聯網金融將實現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監管金融消費者
數字監管 既能“看病”也能“開方”
消費者網上購物六注意
系無理取鬧?NO! 請為消費者擦干眼淚
綜合監管=兜底的網?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日化品牌怎樣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知識付費消費者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