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子之心:不能遺忘的華僑抗戰史

2020-01-25 16:21南晨
讀書文摘 2020年12期
關鍵詞:機工華僑抗戰

南晨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祖(籍)國,攜手國內同胞共克時艱,彰顯了中華民族凝聚海外華僑華人的強大向心力?;厥?0多年前的抗戰歷史,我們尤其不能忘記海外僑胞這個群體。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為趕走日本侵略者,他們以毀家紓難的報國情懷、前仆后繼的英雄氣概、不畏犧牲的獻身精神,與祖國人民共赴國難,鑄就了中華民族不屈的鋼鐵長城。那么,海外僑胞是如何參與抗日救國斗爭的?他們在抗戰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對今天的海外統戰工作又有哪些啟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謹以此文獻給那些為民族解放與新中國的誕生作出犧牲和貢獻的海外僑胞?!?原編者]

近代以來,由于中國長期積貧積弱,國際地位低下,海外僑胞寄人籬下,孤立無援,生命財產處于毫無保障的境地??部赖牡缆泛烷幻У纳?,使海外華僑深深感到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同他們息息相關;祖國的強弱存亡直接關系著他們在異國的處境。這也是海外愛國僑胞在近現代中國的變革和革命過程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的主要原因。孫中山說過:“中國革命,多依靠華僑的幫助?!彼€為僑胞親筆題寫“華僑是革命之母”的匾額。時間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民族遭遇空前劫難,具有反帝愛國光榮傳統的海外華僑與祖國同胞共赴國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第二次愛國高潮——

宣傳造勢:最先大規模開展國際援華活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慘遭日軍蹂躪,身處海外的華僑也倍感屈辱。面對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留美學生劉震東給天津《大公報》社寄來一封長信,認為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北,是祖國“所不能忍受的奇恥大辱”。他沉痛地說:“有時我們怕在街上走,因為怕見人。假如中國是強國,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是大國,文化最老國家的國民。但是,事實不讓我們作如此想,我們只有恨我們自己不爭氣。為什么自己年年內戰,國家人民的精力,整個耗費在軍閥爭權奪利之上?”劉震東的信道出了當時海外華僑的真實處境與心聲,就連走街串巷賣報的僑童,也感到無臉見人。

1932年8月27日,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了一次大規模的世界反戰大會,29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代表參加會議,列席會議的群眾多達1.5萬人。不過中國國內沒有直接派出代表與會,而是由歐洲華僑反帝大同盟和德國華僑反戰大會派出6名代表出席大會。他們在大會上做了激動人心的演講,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的事實,博得了與會者的認同,掌聲經久不息。應該說,最先大規模地開展國際援華抗日活動是由海外華僑組織的。

“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對廣大華僑來說,民族不在必失其“根”。正如有的僑胞所說:“倘若是國破家亡了,我們海外的僑胞能不當亡國奴嗎?”

1938年5月9日,1.2萬名來自美國各地的華僑華人聚集紐約曼哈頓,在唐人街游行。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這一天是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簽署23周年日。為讓員工參加這場游行,曼哈頓的1500家中國洗衣店、餐館和商店當天關門。游行隊伍高舉著橫幅、蔣介石畫像,100名穿著旗袍的華人女子,抬著一面長23米、寬14米的中華民國國旗參加游行。這次游行,雖然沒有要求捐款,但是沿途路人不斷地主動向旗上拋硬幣:從一美分到50美分,甚至紙幣。在游行隊伍上空,還有6架由華人機師駕駛的飛機,他們正在羅斯福機場學習飛行,準備回國參戰……經過之處,外人駐足觀看,華僑華人熱血沸騰。

這年夏天,芝加哥5000多名華僑華人高唱雄壯的抗日歌曲,走上街頭游行,宣傳中國抗日;費城日本領事館前也有數千名華僑,他們穿著黑衣喪服、抬著棺材舉行抗日聚會……爭取國際同情援華的宣傳活動在美國許多城市此起彼落。

