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滿江紅》詞看柳永的歸隱思想

2020-02-04 08:04龍杰李建雄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建功立業羈旅滿江紅

龍杰 李建雄

摘 要: 柳永《滿江紅》詞寫詞人船行桐江嚴陵灘,見山川秀美、村落恬靜、漁人歡快的生活,引起詞人羈旅漂泊的厭倦而起回程、歸隱山林的念頭。但在詞的結拍詞人又產生了矛盾,究竟是歸去呢還是像王粲那樣建功立業。其實柳永的歸隱只是旅途寂寥凄清的一念而已。柳永這首《滿江紅》流傳甚廣,后來睦洲當地人賽神時,把它當作迎神歌曲來唱,可見在民間影響之深。

關鍵詞:柳永詞 《滿江紅》 羈旅 建功立業 歸隱田園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這首詞寫詞人船行桐江嚴陵灘,見山川田園的恬靜優美和漁人歡快的生活,抒發詞人對羈旅生活的厭倦與仕途凄涼的感受,以及渴望建功立業與歸隱田園的思想感情。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傍晚時分下的一場雨剛剛停了,長河波平浪靜,船帆在夜幕下徐徐降落,??吭谛u旁,蓼花籠罩著輕紗般的煙霧,疏朗淡雅,風吹蘆葦窸窣作響,蕭瑟凄涼。

瀟瀟暮雨,晚景蕭索,風煙彌漫,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凄涼氣氛,“時間、地點、景物,都顯得無比凄清,烘托著作者無比凄涼的心情”a。為后面“傷漂泊”奠定基調。

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開花,花淡紅色或白色。葦指蘆葦,也是在秋天繁花盛開。由此可見,詞人是在秋天的一個傍晚泊船桐江。這里詞人勾畫出一幅秋天蕭疏淡遠圖。

“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多少漁人飛快地劃著小船,滿載著一天的收獲高高興興地回到村里。

這一流水對動態感極強,生動傳神地描繪漁人在夜幕降臨時載著燈火,載著活蹦亂跳的魚蝦高高興興地回家去的情景。然而,詞人不說船上載的是人,是物,卻說船上載的是燈火,是一船船的燈火,是一船船快速移動的燈火。這一動態的描寫,突出了船行飛快,漁燈閃爍,水波蕩漾,黑暗中的一道道亮麗風光閃現在讀者面前。意境優美,修辭高妙。其中“一個‘飛字,一個‘盡字,把漁人歸家的喜悅表現得極具神韻”b。這一極富生活情趣的喜悅場景自然引起羈旅行役之人無限的遐思和傷感。天黑了人們都回家去享天倫之樂,詞人孤旅漂泊,不知家在何方,面對如此喜悅歡快的場景,寂寞倍增,凄涼無限。自然而然地就會發出“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的感慨——叫行役之人對著如此美好溫馨的場景應該考慮踏上回家的路程,結束傷心的漂泊之旅。

漁人的歸航觸動了詞人歸鄉之情,內心深處希望早日結束這種長年在外的飄蕩生活,回到家鄉過一種淡泊自適的田園生活,當然這種安逸快樂的農家生活柳永也只是想想而已,因此顯得無限惆悵,無可奈何。

上片寫景抒情,情景融合,意境渾成。

過片三言四句,“一氣呵成,急管繁弦,句短調促”c。語簡意豐,詞意流暢,對仗工穩。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 。桐江好風光,煙霧彌漫恍如仙境。碧波蕩漾仿佛染就一樣,山巒陡峭如同斧削一般。環繞著嚴陵灘兩岸,鷺鳥翔空,魚躍淺灘?!斑@幾句以白描的手法,極其精煉、極其生動地寫出了富春江一帶的山水佳趣”d。桐江在今浙省桐廬縣北。風光淡雅秀麗,奇特卓絕。嚴陵灘又名嚴灘、嚴陵瀨,在浙江省桐廬縣南,因東漢嚴光在此隱居而名。嚴光,字子陵,和漢武帝劉秀同窗有交情。劉秀登基當皇帝后,嚴光隱居在富春山,以垂釣為樂,拒不做官。后以嚴光、嚴子陵、嚴陵灘、嚴陵瀨等指隱居。

嚴陵灘畔,鷺飛魚躍,風景秀麗,游人到此,仿若隔世。柳永經過一夜“念回程,傷漂泊”的矛盾思索,一起來就船行在清新如畫的桐江里,宦心不定,也起云泉之約?!皩憞懒隇┡销橈w魚躍的自由襯托自己的不自由,詞人從高隱嚴子陵這里體會到了隱居的自由與快樂”e。于是發出“游宦區區“的感慨。

“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為了一個不足掛齒的小官常年奔走在仕途,這算什么事,何況我平生有縱情山水的志向“。在這里‘,云泉約一語,乃是收繳上文。換一句話說,前面所寫的漁人晚歸以及種種美景,都是為‘云泉約做鋪墊的??梢姶嗽~在結構上是何等嚴謹!”f

