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育研究

2020-01-19 09:57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校企培育

蔣 曦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15)

面對中國經濟進入換擋提速、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的“新常態”,高職院校如何適應并為之培育出適合的人才儲備,成為當前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對職業精神的培育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在新常態背景下,培育職業精神也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要求,也是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梢?,將職業精神融入職業技能培養是新常態背景下高職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1]。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增長,面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等重大變化,人才供給和需求的狀態也有較大的變化[2]。企業不再是只關注人才職業技能水平,而是愈加重視職業素養,這要求高職院校應更加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培育,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加完善。

1 建立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育模式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必須適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能水平和較高的職業精神水平?,F今的就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僅僅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已經不能滿足企業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企業越來越重視具備較高道德標準和擁有職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對員工職業精神的要求已成為企業選拔人才的基本素質要求之一。

建立一體化培養體系,有利于提高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是職業活動過程中兩個密切相關的事物,理想情況下兩者應該完全融合。然而在過去的實踐中,由于缺乏正確的認知和對職業素質教育必要的重視,部分高職院校教師教學重點在于加強技術技能培訓,忽視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以及從學生到職場人的心理培訓,這對整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都造成了影響。建設高職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系統,把培育學生的專業精神應放在重要的位置,發揮融合培育的作用,幫助提高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培訓效果,提高技術技能培訓的質量,培養大量的既具備專業技術技能且具備職業素養的高素質人才,取代傳統高職院校培養“操作工”的固有印象,以滿足新常態經濟背景下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高職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體系的構建,不僅有利于將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而且有利于提高技術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在當前的職業技術技能教學中,職業精神培育效果并不好,建立一體化的培育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2 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育的現狀

2.1 對高職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

高職院校在學生培育過程中,長期以來都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滿意為主線的培養理念,將課堂學習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以期更好地培養人才。為了加強職業技能的提高,強化實習與培訓,教師將學生完成實習與培訓任務作為考核的重點。這樣的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忽視了對學生專業精神的培育,導致學生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社會對工作崗位的需求,職業素養不夠,不能很好地融入工作。特別是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初期,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對技術人才的迫切需要,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對師資、設備和資金進行了完善,培養了一大批適應社會經濟需要的職業技能人才。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在職業精神的培養方面重視不夠,例如僅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沒有較強的針對性,導致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存在責任心弱、團隊意識不強等問題,缺乏職業精神[3]。

2.2 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部分學生高考失利后選擇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此外,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培養體系并未完全成熟,導致部分學生不了解他們的專業,也不知道他們應該學習什么知識和技能,這也不利于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育。

2.3 部分課程設置不合理

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是一個循序漸進、漫長的過程。高職院校課程培養體系一般分為公共基礎課與專業技能課。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較少學校會將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單獨設立課程。在課程教學內容上,也存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沒有通過行業調研進行崗位分析的現象,導致教學內容與企業的實際需求不匹配,不符合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和專業性要求。

3 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育路徑

3.1 樹立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的教育理念

高職院校應該嚴格遵循社會實際來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堅持以培養高質量的技術人才為目標[4]。在培育過程中,無論是確立教學目標,還是安排培育內容,都要緊緊圍繞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以職業技能為培育核心,以職業精神為培育基礎。要嚴格注意辦學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育思路,不斷創新教學體制。在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最好是巧妙地將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進行融合,以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水平。

3.2 構建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相融合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計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提高職業精神的重要性,注意系統性和連貫性。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首先要將職業精神的培養和職業技能的培養納入培養目標,將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進行融合培育[5]。同時,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學校與企業方共同研發針對性更強的課程體系,特別是在專業課程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有效地在思政課程中對職業精神進行專項培育。嚴格落實專業實踐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專業特點,依托課程思政育人,使職業精神培育教育真正融入課程,為企業、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的綜合型技能人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最終真正達到融合培育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目的。

3.3 培養“雙師型”師資團隊,促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融合培育

在高職院校中,教師是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育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培育成效,因此,需要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工作。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到企業進行實地調研,通過了解企業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加強專業課程與職業精神培育類課程的融合,令職業精神的培育融合到專業技能的課程教學之中。在新常態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在教學改革中積極搭建實踐平臺,完善教學設施,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進行企業所需的專業技能實踐,通過多媒體教學等手段加強對企業文化的了解,進而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也能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融合培育。

3.4 深化校企合作,在實踐中融入職業精神教育

實現產教融合,校企雙方通過共同設計人才培養體系、共享教學資源、共建實訓場地、共同推進學生就業工作。通過合作企業的實習平臺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在實習期間,學生可以體驗到從“學生”身份到“職業人”身份的轉變,這需要他們積極適應企業環境,有意識地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學會與人合作,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安全生產和服務意識。學生在生產實踐中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幸福,學會主動承擔職業責任和義務,逐步提高對未來所從事職業的興趣度,加強他們對學好專業知識的決心,并鞏固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6]。

深化校企合作,學院可通過各種形式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共同搭建校內外實訓基地,在實踐中融入職業精神教育。高職院??梢劳斜拘袠I知名企業,進行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建立訂單班和打造實踐基地,深度整合校企雙方資源,著眼于學生的職業發展,緊緊圍繞學生技術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校企雙方同向同行,不斷創新德育實踐途徑,育人實效顯著。

3.5 職業精神融合校園文化建設,打造良好的職業精神培育氛圍

建立職業精神與技能培育相結合的校園文化,注重對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同步教育,使學生具有更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舉辦豐富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相結合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開展職業技能大賽,設計具有職業精神的校園地標等。營造人文校園環境,建設校園精神文化,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專業精神與技能相匹配。合理利用校園資源作為宣傳渠道,傳播更多積極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融合方面典型人物、事例,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利用各種社團平臺,讓學生多參加團體活動,提高團隊精神。也可以通過邀請企業的行業專家、優秀校友來校舉辦沙龍、講座等活動,使學生對職業精神的了解更全面,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本行業職業精神以及企業文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這些形式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實現兩者的融合。

4 結語

新常態背景下,企業用人不僅僅只看重職業技能,對職業精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作為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養陣地,針對用人需求的這一變化,對人才培養應順應社會需求,重視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育模式的必要性,積極建立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高職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雙抓”培育。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校企培育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人社部將組織開展2021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
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
試析職業技能鑒定質量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及落實方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職業技能大賽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一個平臺 四項合作 多方共贏——“政府搭臺、校企唱戲”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