旅美女飛行家張瑞芬、李霞卿等駕機巡游美洲數百座城市,進行抗日宣傳和募捐。美國舊金山僑領鄺炳舜,走遍美國26個州的廣大城鄉,向各地僑胞和友人宣傳中國抗戰情況,聆聽其演說的僑胞達2.5萬人,接近美國僑胞總數的1/3。美國華僑婦女余金蓮及其子女,抗戰期間在美各西人團體及大學宣傳抗日演講達2000多次,足跡踏遍美國城鄉。紐約各地的華僑洗衣工,除了上街散發抗日傳單,還把抗日宣傳品夾在洗好的衣服中。美國信奉基督教的華僑甚至利用祈禱時間做援助祖國抗戰的宣傳。

抗戰期間,華僑界先后涌現出3000多個抗日團體,僑胞們在僑居國創辦了150多家抗日報刊,通過組織集會、散發傳單、演出戲劇、發表演講、募集錢物、戰地采訪等形式,為動員團結抗戰、揭露日軍罪行奔走呼號。

與此同時,僑胞在僑居國普遍開展抵制日貨、阻止戰略物資資敵活動?!敖袢召I日貨,無異供敵人殘殺同胞之子彈……凡采買日貨為虎作倀之奸商,實為民眾之罪人也?!泵绹昂谏碧栞喆嫌?3名華僑海員,當他們發覺船上的鹽硝是準備運往日本制作炸藥時,不顧失業的風險,即刻離船上岸,一致罷工。在美國紐約抵制日貨的萬人大游行中,2000多名華僑婦女穿著棉布襪,有的干脆赤腳走在游行隊伍中,號召大家不買、不穿日本制造的長筒絲襪。在南洋,華僑青年對于私自與日商交易的商人更是采取極端的割耳朵的制裁辦法。

華僑廣泛的抵制日貨成績是顯著的。以南洋為例,南洋華僑抵制日貨,使日本對南洋的貿易總額減少約39%?!叭毡炯日J南洋為日本的生命線,現在這個‘生命線已被華僑的愛國心所割斷?!?/p>

抗戰時期,海外僑胞用自己的行動做了最好的救亡宣傳。一方面,使日本侵略者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孤立,也讓更多的人在了解中國抗戰的態度和信心后,主動加入中國抗戰的隊伍,眾多國際援華機構和友好人士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來到中國的。另一方面,他們在宣傳抗戰到底的同時,積極倡導國內團結,竭力反對妥協投降和分裂內戰。特別是1935年華北事變后,海外僑胞熱切呼吁國內團結抗戰,并在輿論上不斷地對國民政府施加壓力?!捌咂呤伦儭焙?,國共兩黨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海外僑胞營造的國際環境和氛圍是分不開的。

捐款捐物:傾其所有支援抗戰前線

“你一角,我一角,涓涓滴滴,積成江河,變成怒潮,只要你有多少,捐多少……寄到前方去,買子彈,買槍炮,趕走強盜,到那時揚眉吐氣,誓把中國保!”

“先生買一朵花吧!先生買一朵花吧!這是愛國的花??!買了花!救了國家啊……”

抗戰時期的南洋,每逢募捐活動和節假日,總能聽到這樣的歌聲和義賣聲。

抗戰期間,約有400萬華僑為祖國抗戰捐款,占當時華僑總人數的一半左右。正如南洋僑領陳嘉庚描繪的那樣:“對祖國戰區的籌賑工作,風起云涌,海嘯山呼,熱烈情形,得曾未有;富商巨賈既不吝嗇,小販勞工也盡傾血汗?!?/p>