歸隱和仕進是古代讀書人的兩極理想?!叭芜\自在的無為思想和學而優則仕的入世態度成為他們文化人格中相互矛盾的兩個方面”g?;蛲ㄟ^隱居來達到仕進的目標,又叫終南捷徑;或因為仕途坎坷而思歸隱;歸隱不能,愿望更加迫切等。柳永因為仕途不暢,加上年過半百才當上一些小官,奔波各地去上任,旅途艱辛寂寥,又看不到前途。改官,除了要政績外還要仕履經歷,即要時間,轉官要的時間就更長,對年過半百才開始步入仕途的人,時間上已不允許詞人慢慢來。據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六:“景祐中,柳三變為睦州推官,以歌辭為人所稱。到官才月余,呂蔚知州事,即薦之。郭勸為侍御史,因三變釋褐到官始逾月,善狀安在,而遽薦論?”看看,升官得按程序慢慢來,急不得。柳永今天途中看到如此美麗的風光,如此靜謐歡快的田園生活,船過隱士嚴光垂釣之處,自然產生歸隱的念頭?!氨緛?,柳永功名蹭蹬,這時得官,已嘆老嗟卑,難有作為,產生歸隱思想,是非常自然的”h。

“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厝ツ??還是高唱一曲王仲宣的《從軍樂》?歸去來是指晉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睂戅o官回家種田的愉快心情。

仲宣是漢末建安時期文學家王粲的字。從軍樂,王粲作《從軍行》五首,詩句如“征夫心多懷,惻愴令吾悲”“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詩中歌頌曹操的征戰行動,歌頌戰士的勇猛,抒寫征戰的艱苦和思念家鄉欲歸故里的思想感情。 王粲以積極的仕進精神建功立業,同時又是文壇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與嚴光這些避世退隱的人士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追求。柳永在仕途困頓看不到前途時想學嚴光退隱,學陶淵明躬耕隴畝過著閑適的農家生活,這樣的話又不死心,又想著像王粲一樣建功立業。其實柳永沒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也不具備嚴光垂釣山水的情懷,更沒有王粲疆場勒碑的本領,不管是漁人飛短艇的歡樂、桐江秀麗的風光、嚴陵灘畔垂釣的悠閑、云泉約、歸去來、從軍樂,還是游宦區區成底事,都可以看作是柳永發發牢騷罷了。盡管柳永無數次地表述厭倦羈旅行役的情懷,想要歸去,“仕與隱的痛苦從年輕時代就開始折磨他,只是這個階段是想出世而不能的痛苦”i。不只是這個階段,不管是哪個階段,柳永都不可能放棄平生苦苦追求得之不易的官職,不管那官職是多么的卑微,更不可能棄官歸隱。在旅途勞頓寂寞凄涼時,柳永想得最多的其實不是云泉約而是京城尋常巷陌中偎紅倚翠的快樂生活,沉醉在溫柔鄉中才是柳永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傲朗冀K未能從感性的層面向理想超越,因而詞中表現出的是一種矛盾拉鋸的情緒,一種理想與現實、功名事業與浪漫生活無法彌合的沖突,而這種折磨是伴其一生相始終的,構成了一種不自覺的創作意識,使其在創作實踐中不斷流露出悲哀意味的心理感驗”j。

這首詞寫于柳永任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推官時,據北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記載,后來睦州當地人賽神時,把《滿江紅》作為迎神歌曲來唱??梢姶嗽~流傳之廣、在民間影響之深,真是“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柳詞受到廣大下層市民的喜愛。

a 王思宇:《滿江紅》,載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柳永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版,第120頁。

b 顧之京、姚守梅、耿小博:《柳永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5年版,第410頁。

c 陶然:《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集》,河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264頁。

d 曾大興:《柳永和他的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版,第236頁。

e 徐擁軍:《游宦區區成底事 平生況有云泉約——論柳永的歸家意識與隱逸詞》,《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第31卷第1期,第51—54頁。

f 徐培均:《滿江紅》,載謝桃坊主編:《柳永詞賞析集》,巴蜀書社1987年版,第228頁。

g 馬瑋:《柳永詩詞賞析》,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236頁。

h 金啟華:《滿江紅》,載唐圭璋主編:《唐宋詞鑒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頁。

i 任在喻: 《同寫宦游感 意象各有別——蘇軾、柳永的〈滿江紅〉詞對讀》,《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第33—34頁。

j 杜若鴻:《柳永及其詞之論衡》,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頁。

參考文獻:

[1]唐圭璋等.全宋詞[M].北京:中華書局,1991.

[2] 陶爾夫,諸葛憶兵.北宋詞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3] 劉靖淵,崔海正. 北宋詞研究史稿[M].濟南:齊魯書社,2006.

[4] 鄧喬彬.唐宋詞藝術發展史[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作 者: 龍杰,貴州商學院文化與藝術傳媒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應用寫作教學;李建雄,貴州省銅仁第一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編 輯: 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建功立業羈旅滿江紅
張春波
滿江紅
清明
陳明德(二首)
楓橋夜泊
油田企業工會組織先進性的重要意義
以生產經營任務為中心引導女工發揮“半邊天”作用
島內盤點蔡上臺周年“滿江紅”
重釋愛國主義經典《滿江紅》
為企業高技能操作人才提供建功立業寬廣舞臺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