南洋華僑鄭潮炯賣子予他人,得款全部捐給祖國抗戰。緬甸華僑葉秋蓮將自己全部的家產拍賣,悉數捐給祖國后,因無以為生,出家為尼,并說:“只要祖國戰勝,我自己餓死是無妨的?!狈坡少e華僑吳清河、薛素麗將婚宴費捐出,并附信一封:“日寇狂猖,舉國同憤,捐資抗戰,義不容辭。我倆謹將自備結婚費用國幣三千元匯上,以作抗戰軍需?!敝抢A僑甚至為祖國捐獻了首飾、瓷器、字畫及古董等物,有的華僑把自己的結婚戒指都捐給祖國用于抗戰。

歐美地區的華僑亦是如此。底特律市郊華僑簡夫人匯寄給紐約、舊金山等地中國勸募救國機構的錢,在105萬美元以上。她表示:“只要中國不亡,我愿捐獻最后一元以拯救祖國,若是不幸中國亡了,我誓將離開這個世界?!边@是一個富裕華僑的例子。那些生活在社會下層的華僑,同樣有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在加拿大的抗戰捐款活動中,一位靠打工為生的老華僑當場將囊中的1100加拿大元僅留10元作旅費,其余全部捐出,感動了在場的僑胞。兩位華僑青年各自將積蓄多年的1400加拿大元捐獻出來。他們說,我們遠離祖國,不能親往殺敵,區區捐款,略盡國民的天職罷了。

抗戰全面爆發后,海外華僑知道國內親屬處境艱難,有意把歷年胼手胝足、省吃儉用的積蓄寄回祖國。從“七七事變”至太平洋戰爭爆發,我國僑匯逐年猛增:1937年為國幣4.73億元,到1941年已高達18億元。據資料,抗戰時期僑匯浩大,總額約達國幣95億元。這些僑匯墊補了國民政府大量軍費開支。對此,抗戰時期主管財政的孔祥熙給予高度評價:“我國抗戰已三年有半,財政金融基礎仍異常鞏固”,其原因之一是“海外僑胞有大宗匯款回國,充實外匯”。

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發行第一期救國公債5億元,光海外華僑就認購了一半。在馬來西亞,華僑采取連鎖信方式推銷購債;在越南,工資低微生活艱難的華僑在認購國債時提出了“不能為祖國出力,也得為祖國出錢”的口號。南非華僑雖然人數不多,但熱情高漲,僅認購“愛國儲蓄券”一項就達50萬英鎊之多,人均125英鎊。

華僑購買公債較之國內同胞購債還起著特殊的作用,它可使國民政府增加大筆寶貴的外匯收入和外匯儲備,用來購買抗戰急需品或國內短缺的軍用物資??箲鹌陂g,國民政府共發行了6期救國公債,總額達30億元,華僑購債總額占國民政府公債總額的1/3強。尤為感人的是,南洋華僑購債后,又掀起“還債”和“焚債”等銷毀債券的活動,實際上是為國家無償捐助。

全面抗戰爆發后,國內抗戰物資極度匱乏。為支持祖國抗戰,廣大華僑節衣縮食,踴躍捐獻戰爭物資。大到飛機坦克汽車,小到被褥服裝蚊帳,源源不斷地運回祖國。

據資料記載,抗戰全面爆發后5年內,廣大僑胞共捐獻飛機217架,極大充實了中國空軍的力量。其他如美洲華僑捐救護車200輛,馬來亞、緬甸華僑捐卡車計300輛,越南華僑捐鐵甲車多輛。溫哥華僑胞還發起了“坦克車救國大運動”。為運送軍用物資,南洋華僑捐獻了大量的運輸卡車用于滇緬公路上的運輸工作。

戰時,藥品屬于緊缺物資。凡士林油膏、防疫漿苗、防毒面具、醫療器械等都有華僑捐獻,非洲華僑還捐了一架在當時屬于先進儀器的X光機。金雞納霜(奎寧)是印尼特產,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據不完全統計,印尼華僑在抗戰期間共捐金雞納霜約1.17億粒,挽救了許多前線將士和同胞的生命。

抗戰時期,華僑捐款捐物范圍之廣、規模之大、數量之巨,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14年抗戰,華僑總共捐了多少錢,恐無法獲得確切數字,國民政府財政部的數字統計為國幣13.2億元(僅指1937年—1945年)。據有關資料,戰時中日兩國僑民對本國捐款之比約為31∶1。從某種程度上講,打仗即是打錢。華僑捐款對補充抗戰軍費消耗,填補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穩定國民政府法幣幣值,支撐戰時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華僑所捐物資,幫助祖國克服了物資匱乏的嚴重困難,溫暖了抗日軍民的身心,鼓舞了殺敵士氣。就連蔣介石都承認:“海外月捐,增加長期抗戰力量,所關至巨?!?/p>

華僑對中共領導的抗戰部隊也給予了巨大支持。旅美華僑李兆煥捐資興辦了延安“洛杉磯托兒所”,并向抗日軍政大學捐助經費。1940年百團大戰勝利后,為了鼓勵八路軍及新四軍繼續英勇抗戰,海外華僑鼎力捐款,其中泰國華僑陳子谷變賣家產,將所得20余萬元和募集的6萬元帶回國內直接捐給新四軍,一下子就解決了新四軍三個月的軍餉。葉挺軍長在《抗敵報》上表揚陳子谷“是一位富貴于我如浮云的愛國赤子”,還在一次會上說,革命勝利后我們應該打一個金牌獎給陳子谷。

不計利潤的投資:穩固戰時后方

“七七事變”后,廣大東南亞華僑的祖籍地福建、廣東等地相繼淪陷,日軍在僑鄉的惡行,激起了東南亞華僑的憤慨,他們紛紛投資國內,為抵抗日軍侵略提供物質上的幫助。

但是,華僑投資國內尤其是大西南地區,可謂是困難重重,風險巨大。尤其是當時抗戰前途未卜,投資工礦、農墾業,成本大,時間長,見效慢,在戰亂年代難以獲利也是可以預見的。再加上日軍的封鎖與轟炸,投資企業還面臨著被炸毀而血本無歸的風險。

華僑投資祖國大后方除了愛國心的驅使,同時也離不開一些僑領的動員工作。著名的僑領陳嘉庚、胡文虎、侯西反、莊西言等都積極宣傳鼓勵華僑回國投資。陳嘉庚說:“我們如果終日只知賺錢,不知救國,縱然發了財,但是做奴隸,做亡國奴,發了財有什么用?!眱S領侯西反在回國考察時發表演說,指出“我們的抗戰勝利基礎,便是建立在西南各省上面”,他號召華僑“將經營事業以外的余資盡量地拿回祖國投資”。

僑領陳嘉庚、侯西反、郭兆麟等原擬在新加坡投資建立制藥廠,但是考慮到海外捐獻藥品長途運回國內,既不安全,又難以保證時間,便于1941年將資金移入國內,合資創建了大型的重慶制藥廠。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新式提煉藥廠,可生產91種軍需藥品,為解決前線士兵藥品緊缺問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馬來亞華僑王振相、王金興創辦了膠輪復制廠和中南橡膠廠。膠輪復制廠在1940年開工不久就修復輪胎一萬多個,不但緩解了抗戰的運輸問題,同時也為國家節省了2000多萬元外匯。中南橡膠廠建立之后,在云南種植橡膠樹,解決了膠原問題,生產出大量的軍需物品,包括軍鞋、車胎等,克服了我國大量依賴進口外國橡膠的問題,滿足了抗戰的部分需要。

這一時期,南洋華僑在祖國大后方的投資涉及糖廠、錫礦、煉油、植物榨油、陶瓷等多個領域。華僑的投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解決了抗戰以來后方涌入人口的就業問題,緩解了戰爭、生活的物資緊缺狀況,穩固了后方的經濟。正如南洋僑領張百基所說:“華僑投資可以大量開發資源,可以穩定后方資源,可以抵制敵貨流入,可以發展海外貿易,可以充實國防利器?!?/p>

抗戰基地轉移到西南大后方之后,糧食的缺乏造成糧價飛漲。為緩解此困境,國民政府開始鼓勵開墾,一時,墾殖成為華僑投資的重點。當時,泰國政府排華日甚,許多難僑組織回國墾殖團,由羅漢等10余人率領回國,到云南車里、南嶠、佛海等地墾殖。如華僑創辦的華西墾殖公司、廣西露堂墾殖公司,開墾了大量的荒地,增加了糧食的產量,緩解了當時的糧食危機和社會矛盾。

當時,華僑向國內大規模的投資絕大多數是不計利潤的,純屬為祖國抗戰需要,其成效也讓國民黨《中央日報》不得不承認:“在戰時的今天,華僑投資當是抗戰建國的柱石?!?/p>

與此同時,許多愛國僑胞奔赴陜甘寧邊區興辦實業,成立了西北華僑實業公司,開辦華僑毛織廠和華僑制藥廠等。延安的僑資企業大都是職工認股集資。如坐落在杜甫川的華僑毛織廠就是菲律賓華僑工人募股創辦的。其他如橋兒溝化工廠、光華制藥廠等都有華僑職工集資認股的情況。

華僑在延安投資的效益十分顯著。以延安華僑毛織廠為例,1942年建廠投產,當年即獲凈利50萬元,該廠生產的大批毛毯、毛呢、紡毛線,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延安及邊區軍民的生活需要,繁榮了邊區的工商業,幫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熬過了最艱難的抗戰歲月。

回國參戰:“抗戰不勝利就不回來”

“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边@是華僑青年沖破家庭阻撓,滿懷愛國熱情回國參戰時留下的豪邁誓言。由于華僑回國參戰帶有極大的普遍性和廣泛性,所以到底有多少人投入這股洪流已無法完全統計,據廣東省僑務委員會1946年統計,戰時回國參加抗戰的粵籍華僑就有4萬多人。

早在1932年的淞滬抗戰中,就有一支由252人組成的華僑抗日救國義勇軍在浴血搏殺。他們在前線是“最勇敢、最有功勛者”;在后方,“所受苦痛亦最多”。旅日華僑徐香進,偕同華僑劉兆祥等人回國參加淞滬抗戰,在為前線押送作戰物資時,途遇敵機轟炸,同行者早已遠避,而他始終不離職守,粉身疆場。美國歸僑黃毓荃駕機凌空迎擊來犯淞滬的日機時,不幸墜毀身亡。徐香進、黃毓荃等是為祖國抗日而壯烈獻身的第一批華僑烈士,他們為海外華僑支援祖國抗戰立下了首役之功。

發端于辛亥革命時期的華僑航空救國運動,在抗戰時期形成第二次高潮。華僑不僅出錢培養航空技術人才,而且出錢將他們送回國內。僅在美華僑就為國內輸送了航空人才200人左右,全國殲擊機飛行員中華僑占3/4,成為中國空軍作戰主力。劉龍光、林覺天、雷國來、蘇英祥等先后在南京、南昌、太原等地的空戰中陣亡。他們之中許多人在抗戰期間屢建戰功,成為人所熟知的空戰英雄。旅美僑胞黎榮福在駝峰航線執行38次飛行任務;被譽為“中國戰鷹”的陳瑞鈿在1939年2月22日、23日的廣州空戰中,率隊擊落敵機15架;美國歸僑黃新瑞一人擊落日軍飛機17架,后在戰斗中犧牲。

從南洋回國抗戰的華僑飛行員中,印尼的呂天龍、梁添成、陳鎮和、劉盛芳等人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

劉長英是僑居印尼雅加達的粵籍知名僑商,抗戰爆發后,他派兒子劉盛芳回國抗戰,叮囑劉盛芳要“救國救鄉,殺盡敵寇,不負眾望”。1939年4月29日,劉盛芳在南鄭空戰中為國獻身。國民政府航空建設委員會向劉長英發了慰問信和烈士撫恤金。劉長英在復信中寫道:“獲悉小兒盛芳在南鄭空戰殉國,蒙航委會特恤國幣一萬元,感與悼并。當茲抗戰需人之際,噩耗傳來,五內俱傷,愛子之悲復為我政府又折一員空軍健兒故也。承政府俯賜之恤金一萬元,值此抗戰期間,中央經濟正待張羅之際,實不敢受領,擬請將盛芳恤金全部捐贈祖國,為抗戰軍費……”子是抗日英雄,父是救國義士,其抗日救國之情,感人至深。

作為抗戰時的稀缺人才,華僑飛行員大大提升了空中打擊日軍的作戰能力,奪回了某些地區的制空權,挽救了無數抗日將士和同胞的生命。

“我們華僑有一顆愛國的熱心,一定要堅持到把日本人趕出中國。你們這批人回去,代表的是800萬海外華僑,抗戰不勝利就不回來!”這是陳嘉庚送別南僑機工(華僑司機和修理工的簡稱)時說的話。

“七七事變”后,中國主要港口和不少鐵路線相繼被日軍侵占,輸入外來物資主要依靠1938年8月底開通的滇緬公路。為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了西南運輸處,負責西南地區軍用物資運輸和進出口貨物運輸,并委托陳嘉庚在南洋招募華僑回國參戰。之后,陳嘉庚向南僑總會各分會發出通告,得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華僑青年的積極響應。由于對機工年齡、身體素質要求較嚴,一些不符合條件的青年甚至想盡辦法,“蒙混”過關,如虛報歲數等。機工要求男性,華僑女青年李月美就干脆學花木蘭來個“女扮男裝”。經過層層篩選,共有3193名華僑青年分批回國,這些是由南僑總會及其下屬機構登記并安排回國的統計人數,超過原計劃近6倍。首批80人先鋒隊于1939年2月26日到位。當前線記者問道:“你們幾位從未回國的僑胞,見到祖國有什么感觸呢?”回答是干脆的:“回國參加抗戰以外,沒有心情想到別的?!薄爸幌氲皆鯓尤〉米詈蟮膭倮??!?/p>

當時,南洋機工們須闖四道鬼門關:瘧疾關、雨水泥路關、險路和險情關、日機轟炸關。滇緬公路蜿蜒于海拔500至3000多米的橫斷山脈中,沿途懸崖、峭壁、陡坡、急彎、深谷不計其數,行車非常艱險。如遇雨天,道路泥濘,險情大增。后來,日軍向南洋進攻,經常派飛機轟炸滇緬公路。然而機工們沒有退縮,而是恪盡職守,日夜不停地為祖國輸送抗日物資。

因國內正面戰場戰事激烈,所需作戰物資補給十萬火急,因而南僑機工的運輸任務緊急而繁重,必須限時限量,不得貽誤。當時昆明至下關往返路程為824公里,限36個小時內裝卸往返運完。在緊張的運輸中,時常有車拋錨在荒無人煙的荒野中,干糧吃完只好餓著肚子等車來才能討得飯食;缺水渴了,只好取泥漿澄清后解渴。為祖國抗戰效力,他們就是這樣吃苦受累也在所不惜。他們向海外親人描述,滇緬公路的車隊是穿行在“風花雪月”之中—— 即云南沿途風物的四大特點:下關的大風,祥云的茶花,蒼山的積雪,洱海的明月。

到1942年5月,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前,南洋機工們共搶運了45萬噸以上的物資,平均每天運回300噸,極大地支持了祖國的抗戰事業。其中僅1941年一年就運入機槍、炮彈汽車、各種藥品等達13萬多噸。

由于路況復雜和日本軍機的轟炸,先后有1000多名南僑機工以身殉國。每1公里就有1名南僑機工獻出寶貴的生命,平均死亡率為每日七至八人。

戰斗在滇緬路上的每個南僑機工都有自己光輝的一頁,他們是祖國抗戰的功臣。多數南洋機工沒有留下資料,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有的僅留下幾行用鮮血寫就的事跡。如新加坡華僑駕駛員吳再春,本來在一家英屬工廠內有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但基于愛國熱忱,毅然回國戰斗在滇緬公路上。在一次運輸軍用物資至龍陵時,卡車發生故障,車上沒有修理工具,又值大雨,氣溫驟降,他本可以離車步行至他處暫避,但為保護軍需物資,始終不忍離開,最后竟被凍死,其事跡“與前線將士守土成仁亦無多讓”,受到國民政府的嘉獎。

與此同時,不少僑胞受中共抗戰主張感召,回國參加八路軍、新四軍??箲饡r期,在延安學習、工作的歸僑有600多人,涌現出葉飛、林文虎等著名歸僑將領和抗日英雄。菲律賓歸僑、開國上將葉飛曾任新四軍蘇中軍區司令員;泰國歸僑、戰斗英雄林文虎在廣東參加抗日游擊隊,澳大利亞歸僑曾生到廣東組織抗日武裝東江縱隊并任司令員,泰國歸僑鐘若潮任東江縱隊獨立中隊政委,馬來亞歸僑吳克之、陳青山到海南參加瓊崖縱隊,新中國成立后他們被授予少將軍銜;印尼歸僑李林在晉綏邊區領導抗日游擊隊英勇奮戰、屢立戰功、血灑疆場,被贊為“民族女英雄”。

認定共產黨:“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抗戰時期,華僑的犧牲也是巨大的。許多南洋僑領成為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時任中華總商會主席的蟻光炎就因領導泰國華僑開展抗日救國運動而被日偽暗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南侵,陳嘉庚以年近七旬之身被迫隱居印尼瑪瑯一學生家中。那時的他總是隨身攜帶一粒氰化鉀,并坦然自若地說:“人生自古孰無死!萬一不幸被捕,敵人必強我做傀儡,代他說好話,我決不從!那時一死以謝國家,有什么不得了?”

即便愛國僑領的抗戰救國之心如此熾熱,但國民政府在抗戰中表現出來的腐敗、獨裁,破壞抗日統一戰線,對待歸僑有始無終,甚至敲詐勒索等種種行徑,讓廣大愛國華僑寒了心。

抗戰全面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倡導和執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深得僑心,八路軍、新四軍英勇殺敵,威震海內外。不少華僑青年耳聞目睹,身心向往,萬里迢迢回國奔赴中共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而國民黨黨政當局在海外多方詆毀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在國內則千方百計地阻撓歸僑青年投奔抗日根據地。如1939年,莊國英等12名泰國華僑青年回到重慶并打算去延安。剛要動身時,華僑招待所主任來找他們談話說:“出于關心和愛護華僑子弟……我決定介紹你們到‘三青團受訓”,邊說邊把三青團的介紹信交給他們,并惡意謾罵污蔑共產黨和陜甘寧邊區。

華僑最不愿看到的是,在日軍踐踏我國土、殺戮我同胞的情況下,國民黨蓄意制造“皖南事變”,把矛頭對準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同時,還陰謀迫害和屠殺回國抗日并傾向共產黨的歸僑青年。在華南地區,抗戰前期活躍著的兩支傾向共產黨的歸僑組織—— 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瓊崖華僑回鄉服務團,均遭到國民黨當局的迫害,甚至有不少成員慘遭殺害。

另外,在一些僑務政策上,國民政府的做法也讓華僑頗為寒心。戰時國民政府發行了一種“愛國儲蓄券”,承諾可以保本保值,利息8厘,許多中下層華僑傾囊認購,結果國民政府許下的諾言不兌現,不了了之,使華僑很傷心。另外國民政府對僑匯的管理和支付非?;靵y、手續繁多,層層盤剝。華僑匯款雖然數量很大,但輾轉到僑眷的手中也是所剩無幾,有的甚至到不了僑眷手里。如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廣東中山縣某華僑從美國寄回50美元,到重慶折合法幣1000元,再由重慶轉到韶關廣東省銀行及下屬銀行,到僑眷手中僅剩420元。這420元在當時的中山只能買13斤大米,一般家庭只夠食用兩三天。再如廣東鶴山鎮南鄉僑眷何友安的父親從美國費城寄給他一筆錢,被積壓將近一年,損失了97%。

反映國民政府僑務政策腐敗最典型的事例,莫過于滇緬公路上幾千名華僑機工的悲慘結局。國民政府不但對華僑機工的衣履單薄、被帳無著、挨凍受餓、生病遇事很少過問,就連南僑總會籌集的蚊帳、毛毯、工作服、衛生衣、羊毛襪、運動鞋、奎寧(藥品)等本屬于機工的慰勞品也落入國民黨的貪官污吏之手。南洋總會及陳嘉庚派去了解情況的莊明理等人在赴重慶途經貴陽時,在西南運輸處貴陽站借宿,親見“正副站長室的三張床上都掛著南僑總會寄給機工的新蚊帳和他親自從檳城購買寄給機工的‘美人牌毛毯”。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后,國民政府毫不負責任地對華僑機工突下遣散令,致使華僑機工只能自謀出路,以致許多滯留在昆明的僑工手持登記證沿街乞食,淪為乞丐。國民黨當局對此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給歸國抗戰的華僑們“留下了深深的創傷!”

1940年,在國民黨先是阻撓,繼而派特務一路監視的情況下,陳嘉庚率領的南僑慰勞團來到延安慰勞視察。在延安,陳嘉庚等人親眼看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邊區的民主政治,社會安定和頑強的抗戰面貌,他斷定“中國的希望在延安”?;氐侥涎蠛?,陳嘉庚據實向海外僑胞做了報告,這也讓廣大華僑漸漸認清了誰才是領導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希望,誰才是中國的未來。從此,支持中國共產黨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成為華僑在延安及抗日民主根據地投資建設的主要思想傾向。

抗戰勝利不久,海外僑胞期望的和平建國因國民黨挑起的內戰而破滅,這令海外華僑及華僑黨派十分失望。1946年8月,著名民主人士胡愈之在《南僑日報·創刊詞》中說:“以前南僑是抗日長城,現在南僑是和平先驅,是民主堡壘?!边@年年底,菲律賓第一批參加解放戰爭的歸國華僑抵達香港,隨即分別轉入解放區和游擊區。第二年,又有幾批菲律賓華僑青年回國參加人民解放戰爭……

1949年秋天,華僑領袖陳嘉庚、司徒美堂等代表廣大海外華僑毅然站在了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上。

悠悠赤子情,拳拳報國心。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關頭,筆者不敢說如果沒有華僑共赴國難,抗戰勝利或許會晚幾年到來,但勢必會更加艱難??箲饎倮?5年后的今天,面對那些滾燙的數字和無數令人感佩的事跡,我們仍能從中獲得這樣的啟示:

民族團結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箲饡r期,正是因為我們形成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華民族達到空前的團結,共御外侮,才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必須團結廣大的海外華僑華人,發揮愛國僑胞心向祖國、熱愛家鄉的光榮傳統,共同致力于中國現代化的建設發展,共同致力于統一祖國和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同樣,只有祖(籍)國真正實現富強、民族實現振興,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的尊嚴才能得到根本的維護。

(選自《文史博覽·文史》2020年第7期)

猜你喜歡
機工華僑抗戰
我的華僑老師
重溫南僑機工走過的路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機工機床世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機工機床世界
華僑華人賀祖國70華誕: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我們家的抗戰
我們家的抗戰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